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5岁的张桂兰,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做饭,而是先摸过床头柜上的老花镜戴上,拿起手机,点开银行APP看一眼退休金的到账提醒。屏幕上“10023.56”这个数字,总能让她心里踏实得像揣了块暖石。
第一章 退休后的好日子
65岁的张桂兰,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做饭,而是先摸过床头柜上的老花镜戴上,拿起手机,点开银行APP看一眼退休金的到账提醒。屏幕上“10023.56”这个数字,总能让她心里踏实得像揣了块暖石。
这是她熬了一辈子换来的底气。
张桂兰是国营纺织厂的退休技术骨干,从18岁进厂当学徒,到55岁退休,整整干了37年。年轻时候厂里效益好,工资待遇在当地算顶流,后来企业改制,她凭着一手过硬的挡车技术,没被裁员,反而评上了高级技师,退休金跟着水涨船高。老伴老周走得早,在她48岁那年突发心梗,没留下太多积蓄,只给她留下了一套80平米的老房子,还有当时刚上大学的儿子李伟。
这些年,张桂兰又当妈又当爹,省吃俭用供李伟读完大学,看着他考公务员、结婚、生子,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55岁退休那年,她的退休金才6800块,后来逐年上调,到65岁这年,刚好破万。
退休后的日子,张桂兰过得充实又自在。她不用再赶早上6点的通勤车,不用再盯着织布机的经纬线生怕出错,每天的时间全由自己支配。
早上7点起床,洗漱完去小区附近的早市买菜。早市上的菜新鲜又便宜,黄瓜带着露水,西红柿红得透亮,张桂兰总能挑到性价比最高的食材。买完菜回家,煮一碗小米粥,配着自己腌的咸菜和一个水煮蛋,简单又健康。
上午的时间,要么去小区广场跳广场舞,要么在家收拾屋子、养花种草。她的阳台上摆满了绿萝、月季、君子兰,都是她一手打理的,叶片油亮,花期一到,满阳台都是香气。有时候老同事李姐、王阿姨会来找她聊天,几个人坐在阳台的小茶几旁,泡上一壶茉莉花茶,聊聊厂里的旧事,说说各自的儿女,日子过得慢悠悠的,透着股安逸劲儿。
中午她一般简单吃点,要么下面条,要么热早上的剩粥,配个凉拌菜。下午要么睡个午觉,要么去附近的图书馆看看书,或者逛逛超市。她对生活要求不高,但讲究舒心,超市里打折的鸡蛋、促销的卫生纸,她会适量囤点,但从不盲目跟风抢购。
晚上的时间最惬意,她会做两个自己爱吃的菜,比如清炒西兰花、红烧带鱼,再倒上一小杯红酒,边吃边看热播的电视剧。有时候李伟会带着孙子乐乐来蹭饭,她就多做两个菜,看着孙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比自己吃了蜜还甜。
乐乐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聪明伶俐,嘴也甜,每次来都“奶奶长奶奶短”地叫着,把张桂兰哄得眉开眼笑。每次孙子来,张桂兰都会给个五十、一百的零花钱,还会给他买零食、买玩具。李伟和儿媳王梅也不说什么,只是偶尔会说“妈,别总惯着他”,语气里带着客气,也带着理所当然。
张桂兰心里清楚,儿子儿媳的日子不算富裕。李伟在区里的民政局上班,每个月工资到手6000多,王梅在一家私企做行政,工资4000出头。他们住的房子是张桂兰在李伟结婚前付了首付买的,120平米,每个月房贷要还3800,再加上乐乐的学费、兴趣班费、家里的日常开销,确实不算宽松。
所以,张桂兰从不亏待他们。逢年过节,她都会给乐乐包个大红包,儿子儿媳的生日,她也会精心准备礼物。平时他们家里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小家电,或者王梅想买件新衣服,只要开口,张桂兰只要手头宽裕,都会主动帮忙。前两年乐乐要报钢琴班,一年学费12000,王梅跟张桂兰提了一嘴,张桂兰二话没说,直接转了12000过去,还说“孩子学本事,奶奶理应支持”。
她想着,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将来百年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是儿子的,现在多帮衬他们一点,他们日子过得轻松,自己也能安心。而且她身体硬朗,没什么大病,退休金除了自己花,剩下的也确实用不上太多,帮衬儿女也是应该的。
小区里的老姐妹们都羡慕张桂兰,说她有福气,退休金高,儿子孝顺,孙子可爱。张桂兰每次听到这话,都会笑着点头,心里也确实觉得满足。她觉得自己这辈子虽然辛苦,但老有所依,儿女孝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她没意识到,有些矛盾,正在悄无声息地滋生。
王梅心里,其实早就对张桂兰的退休金有了想法。
王梅是农村出身,家里条件不好,当年嫁给李伟,就是看中了李伟是公务员,工作稳定,还有个退休金不低的婆婆。刚结婚那几年,张桂兰确实帮了他们不少,付了房贷首付,还经常补贴家用,王梅对张桂兰也还算客气。
但随着乐乐长大,开销越来越大,王梅的心态也渐渐变了。她看着身边的同事,有的婆婆不仅帮着带孩子,还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开销,有的甚至把工资卡直接交给儿媳保管,心里就越发不平衡。
尤其是去年,她的同事丽丽换了辆新车,说是婆婆给拿了10万首付,丽丽还说“我婆婆的退休金8000多,工资卡一直在我这儿,家里的开销全靠她,我和我老公压力小多了”。这话像根刺,扎在了王梅心里。
她算了一笔账,张桂兰一个月退休金1万,自己花不了多少,每个月顶多花2000,剩下的8000都闲在银行里。而他们家,每个月房贷3800,乐乐的兴趣班1000,日常开销3000,加起来快8000了,要是张桂兰能把工资卡交出来,他们的日子就能松快很多,她也能多买几件新衣服,偶尔出去旅旅游,不用再过得这么紧巴巴。
而且,王梅觉得,张桂兰就李伟一个儿子,她的钱迟早都是他们的,现在交出来统一管理,也是理所当然的。再说了,张桂兰年纪大了,手里拿着这么多钱,万一被骗了怎么办?交给她保管,也是为了张桂兰好。
心里有了这个想法,王梅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张桂兰面前提这件事。
第一次是在去年年底,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酒过三巡,王梅看着张桂兰,笑着说:“妈,您看您退休金这么高,每个月花不完,都存在银行里也没多少利息。不如把工资卡交给我,我帮您打理,顺便补贴补贴家用,您也不用操心钱的事,多省心啊。”
