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局比分定格在4比2,镜头切给亚军,孙颖莎把毛巾盖过头顶,嘴角向下压了一秒,就被截图成九宫格,配文“她不服”在三小时冲上热搜第一。
王曼昱刚把最后一板抽死,看台爆出的第一声呐喊不是“好球”,而是“孙颖莎别哭”。
六局比分定格在4比2,镜头切给亚军,孙颖莎把毛巾盖过头顶,嘴角向下压了一秒,就被截图成九宫格,配文“她不服”在三小时冲上热搜第一。
同一天,王曼昱的社交账号新增四万条留言,一半在夸,一半在问“你抢走了莎莎的冠军,良心疼吗”。
比赛结束四十分钟,现场志愿者透露,有观众堵在球员通道,非要孙颖莎回头挥手,嘴里喊着“你不笑,我们就不走”。
孙颖莎最终没回头,保安把人群劝退,她低头钻进大巴,车窗升起那一刻,外面响起哭声。
第二天,王曼昱在采访里重复了三遍“莎莎打得很好”,弹幕飘过“别装了,看你笑得多开心”。
没人记得她俩前一天还并肩出战双打,击掌时笑到镜头模糊。
全运会前,孙颖莎粉丝集资百万做灯牌,把看台染成黄色海洋,王曼昱得分时,那片黄瞬间熄灭,像被拔掉电源。
灯牌后面,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小男孩问“爸爸,为什么他们不给对手鼓掌”,爸爸把食指放在嘴边,“别出声,会被骂”。
类似场景,陈梦在东京也见过,她夺冠后说“我的时代来了”,被做成鬼畜视频循环播放,直到今天还有人留言“年纪这么大,该退役了”。
樊振东更惨,赢完决赛走出场馆,私生饭跟到电梯口,递给他一封带血的情书,他回房间撕碎,第二天还要正常训练。
德国联赛给他开出普通年薪,他点头,身边人透露,只想找个能安静吃快餐的地方。
饭圈入侵乒坛,最早是里约之后,马龙张继科圈粉,CP视频剪到B站,播放量破亿,弹幕清一色“锁死”。
后来流量蔓延到女队,刘诗雯输球被喊“废物”,丁宁退役被质问“你耽误了多少人”。
体育论坛出现新词:唯粉、毒唯、拉踩、控评,操作和娱乐圈一模一样。
有人把运动员生日做成应援清单,从地铁灯箱到飞机喷绘,预算上百万,后援会账目不公开,被质疑洗钱。
更多粉丝把机场通道当成红毯,长枪短炮怼脸,快门声盖过教练喊“让一让”。
一位跟队记者说,现在采访先问粉丝允不允许,写稿前要看超话风向,不然会被举报封号。
邓亚萍在直播里皱眉,她说我们当年输球,最多被教练骂,现在打开手机全是“去死”。
媒体也陷入怪圈,不拍表情没流量,拍了就被骂挑事,左右都是罪。
孙颖莎去年发过一条微博:请把注意力放在球场,配图是训练馆天花板,评论第一行“姐姐别理黑子”,点赞二十万。
王曼昱从不回复负面,她悄悄把评论区设置成关注七天才能留言,世界安静了,又被说“高冷”。
教练组尝试分流,安排不同出口,给运动员配临时手机号,效果维持不到一周,新的跟拍群体会合,手段升级。
一位队医感叹,以前治伤病就行,现在还得治心病,小姑娘夜里刷手机哭,第二天照样要跑一万米。
心理学团队被请进基地,第一课教“如何拉黑”,第二课教“如何不看”。
运动员学会设置小号,偷偷上线给队友点赞,再快速退出,生怕手滑。
有人提议比赛关闭观众席,卖线上票,结果平台弹幕比现场更疯,技术部加班过滤脏话。
品牌方也头疼,签约前问“能不能保证粉丝不闹事”,经纪人只能苦笑,谁管得住十几岁的小孩。
再不做切割,损失的是运动员本人,成绩下滑,代言蒸发,状态一旦掉出前四,连比赛都没得打。
焦虑感话术:再不给运动员留条缝,下一个崩溃的就会是你亲手推上去的偶像。
获得感话术:明天就用这三句话:不拍脸、不堵门、不控评,把清净还给赛场。
优越感话术:全网独家的内部守则,队医刚发完就撤回,速看。
想破局,第一步是观众学会鼓掌不分人,先为好球出声,再谈喜欢谁。
第二步把灯牌留在家里,看台不是演唱会,运动员要的是视线,不是灯海。
第三步让评论回到技术,一句“她反手变线真准”比“宝贝妈妈爱你”更有分量。
比赛结束,王曼昱把签名球抛向看台,球落在黄色灯牌旁边,一只小手举起它,男孩回头对爸爸说“这个姐姐也打得很好”,爸爸终于没再竖食指。
大巴驶离场馆,车窗映出孙颖莎的侧脸,她抬手擦了一下眼角,被夜色盖住,没人截图。
三天后,两人同时出现在训练馆,隔着球台练对角,球声清脆,像什么都没发生。
粉丝还在场外对峙,微博升堂,热搜轮播,而球台里的世界很小,只装得下旋转、落点、速度。
有人出生就在聚光灯下,有人拼命爬进中心,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从来不是彼此,而是再也找不到的安静。
把掌声还给球,把道路还给人,把输赢还给汗水,这是八岁进体校时教练教的第一课,现在该由看台重新学会。
灯牌熄灭之后,才能看见真正的光。
来源:热情的喜鹊F7WUzw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