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股市再度突发跳水,令人哭笑不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5:49 1

摘要:“A股今日再度突发跳水,令人哭笑不得”——这一市场表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交织、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025年11月以来,A股市场多次上演“冲高回落”的戏剧性行情,11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34.08点十年新高后,尾盘骤然跳水收跌0.97%,1

“A股今日再度突发跳水,令人哭笑不得”——这一市场表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内外因素交织、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025年11月以来,A股市场多次上演“冲高回落”的戏剧性行情,11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34.08点十年新高后,尾盘骤然跳水收跌0.97%,18日再度出现震荡下挫,三大指数集体飘绿,超3300只个股下跌,让不少投资者陷入“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境地。这种看似矛盾的走势,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坚实的数据支撑。

市场跳水的直接诱因来自外部风险传导与内部调整压力的共振。外部层面,隔夜纳斯达克指数大跌超2%,日本存储芯片巨头铠侠控股因业绩展望不及预期股价暴跌,引发全球科技股估值担忧,直接冲击A股半导体、CPO、AI算力等板块,存储芯片指数重挫4.5%,寒武纪、中际旭创等龙头股跌幅超5%。

同时,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指数同步下跌,外围市场的集体弱势进一步加剧了A股的避险情绪。内部来看,技术面调整需求尤为迫切,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已震荡半月,4034点高点恰好触及2015年股灾后的长期压力线,且缩量新高的量价背离信号,表明缺乏增量资金承接的上涨难以持续。

资金面的结构性调整则是推动跳水的核心动力。临近年底机构考核期,前期涨幅巨大的热点板块成为获利了结的重点,半导体指数年内涨超50%,主动偏股型基金对TMT板块的配置比例达40%的历史峰值,资金锁定收益的意愿强烈。北向资金的阶段性流出进一步放大了调整压力,过去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超200亿元,主要减持白酒、新能源等前期核心资产,背后反映出美联储加息预期波动下全球资金风险偏好的下降。而成交额从万亿级别逐步萎缩至不足2万亿元,显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主动买入力量不足,难以抵御短期抛压。

板块分化与宏观环境的叠加,让市场调整更具复杂性。本次跳水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格局:科技权重股成为下跌主力,创业板指跌破20日均线,科创50指数跌破60日均线,技术形态转为空头排列,而石油石化、银行等价值板块逆势抗跌,石油石化板块上涨2.3%,凸显高股息策略的防御价值。

这种分化本质上是市场对估值与业绩匹配度的再审视,科创50市盈率高达152倍,而部分板块业绩支撑弱化,自然成为调整重灾区。宏观层面,10月工业增加值和消费增速放缓,PMI降至49.0%,显示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叠加三季报披露结束后的政策真空期,市场缺乏新的催化剂,资金分歧进一步加大。

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则在短期内放大了市场跌幅。早盘冲高时散户追涨意愿强烈,但尾盘跳水后恐慌性抛售加剧跌势,市场赚钱效应从前一日的3953只个股上涨逆转为超3300只下跌,情绪快速降温。部分自媒体过度渲染“市场崩盘”等焦虑情绪,导致一些散户投资者跟风操作,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但从理性视角看,当前市场调整并非基本面恶化,三季度A股企业盈利增速达11.6%,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市场中长期向好的基础并未改变。

面对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市场行情,投资者更需保持理性、坚守纪律。从估值来看,沪深300指数市盈率约12倍,低于近10年平均水平的15倍,上证指数市盈率仅10倍,处于历史低位区域,对比美股道琼斯指数20倍、纳斯达克指数30倍的市盈率,A股的估值优势依然明显。政策面的“压舱石”作用同样值得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将逐步改善市场预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对策略应从“被动跟风”转向“主动布局”:以高股息的价值股为防御基石,规避估值过高的题材股;关注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等业绩增速明确的赛道,在调整中寻找合理布局机会;摒弃短期投机思维,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正如市场规律所示,每一次调整都是对市场泡沫的挤压,也是优质资产价值回归的过程。

A股的突发跳水虽令人哭笑不得,但并非无迹可寻、无理可依。它是市场自身调整需求、资金结构性流动、外部风险传导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从“成长单边行情”向“价值成长再平衡”切换的必经阶段。短期震荡虽难免,但只要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不变、政策托底的力度不减、估值优势依然存在,市场就不会偏离长期向好的轨道。投资者唯有保持理性判断、坚守投资纪律,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穿越周期,实现稳健收益。

来源:一木靠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