张桂兰正在给乐乐夹菜,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不用了小梅,我自己的钱自己能管好,再说我也花不了多少,存着万一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方便。”
王梅脸上的笑容淡了点,但还是继续说:“妈,您有医保啊,看病也花不了多少钱。再说了,有我和李伟呢,您还怕没人管您?把工资卡交给我,我保证每个月给您足够的零花钱,剩下的咱们一起攒着,将来给乐乐买婚房,或者您以后养老用,多好啊。”
李伟在旁边听着,没说话,只是低头扒拉着米饭。他知道王梅的心思,也觉得母亲的退休金确实不少,交给王梅打理也不是不行,但他又怕母亲不高兴,所以只能沉默。
张桂兰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想着大过年的,不想闹僵,就打了个哈哈:“再说吧再说吧,我都习惯自己管钱了,突然交出去还真不适应。”
王梅见张桂兰没松口,也没再继续说,但心里已经有了疙瘩。
从那以后,王梅就经常在张桂兰面前抱怨家里开销大,房贷压力大,乐乐的兴趣班贵,暗示张桂兰应该多帮衬他们。
有时候张桂兰给乐乐买了玩具,王梅会说:“妈,您别总给乐乐买这些没用的,不如把钱省下来,给乐乐报个更好的兴趣班。”
有时候张桂兰给自己买了件新衣服,王梅会说:“妈,您这么多衣服了,还买啊?现在钱不好挣,该省就得省。”
张桂兰心里渐渐有些不是滋味。她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件衣服怎么了?给孙子买玩具又怎么了?再说她也没少帮衬他们,房贷有时候她都会主动给还一个月,乐乐的兴趣班费用她也经常承担,王梅怎么还不知足呢?
但她还是没说什么,毕竟是婆媳,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僵了不好看,而且她也不想让儿子为难。
直到今年春天,一件事让矛盾彻底爆发了。
今年3月,乐乐学校组织春游,要交500块钱。王梅给张桂兰打电话,让她给乐乐交这笔钱。张桂兰正好在外面和老同事逛街,就说:“让李伟交吧,我这儿没带那么多现金,手机转账也不太方便。”
王梅在电话里的语气一下子就变了:“妈,您怎么这么小气啊?500块钱都舍不得给乐乐花?您一个月退休金1万,500块钱对您来说不算什么,可对我们来说,就是好几天的生活费。”
张桂兰愣了一下,没想到王梅会这么说,心里顿时就火了:“小梅,话不能这么说。我不是舍不得给乐乐花,而是你们作为父母,给孩子交春游费是应该的,不能什么钱都指望我。我平时帮衬你们还少吗?房贷我给你们还过,兴趣班我给你们交过,乐乐的零花钱我也没少给,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知足呢?”
“妈,您帮衬我们是应该的啊,谁让您就李伟一个儿子呢?”王梅的声音更高了,“再说了,您的钱迟早都是我们的,现在多给我们花点怎么了?您手里拿着那么多钱,又舍不得花,留着干什么?”
“我的钱留着干什么,不用你管!”张桂兰也来了脾气,“我自己挣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说完,张桂兰就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张桂兰的心情糟透了。她没想到王梅会这么不讲理,竟然觉得她的钱就应该全部拿出来给他们花。她心里委屈,也有点寒心。
而另一边,王梅挂了电话也很生气。她觉得张桂兰太自私了,拿着那么高的退休金,却舍不得给孙子花点钱,还对她发脾气。她越想越觉得,必须把张桂兰的工资卡要过来,不然以后张桂兰的钱指不定会花在什么地方,到时候他们一分钱都捞不到。
这件事之后,婆媳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王梅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给张桂兰打电话,也很少带乐乐去看她。张桂兰心里也有了隔阂,虽然偶尔还是会想孙子,但一想到王梅的态度,就不想主动联系他们。
李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试着劝过王梅:“妈年纪大了,习惯自己管钱,你就别逼她了,咱们日子虽然紧点,但也能过。”
可王梅根本不听:“我逼她?我是为了这个家好!她手里拿着那么多钱,不拿出来补贴家用,难道要带到棺材里去吗?李伟,你就是太懦弱了,连自己妈的钱都要不回来,你看看人家丽丽的老公,怎么就能让他妈把工资卡交出来?”
李伟被王梅说得哑口无言,只能叹气。他也劝过张桂兰:“妈,小梅也是一时糊涂,您别跟她一般见识。她也是觉得家里开销大,压力大,才会说那些话的。”
张桂兰看着儿子,心里有点失望:“小伟,不是妈跟她一般见识。妈不是舍不得给你们花钱,而是妈不想失去自己的主动权。妈年纪大了,手里有钱,心里才踏实。万一以后妈生病了,或者有什么急事,手里有钱也不用求着别人。再说了,你们作为年轻人,应该自己努力奋斗,而不是想着靠老人的钱过日子。”
李伟知道母亲说得有道理,但他也理解王梅的压力,只能两边劝,可两边都不领情。
矛盾的彻底爆发,是在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
那天,李伟和王梅带着乐乐来到张桂兰家。一进门,王梅就直接开门见山:“妈,今天我们来,就是想跟您说清楚,把您的工资卡交出来吧。”
张桂兰正在浇花,听到这话,手里的水壶差点掉在地上。她转过身,看着王梅,脸色沉了下来:“小梅,我上次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我的工资卡我自己管,不用你打理。”
“妈,上次是上次,这次我必须跟您说清楚。”王梅的语气很坚决,“您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如以前灵光了,手里拿着这么多钱,很容易被骗。交给我保管,是最安全的。而且,我们是一家人,您的钱就应该拿出来补贴家用,这是理所当然的。”
“什么叫理所当然?”张桂兰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我的退休金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我帮衬你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们不能得寸进尺!”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呢?”王梅也提高了音量,“您就李伟一个儿子,您不帮我们帮谁?您现在不帮我们,将来您老了,动不了了,难道还指望我们不管您吗?”
