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多年过去了,这台宝马依旧“封神”!
2025年宝马M嘉年华现场,室外超多人听着劲爆的音乐、在排队参与各种游乐项目,而在P房内有一台非常重磅的经典宝马却少有人看,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它只是带三色拉花和大尾翼的老车,可这是宝马历史上最标志性的车型之一:3.0 CSL 啊!
宝马这次的布景还是挺有意思的,3.0 CSL的周边像是维修区域,准备随时出厂下赛道厮杀的感觉。就这台车而言,遍布全身的M三色拉花的确为其增色不少,使其更具辨识度和战斗范,这车真的只有细细欣赏才能感受它的魅力。
1965年,由威廉·霍夫迈斯特设计的宝马2000 CS问世,但给世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1968年末的改款车型和动力更强劲的2800 CS(上图),之后宝马委托Alpina进一步改进,最终诞生了3.0 CSL。
首批生产的165辆CSL搭载了2985cc的M30发动机,配备双Zenith化油器,可输出180马力。还配备了25%限滑差速器、更大的油箱以及一系列轻量化部件,“CSL”代表“Coupe Sport Lightweight”(轻量化运动轿跑车),开发人员对缩写中的“L”理解得非常透彻。
宝马3.0 CSL的几乎每一个部件都经过称重、测量,并尽可能地用更轻的部件替代。车门、行李箱盖和发动机盖均采用铝材制成,这种材料在50年前是汽车制造中最轻的材料。车顶、行李舱隔板、轮拱以及前后侧翼子板均采用薄金属板,后窗和侧窗则采用有机玻璃。第一版3.0 CSL的重量为1165公斤,比其原型车轻了200公斤,但它的售价也只比保时捷Carrera 2.7 RS便宜一丢丢。
真正的“蝙蝠车”3.0 CSL于1972年问世,当时宝马决定进军欧洲赛车界,意图挑战当时的霸主——性能强悍的福特Capri RS2600。为了使这款车符合Group 2组别的参赛标准,宝马必须生产1000辆量产版。这些量产版搭载了排量略大的直列六缸发动机(3003cc,使其能够参加“3.0升以上”组别的比赛),并配备了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功率200马力。最终版于1973年7月发布,发动机排量再次提升至3153cc,并加装了空气动力学套件,也正是这套件赋予了它“Batmobile”的称号。
前唇扰流板更明显,机舱顶部两侧增加了橡胶鳍片,C柱上方增加了加强筋,巨大的尾翼与CSL棱角分明的尾部形成鲜明对比(铝制尾部无法承受额外的下压力,因此采用了钢材)。有趣的是,由于各种法律问题,这些空气动力学套件并非出厂标配,而是需要后期车主自己安装。
从1973年7月到1975年10月,共生产了110辆第一代蝙蝠车和57辆第二代蝙蝠车。后来,当时德士古石油公司的赞助协议允许车主选择蓝色、紫色和红色条纹涂装,这样的组合很快就成为了宝马新成立的M部门的标志性颜色。
至于赛车版,“蝙蝠车”3.0 CSL迅速成为20世纪70年代赛车界的标志性车型,并将宝马的声誉推向了利润丰厚的巅峰,车队成功的关键人物是前福特车手约亨·尼尔帕施,宝马基本上是把他挖走了。1974年宝马还在萨尔茨堡赛道包揽了前三名,当时使用的是原发动机的24气门改进版,可输出约440马力。1976年这款发动机升级为双涡轮增压,排气管产生的热量之高,以至于地板被烧红、车手的赛车靴都被烤化。
不仅是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3.0 CSL赛车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最成功的房车,在厂商车队和私人车队的驾驶下,斩获了无数国际赛事的冠军。1973年至1979年间,CSL共赢得六次欧洲房车锦标赛冠军,之后便停产。汉斯·斯图克、布莱恩·雷德曼、萨姆·波西、罗尼·彼得森和尼基·劳达等众多赛车名宿都曾驾驶过这款赛车,而它在美国IMSA赛事中的出色表现也进一步巩固了宝马在美国的传奇地位。
3.0 CSL是宝马M部门精神的奠基者,它象征着宝马从一家优秀的汽车制造商向高性能与驾驶乐趣标杆转变的决心,也完美融合了意大利的优雅设计、德国的严谨工程和赛道的狂热激情。它的成功直接催生了后来的M1、E28 M5、E30 M3等一代代M传奇车型,由于其稀有性、传奇的历史和无可替代的设计,3.0 CSL已成为顶级收藏品。
来源:汽车画报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