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入秋没多久,不少地方的流感就开始“冒头”,医院儿科、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今年流感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且传播速度快,很容易出现“一人中招、全家接力”的情况。
刚入秋没多久,不少地方的流感就开始“冒头”,医院儿科、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今年流感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且传播速度快,很容易出现“一人中招、全家接力”的情况。
其实应对流感,核心是“早准备、对症处理”,不用囤一堆药,家里只要备好2类核心药,再配合简单护理,就能应对大部分情况,关键时刻不慌神。
一、第一类:核心抗病毒药(缩短病程的关键)
流感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没法抑制病毒,想要快速退烧、缩短病程,必须靠专门的抗病毒药,最好在发病24-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
1. 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
• 奥司他韦胶囊:临床常用,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一般服用5天,可让病程缩短1-2天,还能减轻高烧、肌肉酸痛的严重程度。
• 玛巴洛沙韦片:服药更方便,成人通常只需吃1片,副作用比奥司他韦轻微,对肠胃刺激小,适合怕吃药、肠胃敏感的人。
2. 儿童专用(1岁以上)
• 奥司他韦颗粒:按年龄和体重算剂量,比如1-3岁儿童每次15毫克,每日2次,是儿童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口感偏甜,孩子更容易接受。
• 注意:抗病毒药是处方药,虽然药店能买到,但最好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确认是否适合家人体质,避免盲目服用;服药期间可能有轻微恶心、头晕,多喝水就能缓解。
二、第二类:对症缓解药(减轻不适的“刚需药”)
流感最难受的是高烧、肌肉酸痛、咳嗽、鼻塞这些症状,备好这类药,能帮家人少遭罪,重点是“对症选,不重复”。
1. 退烧止痛(全家必备)
• 对乙酰氨基酚:温和安全,成人、婴幼儿都能用,退烧同时能缓解头痛、关节酸痛,副作用小,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优先备。注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克,别和其他含退烧成分的药同服,避免伤肝。
• 布洛芬:退烧止痛效果更强,适合高烧39℃以上的情况,但对肠胃有刺激,有胃炎、胃溃疡的人慎用,儿童需按体重精准给药,不能过量。
2. 缓解呼吸道症状
• 止咳化痰:干咳无痰选右美沙芬(12岁以上用),有痰选氨溴索口服溶液(成人儿童都有专用剂型),能稀释痰液方便咳出,避免硬咳伤喉咙。
• 鼻塞流涕:生理盐水洗鼻剂(最安全,全家适用,每天洗2次,能冲掉鼻腔里的病毒和分泌物,缓解鼻塞)、儿童专用滴鼻剂(鼻塞严重影响呼吸时用,连续用不超过7天)。
3. 辅助应对肠胃不适
流感可能伴随恶心、腹泻,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容易脱水,备上这两样准没错:
• 口服补液盐:不是普通盐水,能补充脱水时流失的电解质,预防脱水,腹泻后少量多次喝,效果比多喝水好。
• 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缓解腹泻,成人儿童都能按剂量用,注意和其他药间隔1-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吸收。
三、用药必看:这4个禁忌绝对不能踩
1. 不盲目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有出现黄浓痰、黄鼻涕、高烧超过3天不退(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
2. 儿童禁用复方感冒药:6岁以下孩子肝肾功能没发育好,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容易过量伤肝,直接用单一成分的退烧药、止咳药更安全。
3. 特殊人群先咨询:孕妇、哺乳期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的人,用药前必须问医生,不能自己买药吃。
4. 服药不饮酒:吃任何流感药期间都不能喝酒,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四、除了备药,这3个防护习惯更重要
1. 日常防护:出门戴口罩,少去商场、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先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别用手摸口鼻。
2. 家庭消毒: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感染者的餐具、毛巾单独用,用开水煮10分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增强抵抗力:规律作息,别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适当锻炼,身体棒了才不容易被病毒盯上。
最后提醒:如果家人出现持续高烧超过3天、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尤其是孩子和老人),或者有基础病的人感染,别犹豫,赶紧就医,别耽误病情。
流感季提前来不可怕,只要家里备对2类核心药,再做好防护和护理,就能从容应对,全家少遭罪!建议把这份指南收藏好,转给家人朋友,关键时候能用上~
来源:六六一点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