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潮突袭山东!甲流H3N2与低温双重夹击,中医三招筑牢免疫防线
当济南迎来下半年首次-7℃的低温预警,山东省气象台的寒潮蓝色信号与流感监测数据同时拉响警报——这个冬天,我们正面临甲型H3N2流感与断崖式降温的"双线作战"。山东省中医院最新监测显示,当前流感病毒中H3N2亚型占比超八成,其抗原易变特性与寒潮带来的"速冻"效应叠加,使得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骤增。
一碗古方茶饮里的防疫智慧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药房里,药师们正批量配制着源自《伤寒论》的改良方剂。将道地金银花6克、黄芪10克装入纱布袋,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煮沸,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前加入3克薄荷叶焖泡。这种茶饮方兼顾了黄芪补气固表与金银花清热解毒的特性,特别适合寒冷干燥季节预防外感。值得注意的是,济南近期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等级偏高,居家煎药时需保持通风,避免紧闭门窗。
两个穴位+一套古法操的物理防御
"迎香穴按摩比口罩更早被记载为防病手段。"山东省针灸学会专家演示了唐代《千金要方》记载的防疫手法:双手食指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顺时针揉按36次后沿鼻梁向上推至印堂穴。配合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马步下蹲时脊柱如"龙游九天"般左右摆动,能显著改善上呼吸道血液循环。鲁中山区近期最低温达-6℃,晨练者需待日出后练习,避免寒邪入侵。
雪梨百合羹的润肺辩证法
针对北方冬季"燥寒相搏"的气候特点,山东营养学会推荐将莱阳梨去皮切块,与鲜百合30克、山药片15克同炖,出锅前加枸杞10粒。这道药膳中梨的凉性与生姜片的温性形成"对立统一",恰好应对山东当前昼夜温差达14℃的天气特征。济南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使用煤炭取暖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干燥环境会加速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每日食用300ml羹汤可维持黏膜屏障功能。
随着鲁西北地区气温将持续低于-4℃,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显得尤为迫切。山东省流行病学专家预判,11月底的流感高峰将与寒潮降温形成"双峰叠加",而简单的"避风寒(减少早晚外出)、节饮食(忌过食辛辣)、调情志(避免焦虑)"九字诀,或许比盲目囤药更能有效破局。当甲流病毒遇上十年同期最低温,这些穿越千年的养生智慧正在济南的寒风中焕发新生。
来源:健康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