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总结“成功密码”夯实中国动画学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4:53 1

摘要:11月17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背后的创作实践与产业探索展开讨论,聚焦“中国动画学派”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电影IP多元化开发、打造电影经济新亮点等议题,探寻新时代国产电影更高质量

11月17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背后的创作实践与产业探索展开讨论,聚焦“中国动画学派”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电影IP多元化开发、打造电影经济新亮点等议题,探寻新时代国产电影更高质量发展路径。

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电影艺术》杂志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是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变的代表

《浪浪山小妖怪》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由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团队打造,延续短片的同一世界观,讲述四个无名小妖怪假扮唐僧师徒,展开了一段笑泪交织的取经故事。

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小人物”的平凡视角、全新的叙事架构和充满东方美学的视觉表达等特色,共同建构起这部具有探索意义的电影,在收获广大观众认可和好评的同时,也实现电影IP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开发的完整闭环,探索打破传统票房依赖,构建“电影+”的经济新生态。

《浪浪山小妖怪》自8月2日公映以来,截至目前票房超17.17亿,吸引观影人次超4700万,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冠军,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票房榜前五。影片累计传播量超54亿人次,成为跨平台、跨圈层、跨产业的现象级作品。浪浪山IP携手近40家知名企业打造覆盖“衣食住行娱”的全领域授权合作矩阵,预计年底影片授权营销合作带动的终端商品销售总额突破25亿元。目前,影片已登陆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北美等海外市场,未来计划走向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认为,《浪浪山小妖怪》的难得之处在于它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形态,引发关于动画创作和电影行业的关切,体现了上影集团狠抓创作、“以创作为中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新大众文艺”的本质在于创作者扎根生活,反映现实,突出人民性。在电影史的每一个重要时期,上海电影都走在前列。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罗杨表示,从《浪浪山小妖怪》中看到了一家老牌国有电影企业的战略创新与责任担当,体会到了以上美影为代表的动画电影人的继承传统与实践创新,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电影经济的方兴未艾与前景广阔。她指出《浪浪山小妖怪》是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变的代表,并就此分享三点思考:一是进一步树立电影经济理念,二是争当“电影+”跨界合作的探索者与实干家,三是持续为电影经济建言献策、加油鼓劲。

中国原创IP从“作品”向“体系化产品”全面布局“电影+”的探索实践

作为出品方代表,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浪浪山小妖怪》总出品人、总制片人王隽从六个方面总结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一是遵循创作规律,打磨成就动画新精品;二是精准触达观众,创造二维动画票房新纪录;三是释放IP潜能,打造消费新亮点;四是拓展影院边界,延伸观影“离场感”;五是拥抱技术变革,探索影像新表达;六是赋能文旅融合,激发经济新活力。

《浪浪山小妖怪》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认为,讲好故事一直是人民大众对电影不变的需求,他将“守正创新”总结为文艺工作者讲好故事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守正”应立足于现实生活、文化根源、价值观三个方面,而唯有在坚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作角度、方法与观念的创新,最终为中国观众、更为世界观众讲好故事。

在阐述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思路时,编剧、导演於水指出,影片致力于从类型、剧情和角色三方面扎实做透剧本,在叙事视角和视觉呈现上实现突破,以神话的形式、童真的语言,讲述现实的故事、再现生活的真实。面对当前多元娱乐内容的竞争,他表示,唯有持续创新、创作出超越大众预期的精品内容,才能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重新赢得观众。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策划李早从创作破局、运营升维、体系协作、价值释放、科技赋能等方面展开分享,此次是中国原创IP从“作品”向“体系化产品”全面布局“电影+”的探索实践,实现了IP多元形态的持续开发和“创作——衍生——再创作”闭环的构建。

中国动画在当下仍然具有艺术文化生命力与创新能力

从对作品叙事、美学风格与文化意义的深远探讨,到对电影产业与市场潜力的敏锐洞察,再到对上美影“中国动画学派”与中国动画产业未来发展的真切思考,与会专家的讨论为中国电影的理论建设和探索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丁亚平认为,影片具有神话的外壳、现实的内在逻辑,它回应了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在当下语境中被再度激活,动画如何以自身审美语法介入现实的关键问题。影片表明中国动画在当下仍然具有艺术文化生命力与创新能力。《浪浪山小妖怪》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这正是中国动画学派最大的意义所在。

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盘剑指出这部“最正宗的美影厂动画”对于神话的“改写”堪称新大众文艺视角下的“神话现实主义”表达,在创作模式和艺术手法上有关键性创新,标志着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进入更深的层面和更高的阶段。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雷表示,《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标志着国产二维动画的强势回归,是中国动画传统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的成果。影片兼具民族性、艺术性和市场性,在传承中国动画的水墨意境、民间故事韵味方面实现了“守正”,在融入现代主题、数字动画制作方面实现了“创新”,为中国动画开拓出一条可持续深耕的发展方向。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影片为当下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及产业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现了上美影“中国动画学派”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与发展潜力,为电影消费场景创新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要坚守优秀作品的创作根本,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真实打动人、以情感联结人、借思想影响人;要持续增强电影经济活力,以新生态赢得电影产业的新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刘忠禹

来源:北青热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