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气温下降,冬季流感进入高发期。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科学防控尤为重要。那么,冬季流感为何传播迅速?学校和家长又该怎样应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明白!
近日气温下降,冬季流感进入高发期。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科学防控尤为重要。那么,冬季流感为何传播迅速?学校和家长又该怎样应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明白!
为何学校要重视冬季流感?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症状较重,并非普通感冒。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主要致病类型,常在冬春季引起流行。校园里学生集中,一名感染者的喷嚏或咳嗽,就可能导致多人被感染。
流感的主要症状
流感起病急,早期可有乏力,随后出现高热(常达39℃–40℃)、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表现如咳嗽、流涕、咽痛相对较轻。部分患者伴有胸痛、恶心、呕吐等。
发热一般持续2–3天后缓解,多数患者一周左右康复。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播:
飞沫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含病毒飞沫被他人吸入。
接触传播
病毒可附着在门把手、课桌、文具等物体表面,手部接触后再触摸口鼻眼即可能感染。
学校教室、食堂、宿舍等环境密闭、接触频繁,容易导致集中传播。
学校如何防控流感
01健康监测
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制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教育和疾控部门。
02通风消毒
保持教室、寝室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公共物品。
03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广播、黑板报等形式普及防控知识。
04减少聚集
疫情期间尽量不组织大型活动,避免混班教学。
05规范处置
发现病例后,配合疾控部门开展调查和防控。
学生和家长怎么做
注意卫生
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用后纸巾及时丢弃。流感季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增强体质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
多多通风
家中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接种疫苗
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降低发病和并发症风险,建议在流感季前接种。
及时就医
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居家休息,告知学校健康状况。确诊流感后应遵医嘱休息,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凭医生复课证明返校。
冬季是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早期干预最关键。学校、家长和学生携手配合,从细节做起,就能筑起一道牢固的健康防线。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
来源:太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