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近日,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辅导员工作好帮手▲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近日,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砂子塘天华小学的队员们迎着初冬的暖阳,走进长沙市雨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思政课堂“搬”进了这片充满古韵的空间,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非遗密码,点亮文化之灯”为主题的行走之旅。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区。精美的湘绣作品针脚细密、栩栩如生;神奇的棕叶编蜢蚱跃然指尖、活灵活现;古朴的陶瓷器皿凝结着泥土的芬芳与匠人的智慧……每一件展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和传承精神,都深深吸引着队员们的目光。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亲手体验非遗技艺“扎染”。在指导老师耐心讲解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技法后,队员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折叠、捆扎、夹固……
一双双小手认真地忙碌着,用独特的方式在布袋上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纹样。随后,队员们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染料桶中,等待奇迹的诞生。
当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在手中展开,看到蓝白相间、花纹各异的图案呈现时,现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每一件作品都是队员们想象力与古老技艺碰撞的结晶,喜悦与自豪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让队员们走出了校园,在与非遗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中,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双手去实践,用心去感悟,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为进一步激发队员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增强环保责任意识,近日,江西省宜春市翰林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前往宜春市环境保护局,开展了“科技赋能环保,寻访绿色足迹”主题环保实践活动。
在环保局中心会议室,队员们的探索从一段《我爱你美丽中国》主题宣传片开始——镜头里清澈的河流、湛蓝的天空,和讲解员口中“每一抹绿色都需要用心守护”的话语,让“共建绿色家园”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悄悄在心里扎根的小小约定。
中心球场上,无人机“环保卫士”的飞行演示让队员们惊叹不已——监测人员现场讲解了无人机在生态样地核查、污染源排查等领域的应用,大家直观感受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强大力量。
走进中心实验室,队员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水质分析仪器里流动的水样、大气监测设备闪烁的灯光,讲解员一一拆解“数据从哪里来”——从采样到分析,从读数到记录,大家终于明白,“合格水质”“优良空气”背后藏着这么多精密的科学步骤。
队员们化身小专家”:在分析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学习使用吸量管、pH试纸,通过观察指示剂的变色反应,了解了溶液酸碱度的奥秘。这次实践活动在队员们心里播下了绿色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自然的热爱,这份热爱将伴随队员们长成未来的“环保大树”。
为引导少先队员了解城市历史、感悟海派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上海市昌邑小学少先队组织队员代表参与北蔡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行走的课堂・海派城市考古游学”活动,沿着多伦路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人文探索之旅。
队员们来到李白旧居纪念馆,通过实物展品和导师的生动讲解,队员们了解了革命烈士李白在隐蔽战线开展无线电工作的英勇经历,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崇高品格。
随后,大家走访了白崇禧旧居(白公馆)和汤公馆,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近代上海的建筑特色与历史变迁,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老上海的岁月痕迹。
在左翼联盟成立大会旧址纪念馆,队员们驻足聆听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在此开展革命文化活动的故事,了解他们以笔为剑、唤醒民众的斗争历程,对革命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多伦路人文游学活动,将课堂从校园延伸到城市街区,让少先队员在实地探访中领略了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未来将以革命先辈和文化名人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红领巾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