这话彻底刺痛了张桂兰。她看着王梅,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你的意思是,我不把工资卡交给你,你以后就不管我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您也得为我们考虑考虑啊。”王梅说,“我们压力多大啊,房贷、车贷、乐乐的学费,哪一样不要钱?您一个月退休金1万,自己花2000,剩下的8000完全可以补贴家用,这样我们也能轻松点,您也能过得更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舒心?”张桂兰冷笑一声,“我把工资卡交给你,我才不舒心呢!我自己的钱自己不能做主,花一分钱都要跟你要,那我活得还有什么意思?”
“妈,您怎么这么固执呢?”王梅急了,“我这都是为了您好啊!您想想,您以后万一得了大病,需要花很多钱,我手里有钱,才能及时给您治啊。要是您自己拿着钱,被骗了或者弄丢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不用你操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就算得了大病,我也有医保,有积蓄,不用指望你。”张桂兰说。
旁边的李伟一直想插话,可看着母亲和妻子剑拔弩张的样子,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乐乐被吓得躲在李伟身后,小声地说:“爸爸,我害怕。”
听到孙子的声音,张桂兰的火气消了点,但心里的失望更甚。她看着李伟,说:“小伟,你来说说,你觉得你媳妇说的对吗?”
李伟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王梅,支支吾吾地说:“妈,小梅也是为了这个家,您……您就当帮帮我们,把工资卡交出来吧,我们保证好好孝敬您。”
“你说什么?”张桂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看着李伟,眼里充满了震惊和伤心,“小伟,那是我的退休金,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怎么能让我交出来呢?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供你上大学,给你买房子,我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你现在竟然帮着你媳妇,要我的工资卡?”
李伟被母亲说得满脸通红,低下了头:“妈,我知道您不容易,可我们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压力大就自己想办法,别打我的主意!”张桂兰打断他的话,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她没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竟然会这么不理解她,这么纵容儿媳的无理要求。
王梅见李伟帮着自己说话,底气更足了:“妈,您看李伟都这么说了,您就别再固执了。赶紧把工资卡交出来吧,密码我们也得知道,以后每个月我给您3000块零花钱,足够您花了。”
“3000块?”张桂兰气得浑身发抖,“我的工资卡,凭什么要你来给我发零花钱?王梅,我告诉你,想让我交出工资卡,门都没有!”
“妈,您别给脸不要脸!”王梅也急了,说出了狠话,“您今天要是不交,以后就别想再见乐乐了!我们也不会再管您的死活!”
这句话彻底击穿了张桂兰的底线。她最在乎的就是孙子乐乐,王梅竟然用乐乐来威胁她,这让她忍无可忍。
张桂兰看着王梅,眼神冰冷:“王梅,你这话可是你说的。从今往后,我的事不用你管,你的事我也不会再插手。想让我交出工资卡,做梦!”
说完,张桂兰走到门口,打开门:“你们走吧,我家不欢迎你们。”
王梅没想到张桂兰会这么决绝,愣了一下,随即气冲冲地说:“走就走!我看您以后老了,谁来照顾您!”
说完,王梅拉着李伟,带着乐乐,头也不回地走了。
门被“砰”地一声关上,张桂兰看着空荡荡的客厅,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走到沙发上坐下,越想越委屈,越想越寒心。
她不是舍不得那点钱,她是舍不得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她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想安安稳稳地过几年舒心日子,可儿媳却一心想掌控她的钱,甚至用孙子来威胁她,儿子也不站在她这边,这让她怎么能不伤心?
哭了一会儿,张桂兰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不能就这么被王梅拿捏住,她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主。
她拿起手机,找到王梅的微信,直接拉黑。然后又找到手机运营商的客服电话,申请更换手机号。她不想再接到王梅的电话,不想再被她骚扰,更不想再因为钱的事和他们争吵。
换完手机号,张桂兰把新号码告诉了几个关系要好的老同事和老邻居,唯独没告诉李伟和王梅。她想和他们彻底划清界限,过自己的日子。
做完这一切,张桂兰站起身,走到阳台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她看着阳台上盛开的月季,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张桂兰,你要好好活着,为自己活着,活得比他们都好。
第二章 决裂后的日子
换了手机号、拉黑王梅的头几天,张桂兰心里还有点忐忑。她怕李伟找不到她会着急,怕乐乐会想她,也怕自己真的会再也见不到孙子。
白天她忙着跳广场舞、买菜做饭、养花种草,倒也还好,可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就空落落的。她会想起乐乐小时候的样子,想起他第一次叫“奶奶”时的情景,想起他趴在她怀里撒娇的样子,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她拿起手机,想给李伟打个电话,可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又迟迟按不下去。她怕电话接通后,听到的是王梅的声音,怕王梅又会跟她吵,又会逼她交出工资卡。她也怕李伟会继续劝她,让她妥协。
犹豫了几天,张桂兰还是没打电话。她想,既然已经决裂了,就应该彻底一点,不然以后还是会被王梅纠缠。她相信,要是李伟真的想找她,总会有办法的。
果然,没过多久,老同事李姐就给她打来了电话。
“桂兰,你儿子李伟刚才给我打电话了,问我知不知道你在哪儿,说联系不上你,急得不行。”李姐的声音带着担忧,“他还问我你是不是换手机号了,怎么打不通,微信也拉黑了。”
张桂兰心里一紧,连忙问:“他没说别的?没说王梅的事?”
