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统战】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知联同心·智荟兴滇曲靖行”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4:30 1

摘要:11月的滇东大地,寒意渐浓却挡不住发展的热潮。日前,省委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专家服务团深入会泽县、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开展为期两天的“知联同心·智荟兴滇曲靖行”暨社会考察服务活动。考察期间,专家服务团一行结合“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知联同心”聚共识 “智荟兴滇”助发展

——省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专家服务团开展“知联同心·智荟兴滇曲靖行”活动侧记

11月的滇东大地,寒意渐浓却挡不住发展的热潮。日前,省委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专家服务团深入会泽县、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开展为期两天的“知联同心·智荟兴滇曲靖行”暨社会考察服务活动。考察期间,专家服务团一行结合“十五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重点,聚焦发展前沿趋势,发挥专业优势,现场“问诊开方”,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深入考察调研建言献策

一路奔波,专家服务团一行来到会泽山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以马铃薯、草莓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育种育苗工作取得的成绩,切实感受到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转化落地。

沉浸在特色农产种苗培育创新突破的喜悦中,专家服务团一行步履不停,来到云南维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示范园区内窥见当前会泽正从种、产、销全链条发力,助力特色农业从高原田间走向世界餐桌,更让更多边疆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

看着种植基地内长势喜人的作物,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王云月感慨道:“会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基础、有优势,要从‘粮安天下’的高度出发,树立大粮食观,继续在育种创新、种植模式、产品加工全链条上发力,真正让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科技赋能。”

“这里能发展仙人掌种植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一路辗转,专家服务团来到了娜姑镇仙人掌基地。这片曾被视为荒山的土地,如今因仙人掌种植焕发生机,诉说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万物生长靠太阳,在干热河谷地区种植仙人掌因地制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站长薛志科望着漫山遍野的仙人掌驻足良久,针对当地仙人掌等作物种植还处在引进品种种植阶段,他建议,未来应在选种育种方面下功夫,可借助AI辅助育种,提高精准度。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峻蓉也持相同观点:“在仙人掌种植基地切身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令人感到振奋。但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更需加强自主育种研发,打造自有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看到当地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会泽文旅融合发展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对娜姑镇白雾村、会泽古城、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的实地考察,专家服务团亲身感受到这里历史长河与自然风光的交融,体验到当地红色文化、铜商文化、会馆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蔡燕表示:“会泽的铜商文化极具代表性,这些历史故事藏在会泽的每一块砖瓦里,需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深挖文化内涵,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曲靖师范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长钱润光认为:“要在讲好人的故事、物的故事、景的故事方面下功夫,传承好红色记忆,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文化名村。”

发挥专业优势集思广益

在会泽深入考察了农业、文旅等产业后,专家服务团一行来到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聚焦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在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现代迭代产业体系。晶澳三期年产10GW电池片+5GW组件项目落户这里,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锂电行业企业在此深耕,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生物科技产业方面,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有国家雨生红球藻种质选育保藏库,选育出优质藻种47株,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保障。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志佳聚焦生物科技领域说:“云南的特色资源是天然宝库,企业需加强技术储备,比如通过提取虾青素等天然色素,开发微生物资源新型食品等,站在技术前沿赢得市场,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昆明工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刘佳妮建议:“可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光伏+’‘智慧+’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新能源产业是曲靖的“绿色引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设施农业副研究员汪骞指出:“可尝试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利用现有的新能源产业科技资源还可以发展科普研学,让产业园区变身科技课堂,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曲靖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思琪提出:“要加强对产业人才的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纪东深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一个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需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做好品牌孵化,打造特色IP,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深化交流合作搭桥聚智

察实情、献良策、破难题,话合作、谋未来、促发展。两天时间里,专家服务团一行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古城村寨。座谈会上,专家们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深入剖析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当地企业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踊跃交流,虚心采纳真知灼见。

云南万样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马智建议:“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比如根据市场需求将‘以产代销’转为‘以销定产’,适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结构。同时,要发挥好侨界等联通内外的优势作用,助力当地产业拓展海外市场。”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永梅认为:“农业发展要兼顾生态与效益,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同时,应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马焕成说:“仙人掌种植是绿色农业的新样板。建议结合干热河谷开发趋势争取政策支持,推广种植多种类的热带水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云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吕云芳提出:“要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好各类推介活动助力产品出滇,通过媒体渠道做好宣传,让当地的好产品、好项目‘出圈’,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投资者。”

“曲靖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农文旅融合需统筹规划。”云南民族画院副院长张静认为,应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开展游学研学活动,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产学研一体化是关键,高校、企业需携手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智慧农业落地。”云南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朱晓玲说,“要加大开发亲民产品,让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健康惠及广大老百姓,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成果。”

……

曲靖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此次活动中,专家们为当地产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见解,希望能够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未来进一步加深专家们与当地企业、部门的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知联同心·智荟兴滇曲靖行”活动期间,不仅组织专家服务团开展考察活动,还邀请云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杨云教授和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康雁教授在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海归学者讲坛”专题授课,讲座中阐述的前沿理念与创新案例,极大地启发了各界代表对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的新认识与新思路。

以“知联同心”凝聚共识,以“智荟兴滇”赋能发展。本次活动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的历史节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通过“智力下沉”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是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与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落实好省委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

好风正当时,聚力启新程。参与活动的专家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此次考察过程中的所想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智”助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省委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未来,省委统战部还将依托“知联同心+”等活动平台,继续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团队与地方需求的服务和对接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王德华

二审:欧阳文军

来源:云南政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