摘要:50万人在直播间里同时下单滑县粉条,后台数字跳到100万那一刻,麦小登把镜头对准自家刚封顶的新房,一句“爹,咱家房子有着落了”让弹幕瞬间刷屏。
50万人在直播间里同时下单滑县粉条,后台数字跳到100万那一刻,麦小登把镜头对准自家刚封顶的新房,一句“爹,咱家房子有着落了”让弹幕瞬间刷屏。
很多人只记得这场带货破纪录,却没人细算:从挖地基到装空气净化器,她总共发了87条视频,每条平均点赞48万,相当于全村人口翻80倍给她鼓掌。
数字背后不是热闹,是她把流量换成钢筋、水泥、透析费和邻居的笑脸。
先算最硬的账。
去年10月主体开工,她每天更新,砖块进场拍,混凝土标号也拍。
有人嫌枯燥,可正是这些镜头让同城粉丝发现她用的商混标号C30,比农村自建常用的C25贵600块一车。
消息传开,隔壁准备盖房的大叔直接换配方,多掏3000块,说“人家2000万粉丝都敢用,我怕啥”。
一条视频拉动一个村升级建材,这是她第一次把流量变成公共信任。
再算父亲的账。
王云坡每周三次透析,新房距县医院比老屋远7公里,她就在二楼给自己留一间直播房,把去郑州复查的时间固定在直播后,顺路带货,省下的油费刚好抵父亲一个月药钱。
空气净化器选带PM2.5数显的型号,滤芯149块一片,她一次买10片,商家直接给批发价,省下的300块给父亲买了透析后补蛋白的乳清粉。
每分钱都在刀刃上,粉丝看得见,所以50万人愿意在她直播间等0点抢粉条,因为大家知道那锅粉条里熬的是真孝心。
第三笔算邻居的账。
院子铺透水砖那天,她让施工队把切割下来的边角料送给隔壁大爷铺路,省得老人自己去20公里外的砖厂买。
大爷回赠三棵石榴树,她种在院门口,秋天结果200个,每个直播当福利送,又吸粉8万。
三棵树换来8万活粉,折合1万粉25个石榴,比投DOU+便宜多了。
邻居看她把好处分干净,也乐意把自家芝麻、花生拿给她卖,货源就这样滚雪球。
第四笔算环保的账。
太阳能热水器24管,成本比电热水器贵2600块,她算过:河南日照年均2200小时,这套设备一年能省1500度电,父亲透析回家最怕着凉,热水随开随有,三年就把差价省回来。
雨水收集池5立方,浇菜地够用两个月,夏天能减一半水费。
她把安装过程剪成3分钟教程,评论区300多条“已收藏”,县里中学直接拿去当综合实践课案例,这又是白捡的口碑。
第五笔算未来的账。
她计划建的小加工厂,用地3亩,年加工红薯500吨,出粉率按保守35%算,就是175吨粉条。
现在直播一次能卖5吨,35场就能清空,全年52周,产能和销量刚好匹配。
每吨粉条净利润2000块,一年35万,比她自己拍视频接广告稳定。
粉丝在直播间问“会不会涨价”,她直接回“不涨,我只挣我该挣的”,一句话把客户锁死。
土地审批正在走流程,她提前把环评报告公开,省得后面有人挑刺,这也是跟建房学的:先透明,后动工。
有人算到最后发现,她其实把“孝顺”做成了一条产业链:父亲的健康是情感核心,新房是信任载体,流量是生产资料,邻居是免费劳动力,粉丝是消费市场。
每一步都提前留接口,像盖房子先布好钢筋,后面加层不费劲。
别的网红塌房是因为把流量当终点,她把流量当启动资金,花完还能再生,这才是她敢在直播间说“我要干30年”的底气。
新房即将入住,她把旧屋的木门拆下来做成餐桌,直播吃饭那天,门板上清晰可见20年前父亲用粉笔写的“小登身高线”。
她让镜头扫过那道线,说“以后我孩子也在同一张桌子量身高”。
一句话把两代人钉在一起,观众想的是:原来流量也能长成年轮。
别人看到的是2000万粉丝、百万销售额、三层小楼,我看到的是87条视频里每一条都出现的透析预约单,是149块的滤芯、25个石榴、C30混凝土、透水砖边角料,是提前三年就写好的环评报告。
她把孝顺拆成可复制的零件,再一块块组装成可持续的生意。
你说这是算计还是孝顺?
如果算计能让父亲多活十年、邻居多挣三万、粉丝少花冤枉钱,那我希望这样的算计越多越好。
换作是你,你手里那点流量,敢不敢像盖房一样,先打一根钢筋再喊开工?
来源:端庄柑桔6qY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