“没说,就说联系不上你,很担心你。”李姐说,“桂兰,我知道你和你儿媳闹矛盾了,可你也不能不让你儿子联系你啊。他毕竟是你亲生儿子,你这么做,他得多伤心啊。”
张桂兰沉默了一会儿,说:“李姐,我不是故意不让他联系我,我是怕王梅又来逼我交工资卡。我换手机号,也是想清静清静。”
“我理解你,你儿媳确实有点过分了。”李姐说,“可你儿子是无辜的啊,他夹在中间也不容易。你还是给他回个电话吧,告诉他你没事,让他别担心。”
挂了李姐的电话,张桂兰想了很久。她觉得李姐说得有道理,李伟是无辜的,他只是性格懦弱,被王梅拿捏住了,并不是真的不孝顺。她不能因为王梅,就不认自己的儿子。
于是,张桂兰给李伟打了个电话。
电话接通后,李伟的声音带着焦急和委屈:“妈,您去哪儿了?怎么换手机号了?微信也拉黑了?我和王梅都快急死了,还以为您出什么事了。”
“我没事,就是想换个手机号,清静清静。”张桂兰的声音有点冷淡。
“妈,您是不是还在生王梅的气?”李伟小心翼翼地问,“王梅那天说话确实有点过分,我已经说过她了,她也知道错了,您就原谅她吧。”
“知道错了?她错在哪儿了?”张桂兰忍不住反问,“她错在不该逼我交工资卡,还是错在不该用乐乐来威胁我?”
“妈,王梅也是一时糊涂,她也是为了这个家。”李伟说,“您就别跟她一般见识了,把工资卡交出来吧,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不会让您受委屈的。”
听到李伟还在说让她交工资卡的事,张桂兰的心又凉了半截。她以为李伟会理解她,会站在她这边,可没想到,他还是在帮着王梅。
“小伟,你要是只想跟我说这件事,那这个电话就没必要再打了。”张桂兰的声音冷了下来,“我的工资卡,我是不会交的。你要是能接受,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来往;你要是不能接受,那我们就暂时别联系了。”
“妈,您怎么能这么固执呢?”李伟急了,“那可是您的退休金啊,交给我们保管也是为了您好,您怎么就不明白呢?”
“我明白,我太明白了。”张桂兰说,“我明白你们想要我的钱,明白你们想掌控我的生活。可我告诉你小伟,我不会让你们得逞的。我辛苦了一辈子,不能老了老了,连自己的钱都做不了主。”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李伟还想解释。
“好了,别说了。”张桂兰打断他的话,“我累了,想休息了。以后你要是想来看我,就自己来,别带着王梅。要是王梅还想逼我交工资卡,那你也别来了。”
说完,张桂兰就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张桂兰心里五味杂陈。她既失望于儿子的不理解,又有点心疼他夹在中间的难处。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妥协,一旦妥协,王梅就会得寸进尺,到时候她就真的没有还手之力了。
从那以后,李伟果然经常自己来看张桂兰,有时候会带点水果、牛奶,有时候会帮张桂兰做点家务。他不再提工资卡的事,也不再提王梅的事,母子俩的关系慢慢缓和了一些。
可王梅却没闲着。她见张桂兰态度坚决,不肯交出工资卡,又联系不上张桂兰,心里很生气。她开始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张桂兰的坏话,说张桂兰自私自利,拿着高额退休金却舍不得帮衬儿子,说张桂兰不讲理,把她拉黑换手机号,不让她见孙子。
很快,亲戚朋友们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有的亲戚觉得张桂兰做得对,老年人就应该自己管钱,手里有钱心里才踏实;有的亲戚则觉得张桂兰太固执,应该多帮衬儿子,一家人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张桂兰的妹妹张桂芳就是后者。她给张桂兰打电话,劝她说:“姐,你就别跟小梅一般见识了,她年轻不懂事,你作为长辈,应该多包容她。她想要你的工资卡,也是为了这个家,你就交出来吧,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多好。”
“桂芳,你怎么也这么说?”张桂兰有点生气,“那是我的退休金,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我凭什么交出来?我帮衬他们还少吗?他们怎么就不知道知足呢?”
“姐,我知道你不容易,可你就李伟一个儿子,你不帮他帮谁?”张桂芳说,“再说了,你年纪大了,手里拿着那么多钱也没用,交给小梅保管,也是为了你的晚年着想。万一你以后动不了了,还不是要靠他们照顾?”
