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块是“红区”,直接不管了,就让它烂在废墟里,分割线还是以色列现在控制的“黄线”。
最近美国给加沙搞的操作,说难听点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一边划块“绿区”喊着要重建,一边把“红区”扔那儿当废墟,这哪是解决问题?
更热闹的是,联合国安理会还凑了个场子,美俄各拿一套提案要表决。
加沙200万人等着吃饭住房子,结果成了大国博弈的筹码?
美国给加沙的规划,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要把加沙长期分成两块。
一块是“绿区”,由以色列军队和国际力量一起管,号称要启动重建。
另一块是“红区”,直接不管了,就让它烂在废墟里,分割线还是以色列现在控制的“黄线”。
说句实在话,这计划从根儿上就透着不靠谱。
之前美国还想过给巴勒斯坦人建“替代安全社区”,结果呢?
一位美国官员坦言,这就是个“概念片段”,早就放弃了,可人道主义组织连通知都没收到,这不就是瞎折腾吗?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沙的现状。联合国数据称加沙80%以上的建筑物都在战争中毁了,学校、医院几乎没剩下几个。
停火都一个多月了,以色列还在限制援助物资进去,近150万加沙人等着紧急援助,几十万人只能住帐篷,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
美国倒是画了“绿区”的饼,可“红区”里的人咋办?难不成真要在废墟里过日子?
美国想搞的“国际稳定部队”,是特朗普“20点和平计划”的核心,还想让联合国安理会下周通过决议给授权。
可这部队,压根就是个“空中楼阁”。 首先美国自己就不想出力。
特朗普明明白白说了,不派美军去加沙,也不出钱支持重建。
有外交消息人士直接点破:“美国就想提愿景,不愿掏成本。”这哪是牵头解决问题,分明是想当“甩手掌柜”!
然后看欧洲的态度。
美国中央司令部之前还计划让英、法、德当部队核心,比如派1500名英国步兵拆弹、搞医疗,1000名法国士兵清理道路,德国、荷兰管后勤情报。
可欧洲吃过伊拉克、阿富汗的亏,谁还愿意把士兵送进火坑?
现在多数欧洲国家只愿给点其他支持,就意大利松口说可能派兵,这点人根本不够用。
美国后来也赶紧澄清,说之前的文件不准,没把欧洲当核心,这不是自打脸吗?
约旦更直接。本来约旦被列入派兵候选,想派几百步兵和3000警察,结果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直接反对。
要知道约旦超半数人口是巴勒斯坦裔,派兵帮以色列协调,搞不好会威胁自己国家安全,换谁也不乐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部队勉强凑起来,还有大麻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话,加沙必须彻底非军事化,哈马斯得解除武装,不然不搞重建。
可愿意派兵的国家都明确说了,绝不干“解除哈马斯武装”的活儿,只愿当维和部队。
更别说哈马斯了,最近联合其他巴勒斯坦派别发了备忘录,直接骂美国方案是“危险的国际托管尝试”,坚决不解除武装,还说抵抗权受国际法保护。
你看,这矛盾根本绕不开!
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5点,联合国安理会这场表决,简直就是加沙未来的“生死局”。
美国和俄罗斯各拿了一套提案,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美国的提案,想让国际稳定部队至少部署两年,还要设个“和平委员会”当过渡机构,甚至在草案里提了“巴勒斯坦建国的可信路径”。
可以色列不干了,内塔尼亚胡再三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巴勒斯坦建国,还在抓紧游说美国改条款,美以这对“铁哥们”直接公开闹分歧,也是没谁了。
俄罗斯的“反提案”就不一样了,直指美国方案没“监督和控制手段”,不授权设和平委员会,也不让立马派国际部队,反而把责任交给联合国秘书长,还明确支持“两国方案”。
这可是以色列和美国都不待见的。
更要命的是,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还卡着壳。
按照美国的“20点计划”,非军事化、重建、国际部队部署都在这阶段。
可现在以色列老说哈马斯违反协议,拉法口岸也没按时开放,连最基本的物资运送都保障不了,这协议不就是张废纸吗?
现在安理会成员国态度都很谨慎,毕竟这表决结果不光关系到加沙下一步能不能谈,更决定着200万巴勒斯坦人能不能有个安稳日子。
加沙从来不是谁的“试验田”,更不是大国博弈的“棋盘”,它是巴勒斯坦人民世世代代的家园。
不管是美国画的“绿区红区”,还是安理会的提案博弈,要是不尊重巴勒斯坦的主权,不把200万人的死活放在眼里,再花哨的计划都是空谈。
只有回到“两国方案”的正轨,让巴勒斯坦人自己说了算,加沙才能真正走出战乱。
这不仅是加沙的期待,更是国际社会该有的担当。
来源:南破青丝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