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京东点评,刘强东则表示,“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和筹备,现在也正式上线了。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智能,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行程等所有好吃好玩的信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分析。最后,直接由AI生成一份针对这些地方的、全面的点评报告...”
文丨辰聪
出品丨明贝观察(mingbeiok)
价格战暂停,AI接管,第17届双11首次把“降价”卷成“降智”
11月17日京东在三亚举行品酒会,会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点评、京东真榜。
对于京东点评,刘强东则表示,“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和筹备,现在也正式上线了。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智能,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行程等所有好吃好玩的信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分析。最后,直接由AI生成一份针对这些地方的、全面的点评报告...”
双11之后,AI彻底实现了“诺曼底登陆”。
11月14日,第17个双11划上了句号。
相比以往,双11有两点不一样。
首先,感受最明显的是,今年的双11,又又又延长了。天猫和京东,将双11促销期,延长至11月14日,这意味着双11逐步走向常态化运营。
各大平台的双11,普遍超过了一个月。其中,抖音是57天,京东37天,天猫31天。
第二点就是,今年双11被称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
即AI技术不再只是营销噱头,实现“诺曼底登陆”。首次全面落地各大电商平台,成为全民购物的“好伙伴”。
如今理性消费回归主流,消费者不再盲目“激情下单”。平台也不再大打“价格战”,而是更多的聚焦在如何让消费者“更快、更省、更好”的买到更具有性价比的商品。
一、即使零售助力双十一成绩单
1.即时零售供增量
今年以来,京东、淘宝先后入局外卖市场,开始抢夺美团外卖市场,并且积极进入“即时零售”市场。三家补贴你来我往,给用户带来了口腹之欲。而外卖服务与平台主站生态整合,对电商平台形成了巨大的乘数效应。
首次参与京东双11的京东外卖,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双11期间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
然而,淘宝联合饿了么推出淘宝闪购,重新定义“闪购”这一概念。这时,人们才知道到,所谓的“闪购”业务会对电商平台带来“新入口”的全新增量。仅仅五个月,以“30分钟闪购万物”为特征的即时零售,已从近场消费向外溢至远场电商,对双11形成双向驱动。
双11场外,京东、淘宝戏份如此精彩。更何况双11,京东、天猫作为行业龙头一直都是双11的一大看点。
先来看下衡量双11的标准之一,快递的“成绩单”。
从国家邮政局获悉,在10月21日至11月11日的“双11”业务周期内,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数据显示,今年“双11”旺季期间,快递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17.8%;单日业务量峰值达7.77亿件,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
快递业务量的持续扩张,是消费升级的直观体现,而各平台的成交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消费市场的经济韧性。
2.京东天猫双11不分伯仲
京东黑板报发文,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11.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三方数据显示,京东APP活跃用户增长幅度稳居行业首位。超级供应链上的京东双11依然以加速度领跑!
截止11月14日,天猫双11全周期数据显示。天猫双11近600个品牌成交破亿,34091个品牌同比增长翻倍,18048个同比增长超3倍,13081个同比增长超5倍,均超去年同期。
天猫总裁家洛表示:“...天猫实现了四年以来双11全周期最好的一次增长(剔除退款后成交)。”
可以看出,受益于即时零售的万亿规模的新增量市场,京东和天猫通过线下资源的整合和线上渠道的“即时”,实现了“1+1>2”效应,双方在双11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即时零售,第一次打出了这个万亿市场的影响力。
二、电商界来了个年轻人
除了即时零售大发神威,电商界还来了个年轻人:AI。
这个双11,作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
AI几乎重塑了电商购物的底层逻辑,AI赋能正在跑出新的增量闭环,一个由即时零售和人工智能共同驱动的电商新生态正在形成。京东、天猫同样走在AI与电商结合的前沿,然而两者推出的AI功能各有侧重,一个“硬实力”为主,一个“软能力”为主。
1.京东AI“硬实力”
11月14日,京东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宣布正式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超级供应链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新标杆。并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打造一条覆盖线上线下的“超级供应链”,将AI等新技术应用到更多场景中,以重塑现代零售、服务、物流、工业供应链等产业形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京东探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双11”期间,超300万商家借助JoyAI全线产品实现经营升级。数字人直播服务超4万家品牌商,累计带动商品交易总额(GMV)超23亿元。
京小智5.0把客服、导购、质检串成一条链,进一步加快“履约”。京小智5.0服务超百万商家,大模型导购服务量达1.6亿次。零售客服全流程接入AI面试,参面率同比提升70%,客服承接能力提升33%。
与京东AI“向硬”不同的是,淘宝天猫更趋“向软”的导购AI功能。
2.淘宝天猫“软能力”
淘宝天猫一次性推出了六款AI导购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AI试衣”“AI清单”等,通过智能攻略、商品筛选与虚拟试穿,提升购物决策效率。天猫经营智能体「万相台AI无界」将技术融入商家经营每一个环节。AIGC万相营造累计为商家生产素材超1.9亿+条,经营效率翻升至高150%+,AI小万累积调用超1000万次,服务200万+商家提效经营。
天猫双11期间,万相台AI无界驱动人、货、场、内容全链路提效。
全链路AI经营工作台可以一键生成文案、图片、数据报告,助力商家省下人工与拍片成本。还可以通过500亿元AI“智惠引擎”精准投券,只发给最可能下单的ID,券核销率提升15%。
可以去点进直播间试一下,你就会体验到数字人一边把衣服套在你的身上360°转圈,一边替你比价,一边还给你发券省钱,全程不需要自己动手。不需要把衣服买回家,就可以体验一款衣服合不合身,似乎女装退货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AI数码已经到来
前段时间,小鹏的具身机器人因为太像人引发热议,宇树的机器人开始洗碗。再加上双十一的AI智能体“秒回、秒算、秒送”体验,都在反复提醒我们:新时代不是将要来,而是已经来了。
从京东方面获悉,双11期间京东3C数码AI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包括AI平板、AI大屏手机都位列3C数码整体品类增速排行的TOP5。同时,大屏AI手机、游戏笔记本的C2M定制比例分别超过30%和50%,此外,智能眼镜成交额增速346%。
这些数据表明,如今AI驱动的数码产品正走向大众市场。虽然尚未超级式爆发,但已展现出较快的增速与市场潜力。
在京东的“AI帮你挑”上,可以看到搜索扫地机器人时,跳出该品类1400余种产品。并且,追问要求为远程控制后,京小智不仅给出相符合的产品,而且给出相应的原因和内容。
扫地机器人作为AI数码产品中相对成熟的品类,其发展正从基础的清洁功能,朝着全程全自动免维护的方向演进。
一个全自动,不需要维护,还可以交互的扫地机器人。
只要它的“软件”云储存一直保存,更换他的硬件,我们就拥有一位“终身伙伴”。
AI与万物的接口越来越密,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AI数码时代已全面到来。AI+数码的融合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发展的必然路径,接下来,手机里的功能将率先被彻底重写。
手机将不再是“工具”,而是“懂你的智能体”,甚至,所有硬件都值得被AI再做一次。
来源:明贝观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