“我动不了了,我可以去养老院,不用靠他们。”张桂兰说,“我自己有钱,能养活自己,不用看他们的脸色。”
“去养老院多孤单啊,哪有在儿子身边好?”张桂芳说,“姐,听我的,别这么固执了,把工资卡交出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我不交。”张桂兰的态度很坚决,“我宁愿去养老院,也不会把工资卡交出去。我不想老了老了,连一点尊严都没有。”
见张桂兰态度坚决,张桂芳也没再劝,但心里觉得张桂兰太固执了。
除了亲戚朋友,小区里的邻居们也知道了这件事。有的邻居支持张桂兰,说王梅太贪心了,不应该逼老人交工资卡;有的邻居则觉得张桂兰应该多为儿子着想,一家人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面对这些议论,张桂兰一开始还挺在意的,心里会不舒服。但后来她想通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过得舒心、踏实。
慢慢的,张桂兰适应了没有王梅和乐乐的日子。她的生活依然充实而自在,甚至比以前更轻松了。
她不再需要为了给乐乐买玩具、买零食而操心,不再需要为了帮衬儿子儿媳而省钱,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她报了一个老年大学的书法班,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去上课。一开始她连毛笔都握不稳,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但她很认真,每天都会在家练习。慢慢的,她的字越写越好,还参加了小区里的书法比赛,得了三等奖。
她还和老同事李姐、王阿姨一起报了一个旅游团,去了云南。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旅游,看到了美丽的丽江古城、壮丽的玉龙雪山、清澈的洱海,她的心情格外舒畅。她在朋友圈里发了很多旅游的照片,配文:“趁身体还好,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旅游回来后,张桂兰的心态变得更平和了。她觉得,人生短短几十年,没必要为了不值得的人而生气,没必要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自己开心最重要。
而另一边,王梅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张桂兰不再帮衬他们,他们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每个月的房贷、乐乐的兴趣班费、日常开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王梅想买新衣服,想出去旅游,都得精打细算,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而且,因为张桂兰拉黑了她,换了手机号,她想见乐乐的奶奶都见不到,乐乐也经常念叨着“想奶奶”,这让王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也试着让李伟去劝张桂兰,让张桂兰把手机号换回来,把她从黑名单里拉出来,但李伟每次去都被张桂兰拒绝了。张桂兰说,除非王梅不再提工资卡的事,真心向她道歉,否则她不会原谅王梅。
可王梅拉不下这个脸,她觉得自己没做错,错的是张桂兰。她觉得张桂兰太自私了,拿着那么高的退休金,却看着儿子儿媳过苦日子,一点都不心疼。
就这样,婆媳关系一直僵持着。
转眼到了年底,春节快到了。按照惯例,一家人应该在一起吃年夜饭,热热闹闹地过年。可今年,因为婆媳关系闹僵,这件事变得有些棘手。
李伟想让张桂兰去他们家过年,或者他们去张桂兰家过年,但他又怕王梅和张桂兰见面又会吵架。他也试着劝王梅,让她给张桂兰道个歉,缓和一下关系,可王梅死活不肯。
“我没错,为什么要道歉?”王梅说,“要道歉也是她给我道歉,她不该拉黑我,不该不让我见乐乐。”
“妈也是被你逼得没办法才这么做的。”李伟说,“你就不能退一步吗?为了乐乐,为了这个家,你就给妈道个歉,以后别再提工资卡的事了,行不行?”
“不行!”王梅态度坚决,“我就是要让她交出工资卡,不然我心里不平衡。她一个月退休金1万,凭什么我们过得这么紧巴巴,她却过得那么潇洒?”
见王梅不肯让步,李伟也没办法。他只能自己去给张桂兰送年货,顺便问问张桂兰过年的打算。
“妈,过年您打算怎么过?”李伟看着张桂兰,小心翼翼地问。
“还能怎么过?就自己在家过呗,炒两个菜,喝点酒,看看春晚,挺好的。”张桂兰说,语气很平淡。
“妈,要不您去我们家过年吧?”李伟说,“乐乐也想您了,天天念叨着您。”
张桂兰心里一动,她也想乐乐了,想和孙子一起过年。可一想到王梅,她又犹豫了:“你媳妇那边……”
“妈,您放心,我会跟她说好的,让她别跟您吵架,别再提工资卡的事。”李伟说。
张桂兰沉默了一会儿,说:“算了吧,我还是自己在家过吧。我怕到时候见面了,又会闹得不开心,影响过年的心情。”
“妈,您就别担心了,我会处理好的。”李伟恳求道,“乐乐真的很想您,您就满足他这个心愿吧。”
看着儿子恳求的眼神,张桂兰心里软了下来。她确实很想乐乐,也想一家人能热热闹闹地过个年。她想,或许王梅真的知道错了,或许这个年能让婆媳关系缓和一些。
“那好吧。”张桂兰点了点头,“我去你们家过年,但我有一个条件,过年期间,不准提工资卡的事,不准吵架,不然我马上就走。”
“好,好,我答应您。”李伟连忙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到家,李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梅。王梅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知道,过年一家人团聚是大事,而且她也确实想让乐乐开心,所以就答应了张桂兰的条件,过年期间不提工资卡的事,不跟张桂兰吵架。
春节那天,张桂兰带着自己做的酱肉、饺子馅,来到了李伟家。
乐乐看到张桂兰,高兴得跳了起来,扑进张桂兰怀里:“奶奶!奶奶!我好想你啊!”
张桂兰抱着孙子,心里暖暖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乐乐,奶奶也想你。”
王梅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点复杂,但还是客气地说:“妈,您来了,快坐下歇会儿。”
张桂兰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抱着乐乐,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问他想要什么新年礼物。
那天的年夜饭,吃得还算融洽。王梅没提工资卡的事,张桂兰也没提以前的矛盾,一家人说说笑笑,气氛还算热闹。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春晚。乐乐依偎在张桂兰怀里,张桂兰一边看着春晚,一边给乐乐剥瓜子,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她想,或许就这样也挺好,只要王梅不再提工资卡的事,不再逼她,她愿意和王梅好好相处,愿意帮衬他们,愿意看着孙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可她没想到,大年初一早上,王梅又提起了工资卡的事。
大年初一早上,张桂兰给乐乐发了一个2000块钱的红包。乐乐高兴得不得了,王梅看着红包,心里又不平衡了。
趁着李伟去厨房煮饺子,王梅拉着张桂兰,小声地说:“妈,您看您给乐乐发这么大的红包,您对乐乐是真好。可您也知道,我们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您要是把工资卡交给我,我们也能过得松快些,乐乐也能过得更好。”
张桂兰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王梅,我昨天怎么跟你说的?过年期间不准提工资卡的事。你怎么又提?”
