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惨烈大跌!超4000股飘绿,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深度分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4:33 1

摘要:11月18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惊魂时刻”:大盘震荡下挫,个股呈现大面积暴跌态势,超4000只股票同步飘绿,部分板块单日跌幅超5%,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投资者纷纷发问:难道这轮牛市已经提前终结?

11月18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惊魂时刻”:大盘震荡下挫,个股呈现大面积暴跌态势,超4000只股票同步飘绿,部分板块单日跌幅超5%,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投资者纷纷发问:难道这轮牛市已经提前终结?

事实上,单日惨烈下跌并非市场反转的信号,而是短期多重因素共振引发的结构性调整。当前支撑牛市的核心逻辑并未动摇,此次大跌更像是行情推进中的“中场休整”,而非趋势终结的标志。下面从大跌成因、牛市支撑逻辑两大维度,为大家深度拆解背后的核心逻辑。

一、单日大跌的真相:三重短期因素叠加的“情绪宣泄”

1. 权重板块集体“拖后腿”,指数承压明显

此次大跌并非全面崩盘,而是典型的“权重拖累型调整”。电池产业链遭遇供需扰动,硅片企业为去库存开启降价模式,183N硅片周跌幅达2.29%,210RN硅片周跌幅更是飙升至5.26%,产业链相关权重股集体下挫;煤炭板块则面临“供需双弱”困境,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持续回落,叠加电厂库存充足、ESG政策约束下金融机构放贷收紧,两大权重板块同步走弱直接拉低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呈现鲜明的分化格局: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0.93%,AI应用、半导体设备等科技题材板块逆势走强,“主板跌、科创板强”的反差的说明,此次调整是板块轮动中的局部波动,而非市场整体基本面恶化。

2. 资金调仓换赛道,短期波动被放大

近期监管层对合富中国等炒作过热的高标个股开展停牌核查,释放出“抑制无理性投机”的明确信号。这一动作让前期扎堆题材炒作的资金心生警惕,纷纷获利了结离场;与此同时,资金出现清晰的“弃旧投新”动向——从电池、煤炭、房地产等传统板块撤出,转向估值处于低位、具备产业逻辑支撑的科技类板块。

大规模资金跨赛道切换,在短期内加剧了传统板块的抛压,导致个股大面积飘绿,但本质是市场风格优化的过程,而非资金全面撤离A股。这种“换血式”调仓虽引发短期阵痛,却能为后续行情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3. 外围市场情绪传导,早盘恐慌性抛售蔓延

A股开盘大跌也受到了外围市场的拖累。11月18日,亚太市场普遍走弱,韩国KOSPI指数、KRX100指数跌幅均超3%,澳大利亚标准普尔200指数下跌近2%,悲观情绪快速传导至A股市场,导致早盘开盘就出现集中的恐慌性抛售。

不过,外围市场的影响往往具有短期性和传导性。当前A股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支撑,且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与海外不同步,并不会被外围市场走势长期绑架,这种情绪冲击大概率会在短期内快速消化。

二、关键判断:牛市核心支撑逻辑未破,安全垫依然充足

1. 政策组合拳持续托底,经济与市场双护航

11月以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成为市场稳定的“压舱石”。国常会专门部署消费提振政策,从提升居民收入、优化消费场景、强化消费保障等多维度激活消费潜力;财政部明确将“支持强大国内市场”作为“十五五”重点任务,持续加大民生与消费领域投入。

从数据来看,10月CPI同比上涨0.8%,PPI降幅收窄,印证政策推动下消费端与生产端均出现复苏迹象。同时,证监会明确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通过差异化监管既遏制投机行为,又维护市场活力,多重政策合力为市场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资金“活水”充足

流动性宽松是支撑牛市行情的核心要素,当前这一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央行11月已累计开展1.5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规模达5000亿元,且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其中,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精准匹配银行中长期资金需求,有效对冲年末流动性波动压力。

持续的流动性“精准滴灌”,既缓解了市场资金面压力,又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正是牛市行情得以延续的重要资金基础。只要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不变,市场就具备持续上行的动力。

3. 产业周期赋能,结构性增长动力强劲

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正在推动存储芯片需求激增,三星已上调服务器内存芯片合约价格至多60%,行业正式进入上行周期。尽管短期存储板块因利好兑现出现回调,但下游手机厂商库存已接近告急,明年高价采购将支撑芯片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更重要的是,我国存储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长江存储等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后,国际巨头的高价策略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除了存储芯片,AI应用、半导体设备、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也具备清晰的产业增长逻辑,这类具备硬支撑的产业机会,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成为支撑市场的核心增长点。

三、结论: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牛市仍在途中

综合来看,11月18日的A股大跌,是权重板块疲软、资金调仓换赛道、外围市场情绪传导三者叠加的短期现象,属于牛市进程中的正常调整。当前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产业增长等支撑牛市的核心要素均未发生变化,市场并不存在趋势反转的基础。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市场或仍有震荡反复的可能,但不必将单次大跌等同于牛市结束,更不应被恐慌情绪左右盲目割肉。后续可重点关注政策落地效果,以及科技、消费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在市场震荡中把握优质资产的布局窗口。

A股向来“急跌易修复,慢涨更健康”,此次调整既是对前期涨幅的消化,也是资金重新布局的过程。只要长期逻辑不变,短期的波动终将成为牛市行情中的小插曲,理性看待调整、聚焦核心价值,才能在资本市场中走得更远。

来源:荣大兴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