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低价茅台”的集体幻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4:44 1

摘要:双十一期间,“1499元飞天茅台”“茅台价格崩盘”等消息频繁刷屏,不断刺激着市场的敏感神经。然而,当营销的喧嚣逐渐沉淀,真实的市场数据却描绘出另一幅图景: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远未崩塌。

电商平台用茅台做引流筹码,线下真实价格依然坚挺,这场价格迷雾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游戏。

双十一期间,“1499元飞天茅台”“茅台价格崩盘”等消息频繁刷屏,不断刺激着市场的敏感神经。然而,当营销的喧嚣逐渐沉淀,真实的市场数据却描绘出另一幅图景: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远未崩塌。

那些在电商平台上轮番出现的“1499元飞天茅台”抢购活动,本质上不过是平台用超低价作为引流噱头的促销手段。

01

引流工具:茅台成为电商博弈的筹码

有电商运营人士直言,这类活动本质是“库存贴现”——平台通过少量特价商品吸引流量,而实际常态售价仍在1800元以上。个别直播间甚至一度出现1399元的“地板价”,但这类异常低价商品很快被平台治理。

这种短期促销行为,赤裸裸地反映了电商平台在激烈竞争中,将茅台作为“引流工具”争夺用户的现实。在这场流量战争中,茅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平台间博弈的重要筹码。

有业内人士指出,飞天茅台的价格体系根本依赖于渠道控货与供需平衡,电商的短期促销并不代表整体市场。为应对批价波动,茅台今年以来通过分渠道、分区域动态调整投放量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来稳定市场。

02

真实表现:茅台在争议中依然坚挺

尽管价格争议不断,茅台在京东平台的表现依然亮眼。今年“双十一”,京东酒类战报显示,茅台在品牌销量、单品成交、用户青睐榜、陈年酒销售四大板块中均位居第一。

具体来看,茅台品牌成交量同比增长达到24%;单品成交量方面,飞天贵州茅台酒1L装增长80%。在用户青睐榜单上的登顶,说明茅台已成功在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中建立起品牌心智;而在陈年酒销售上的领先,则强化了其在二级市场中的时间价值属性。

03

风险暗藏:低价背后的隐忧

然而,电商平台参差不齐的低价促销,在冲击原有价格体系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假酒泛滥的风险。有线下经销商提示,部分线上低价茅台可能存在回收酒流入平台的风险,消费者若买到假酒,维权过程往往较为繁琐。

这种风险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在无形中侵蚀着茅台多年来建立的市场信任体系。

04

三重支撑:茅台价格的深层韧性

在行业调整与市场波动中,茅台价格的稳定,彰显出其通过渠道调节、需求拓展与价值共识构建所形成的深层韧性。这种稳定性并非偶然,而是茅台商业模式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一重支撑:精准的渠道调控

面对价格压力,茅台以“动销驱动”为核心,通过分渠道、分区域动态调整投放量。同时,公司通过“i茅台”平台上线公斤装等差异化产品,精准覆盖多元消费场景。这种“时间—区域—渠道”三维协同的投放体系,使渠道存销比维持良性状态,成为价格稳定的压舱石。

第二重支撑:多元化的需求结构

2025年下半年以来,茅台终端动销环比持续改善,经销商库存同比下降近50%。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1L装飞天茅台在礼赠与收藏场景中销量激增,反映出高端消费者对其“稀缺+高辨识度”属性的持续认可。

同时,茅台通过推广低度酒、小规格产品以及“走进系列”文创产品,适配个人小酌、跨境礼赠等新场景,使需求从“社交刚需”向“个人悦己”延伸,形成多级需求支撑。

第三重支撑:超越消费品的价值共识

茅台在资本市场的独特地位,使其超越传统消费品,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这种特殊的属性,让茅台在消费市场之外,还拥有着坚实的价值支撑。

05

价值共识:难以被定价的稀缺性

线下渠道的真实交易,反映出茅台基本盘的稳定。正如资深行业观察者所言:“茅台最珍贵的不是能被标价,而是很难被定价。”在消费回归理性的当下,茅台的价格韧性,正源于其超越周期的价值共识。

当短期的营销喧嚣褪去,茅台依然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品牌和文化内涵,在高端白酒市场中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场关于“低价茅台”的讨论,最终揭示的或许不是茅台价格的脆弱,而是市场对其价值认知的多元与复杂。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无法辨别具体出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浙酒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