“妈,我这不是跟您商量嘛。”王梅说,“您看您一个月退休金1万,自己花不了多少,交给我,我保证每个月给您足够的零花钱,剩下的我们一起攒着,将来给乐乐买婚房,这也是为了乐乐好啊。”
“为了乐乐好?你别拿乐乐当借口。”张桂兰说,“我给乐乐发红包,是我心甘情愿的,但让我交出工资卡,绝不可能。王梅,我再跟你说一次,别再打我工资卡的主意了,不然我们以后连过年都没得好好过。”
“妈,您怎么就这么固执呢?”王梅急了,“您的钱迟早都是我们的,现在交出来怎么了?您老了,还能花多少钱?”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你管!”张桂兰也来了脾气。
正在这时,李伟从厨房走了出来,看到母亲和妻子又在争吵,脸色一下子变了:“你们怎么又吵起来了?不是说好过年不提工资卡的事吗?”
“是你妈太固执了!”王梅说,“我好心跟她商量,她却这么跟我说话。”
“是你言而无信!”张桂兰说,“我昨天已经跟你说过了,不准提工资卡的事,你为什么还要提?”
“好了!别说了!”李伟大吼一声,“妈,您别生气,小梅,你也少说两句。大年初一的,吵什么吵?”
王梅还想说什么,被李伟瞪了一眼,把话咽了回去。
张桂兰看着这一幕,心里彻底凉了。她知道,王梅是不会放弃的,只要她不交出工资卡,王梅就会一直纠缠她。她也知道,她和王梅之间的矛盾,永远都化解不了。
“小伟,我走了。”张桂兰站起身,看着李伟,“以后过年,我就不跟你们一起过了,省得大家都不开心。”
“妈,您别走啊。”李伟连忙拉住她,“大年初一的,您去哪儿啊?”
“我回自己家。”张桂兰说,“我自己家清静,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说完,张桂兰挣脱李伟的手,拿起自己的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张桂兰的背影,李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这次母亲是真的伤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王梅看着张桂兰走了,心里也有点后悔,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没错。她觉得,张桂兰就是太自私了,不懂得为儿子着想。
张桂兰回到自己家,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心里很平静。她没有哭,也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点累。她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其和王梅互相折磨,不如各自安好。
她给自己煮了一碗饺子,坐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看春晚重播。虽然是一个人,但她并不觉得孤单。她知道,自己的日子还得继续,而且会过得很好。
第三章 各自的轨迹
大年初一的不欢而散,让张桂兰和王梅的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之后的大半年里,张桂兰没再去过李伟家,李伟也只是偶尔来看看她,每次来都只是坐一会儿,聊聊天,不敢提王梅,也不敢提让张桂兰去他们家的事。
张桂兰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充实而规律。
书法班她一直坚持上着,字写得越来越有模有样,还加入了市老年书法协会,经常参加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和书法展览。她的作品虽然算不上顶尖,但也有了自己的风格,偶尔还能卖出一两幅,虽然价格不高,但这让张桂兰很有成就感。
除了书法,张桂兰还爱上了摄影。她用自己的退休金买了一部单反相机,跟着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学习拍照。周末的时候,她会和摄影班的同学们一起去公园、郊外拍照,拍花草树木,拍蓝天白云,拍日出日落。她把拍好的照片整理出来,做成相册,或者发到朋友圈里,得到朋友们的点赞和好评,心里美滋滋的。
她还经常和老同事李姐、王阿姨一起去爬山、散步、逛公园。她们会一起讨论哪家的菜便宜,哪家的衣服好看,哪个景点好玩,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
有时候,张桂兰会一个人去旅游。她不跟团,自己做攻略,背着背包,去那些自己想去的地方。她去了西安,看了兵马俑、大雁塔;去了成都,吃了火锅、看了熊猫;去了青岛,吹了海风、看了大海。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拍很多照片,写旅行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旅游不仅让张桂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让她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她不再纠结于婆媳之间的矛盾,不再为儿子的不理解而伤心,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身上,放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她的身体也越来越硬朗,以前偶尔会有的头晕、腰酸背痛,现在都很少出现了。医生说,这是因为她心情好,经常运动,作息规律,所以身体才会这么健康。
张桂兰自己也觉得,这是她这辈子过得最舒心、最自在的日子。她不用再为别人操心,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了。
而另一边,李伟和王梅的生活却陷入了困境。
没有了张桂兰的帮衬,他们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王梅所在的私企效益不好,开始裁员降薪,王梅的工资从4000多降到了3000出头。李伟的工资虽然没降,但也没涨,家里的开销却越来越大。
乐乐上了三年级,学费、兴趣班费都涨了,而且乐乐的视力开始下降,需要配眼镜,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梅的母亲身体不好,经常生病,需要人照顾,还需要花钱买药、看病,这也让他们的经济雪上加霜。
为了省钱,王梅不得不戒掉了买新衣服、喝奶茶、看电影的习惯,每天都精打细算,甚至开始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李伟也戒掉了抽烟、喝酒的习惯,下班之后不再出去和朋友聚会,而是回家帮着做家务,或者做一些兼职,补贴家用。
可就算这样,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为了几块钱的开销而争吵。
王梅的心态也越来越差,她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李伟没本事,赚不到钱,抱怨张桂兰自私自利,不肯帮衬他们。
“你看看人家丽丽,婆婆每个月退休金8000多,工资卡交给她保管,家里的开销全靠她婆婆,她和她老公过得多潇洒,想去旅游就去旅游,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王梅经常在李伟面前抱怨,“再看看我们,过得什么日子?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这都是拜你妈所赐!”
李伟心里也很委屈,他也想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可他没本事赚更多的钱,也劝不动母亲交出工资卡。他只能默默忍受着王梅的抱怨,有时候忍不住了,就会和王梅吵起来。
“你别总怪我妈行不行?”李伟说,“我妈也有她的难处,她不想交出工资卡,也是怕老了没人管,手里有钱心里踏实。我们应该自己努力奋斗,而不是总想着靠我妈。”
“努力奋斗?怎么奋斗?”王梅说,“你一个月就6000多块钱,我一个月才3000多,房贷、车贷、乐乐的学费、我妈的医药费,哪一样不要钱?我们怎么努力都不够花!”
