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离蠢人,无效社交
最近常常听到一种论调说:“蠢就是坏,坏就是蠢,一定要远离你身边的蠢人。”
也有人说:“你要悄悄提升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还有人说:“放弃无效社交,避免被对方同化。”
于是在这种论调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变“宅”了,他们放弃了无效社交,也逐渐放弃了社交,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希望能够借这样的时机提升自己。
讲真,这并不是好事。
笔者其实也是个“阿宅”,因为交不到朋友,所以总是独来独往。如果双休日你看不到我,那我肯定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享受着自己的“舒适区”——电脑,书籍,咖啡,蛋糕。
而这种状态笔者已经保持了八年了,虽然确实也通过这种方式,挣到了一定的资源和金钱,但是,笔者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这种情况是极少数而幸运的。
你不可能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看书,听听歌,或者看看动漫影视剧,然后就成功提升自己。
相信我,一个人不可能一直成功,如果我告诉你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都是成功且辉煌的一生,那么你一定会说“那个人是皇帝吧”。
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你提升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升职加薪,为了多赚钱,可是现在大环境确实不好,阶层也逐渐固化,既然连老板都很难赚钱了,你这样做就能多赚钱吗?几乎不可能的。
而所谓的“远离蠢人”理论更加不可取,因为“蠢人”完完全全是你自己内心自私的界定,你看这个人是“蠢人”,早晚就会看那个人是“蠢人”。等你看所有人都是“蠢人”了,你自己不也是“蠢人”了吗?
我想告诉大伙的是,凡事不要走极端,就连孔子都早早告诉我们了:“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任何情况都要因人而异地看待。
以及,没有任何的社交是“无效社交”。其实我们人类对于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适应期,社交也是。社交是一种需要连续保持的东西。你一旦断了社交,过一阵子想要再找回来就很难了。
像笔者这样的,保持这样“宅”的状态之所以能保持八年,就是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笔者放弃了社交。
虽然笔者现在也活得好好的,但是对大伙来说,对自己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文章的最后,放弃“远离蠢人”理论,世界上没有“无效社交”。
【THE END】
来源:真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