“那也不能怪我妈啊!”李伟说,“是我们自己没本事,不能把责任推到我妈身上。”
“我没本事?你有本事你怎么不多赚点钱?”王梅说,“当初要不是看你是公务员,工作稳定,我才不会嫁给你!现在倒好,日子过得这么紧巴巴,我真是瞎了眼!”
这样的争吵,在他们家成了家常便饭。每次争吵之后,都是长时间的冷战,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乐乐也感受到了家里的变化,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了。他经常问李伟:“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生气?奶奶为什么不来看我了?”
每次听到儿子的问题,李伟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更让他们雪上加霜的是,王梅的母亲被查出得了重病,需要住院治疗,手术费加上后续的治疗费,一共需要十几万。
这对于李伟和王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手里的积蓄本来就不多,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王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能找张桂兰帮忙。
“李伟,你快去跟你妈说说,让她先借我们点钱,我妈住院急需用钱。”王梅拉着李伟的手,恳求道,“以前是我不对,我不该逼她交工资卡,我不该跟她吵架。你让她看在乐乐的面子上,看在你的面子上,帮帮我们吧。”
李伟看着王梅焦急的样子,心里也很着急。他知道,母亲手里有积蓄,只有母亲能帮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可是……”李伟犹豫了,“我妈现在还在生你的气,她不一定会同意啊。”
“那你也得去试试啊!”王梅说,“这可是我妈的救命钱,不能耽误啊!你就跟你妈说,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提工资卡的事了,我会好好孝敬她,求她帮帮我们。”
看着王梅泪流满面的样子,李伟点了点头:“好,我去试试。”
第二天,李伟来到了张桂兰家。他一进门,就跪在了张桂兰面前。
“妈,求您帮帮我们吧!”李伟的声音带着哽咽。
张桂兰吓了一跳,连忙把他扶起来:“小伟,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有话好好说。”
李伟站起身,擦了擦眼泪,把王梅母亲生病住院,需要十几万治疗费的事告诉了张桂兰。
“妈,我们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求您帮忙了。”李伟说,“小梅知道错了,她以后再也不提工资卡的事了,她会好好孝敬您,求您借我们点钱,救救小梅的妈妈。”
张桂兰听完,心里很纠结。她知道,王梅的母亲生病了,确实需要钱,而且这是救命钱,不能耽误。可她一想到王梅以前的所作所为,想到王梅逼她交工资卡,想到大年初一的争吵,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小伟,不是妈不帮你。”张桂兰说,“你也知道,你媳妇以前是怎么对我的,她一次次逼我交工资卡,一次次跟我吵架,我心里确实有点难受。”
“妈,我知道,都是小梅的错。”李伟说,“我已经好好说过她了,她真的知道错了。她让我跟您道歉,求您原谅她。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孝敬您,再也不会让您生气了。”
张桂兰沉默了一会儿,说:“小伟,妈不是不心疼你,也不是不心疼乐乐。只是你媳妇的做法,真的太伤我的心了。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看在乐乐的面子上,也看在她母亲是病人的份上,这个忙,妈帮。”
听到张桂兰同意帮忙,李伟心里一阵激动:“谢谢妈!谢谢妈!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你先别谢我。”张桂兰说,“我可以借你们十万块钱,但我有一个条件。”
“妈,您说,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李伟连忙说。
“第一,王梅必须亲自来跟我道歉,真心实意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张桂兰说,“第二,以后不准再提让我交工资卡的事,不准再因为钱的事跟我吵架。第三,你们要好好孝敬我,经常带乐乐来看我,让我能多见见孙子。”
“好,好,我都答应您!”李伟连忙点头,“我现在就给小梅打电话,让她过来给您道歉。”
说完,李伟拿出手机,给王梅打了电话。
没过多久,王梅就赶到了张桂兰家。一进门,她就跪在了张桂兰面前,泪流满面地说:“妈,我错了,我以前不该逼您交工资卡,不该跟您吵架,不该用乐乐来威胁您。我知道错了,求您原谅我,求您帮帮我们,救救我妈。”
看着王梅诚恳的样子,张桂兰心里的气消了不少。她知道,王梅这次是真的知道错了,也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起来吧。”张桂兰说,“知错能改就好。钱我会借给你们,但你们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再因为钱的事闹矛盾了。”
“谢谢妈!谢谢妈!”王梅站起身,不停地给张桂兰鞠躬,“我们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您。”
当天下午,张桂兰就去银行取了十万块钱,交给了李伟和王梅。
拿到钱,李伟和王梅连忙去医院交了治疗费,王梅的母亲顺利地做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王梅的母亲慢慢康复了。经过这件事,王梅真的改变了很多。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贪慕虚荣,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也不再逼张桂兰交工资卡了。她开始学着勤俭持家,学着关心张桂兰,经常带着乐乐去看望张桂兰,给张桂兰买吃的、买穿的,帮张桂兰做家务。
她也不再对李伟抱怨这抱怨那了,而是学着理解他、支持他。夫妻俩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
乐乐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经常缠着张桂兰,让张桂兰给她讲故事、教她写字、陪她玩。
张桂兰看着这一切,心里很欣慰。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没有因为王梅以前的错误而记恨她,而是在她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不仅救了王梅的母亲,也挽救了儿子的家庭。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桂兰的生活依然充实而自在。她还是会去上书法班、摄影班,还是会和老朋友们一起旅游、爬山、散步。但现在,她的生活里多了儿子、儿媳和孙子的陪伴,多了一份温馨和热闹。
王梅经常会给张桂兰做她喜欢吃的菜,带着张桂兰去逛街、买衣服。有时候,一家人还会一起去旅游,张桂兰负责做攻略、拍照,李伟负责开车、拎行李,王梅负责照顾乐乐、安排饮食,一家人其乐融融,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小区里的老姐妹们都羡慕张桂兰,说她有福气,儿媳孝顺,孙子可爱,退休金高,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潇洒。
张桂兰每次听到这话,都会笑着说:“其实啊,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不闹矛盾的?关键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多为对方着想。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李伟和王梅也经常感慨,要是早知道这个道理,当初就不会因为工资卡的事和张桂兰闹得那么僵了。他们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孝敬张桂兰。
第四章 岁月静好,亲情长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
张桂兰已经70岁了,但她的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她的头发虽然花白了,但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她依然坚持上书法班和摄影班,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还出版了一本自己的摄影集,虽然印数不多,但都是她的心血之作。
她的退休金也涨到了12000块,加上偶尔卖书法和摄影作品的收入,她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她依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习惯,不铺张浪费,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她给自己买了一份商业保险,还存了一笔养老钱,心里更加踏实了。
李伟和王梅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李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晋升为科室主任,工资涨到了9000多块。王梅也换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大型企业做行政主管,工资涨到了6000多块。他们还清了房贷,买了一辆新车,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乐乐已经上初中了,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孝顺懂事。他经常帮张桂兰做家务,陪张桂兰聊天,还会在张桂兰生日的时候,亲手给她制作礼物。
一家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再也没有因为钱的事闹过矛盾。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在一起团聚,热热闹闹地吃饭、聊天、打牌。张桂兰会给乐乐发红包,李伟和王梅会给张桂兰买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时候,张桂兰会想起当年和王梅因为工资卡的事闹得不可开交的日子,心里会觉得有点好笑。她没想到,曾经那么激烈的矛盾,竟然会因为一次意外的求助而化解。她更没想到,王梅会真的改变,会变得这么孝顺、这么懂事。
她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亲情的力量。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它能化解矛盾,能温暖人心,能让一家人在困难的时候互相扶持,在幸福的时候共同分享。
这几年,张桂兰依然喜欢旅游。她不再一个人去,而是和李伟、王梅、乐乐一起去。他们一起去了三亚,在海边晒太阳、游泳;一起去了张家界,看了壮丽的山水;一起去了新疆,感受了异域风情。每次旅游,张桂兰都会拍很多照片,记录下一家人的幸福时光。
除了旅游,张桂兰还经常和王梅一起去逛商场、买衣服、做美容。王梅会给张桂兰推荐适合她的衣服和护肤品,会耐心地陪她试穿、试用。张桂兰也会给王梅提建议,告诉她什么衣服好看,什么护肤品好用。两个人就像母女一样,亲密无间。
有时候,小区里的老姐妹们会问张桂兰:“桂兰,你现在和你儿媳关系这么好,当初怎么就那么坚决不肯交出工资卡呢?”
张桂兰笑着说:“我不是舍不得钱,我是舍不得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老年人手里有钱,心里才踏实,才能在儿女面前抬起头,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不用求着别人。而且,我也想让他们知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不能总想着靠父母,要自己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老姐妹们听了,都纷纷点头,说张桂兰说得有道理。
有一次,王梅无意中提起了当年的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当年我真是太糊涂了,不该逼您交工资卡,让您受委屈了。”
张桂兰拍了拍王梅的手,笑着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什么?人年轻的时候,难免会犯糊涂,知道错了能改就好。现在我们一家人过得这么好,比什么都强。”
“是啊,”王梅说,“现在我才明白,亲情比金钱重要多了。以前我总想着钱,总觉得有钱就能过上好日子,可后来才发现,就算有再多的钱,要是一家人不和睦,也不会幸福。现在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我觉得很幸福。”
张桂兰点了点头:“是啊,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平淡而幸福。
张桂兰的70岁生日那天,李伟和王梅特意给她办了一个隆重的生日宴会,邀请了亲戚朋友和小区里的老姐妹们。
宴会上,李伟端着酒杯,走到张桂兰面前,激动地说:“妈,祝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养育和照顾,感谢您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您是我们家的功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孝敬您,让您安享晚年。”
王梅也端着酒杯,走到张桂兰面前,眼含热泪地说:“妈,祝您生日快乐!以前是我不懂事,让您受委屈了。以后我会把您当成亲妈一样对待,好好孝敬您,让您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乐乐也走到张桂兰面前,给她鞠了一个躬,说:“奶奶,祝您生日快乐!我以后会好好学习,好好孝敬您,让您为我骄傲。”
看着儿子、儿媳和孙子真诚的眼神,听着他们感人的话语,张桂兰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幸福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
她站起身,端着酒杯,看着大家,笑着说:“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谢谢我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有这么一个好儿子,这么一个好儿媳,这么一个好孙子。我现在过得很幸福,也希望大家都能幸福安康。来,我们一起干杯!”
“干杯!”大家一起举起酒杯,碰杯的声音清脆悦耳,回荡在宴会厅里。
宴会过后,张桂兰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看着儿子、儿媳和孙子送给她的礼物,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她拿起手机,翻看着一家人旅游的照片,翻看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和摄影集,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这辈子,值了。
她想起了老伴老周,想起了他临终前嘱咐她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抚养儿子。她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老周的期望,她不仅把儿子抚养成人,还让儿子有了幸福的家庭,自己也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夜深了,张桂兰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很平静。她知道,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她会继续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家人一起,享受岁月的静好,感受亲情的温暖。
她也知道,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她都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面对。因为她有健康的身体,有充足的积蓄,有孝顺的儿子儿媳,有可爱的孙子,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这些,都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是她幸福生活的源泉。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曾经的矛盾和不愉快,都已经被亲情和爱化解,成为了过往云烟。留下的,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是长存的亲情和爱意。
张桂兰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晚年生活,平淡而真实,温暖而幸福。她会珍惜这份幸福,好好生活,直到永远。
来源:糯米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