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回了趟老家,差点认不出来:以前荒着的地全种上了有机菜,村口盖起了直播大棚,连外出打工的发小都回来了,把老房子改成民宿,一年净赚20多万。翻了十五五规划才知道,国家要重点砸钱支持农村,未来五年农村的机会真不比城市少。现在还有人觉得“回农村没奔头”,今天就用
前阵子回了趟老家,差点认不出来:以前荒着的地全种上了有机菜,村口盖起了直播大棚,连外出打工的发小都回来了,把老房子改成民宿,一年净赚20多万。翻了十五五规划才知道,国家要重点砸钱支持农村,未来五年农村的机会真不比城市少。现在还有人觉得“回农村没奔头”,今天就用大白话+身边真事儿,说说哪三类人能借东风,想返乡、想创业的都别错过!
一、先唠透:十五五为啥力挺农村?真金白银给支持
十五五规划里说要“推进乡村振兴”,这可不是喊口号,是真给政策、真投钱。现在城里竞争多卷啊,找工作难、创业成本高,而农村有土地、有特产,还有国家兜底,刚好补上发展短板。
我老家县城,去年就拿了2亿多补贴:修通了村里到县城的柏油路,再也不用怕农产品运不出去;建了冷链仓库,水果蔬菜能存更久;还专门给返乡创业的人发补贴、批低息贷款。村里的直播大棚就是政府免费给的,还请老师教农户拍视频、带货,去年村里苹果光线上就卖了800多万,比卖给批发商多赚300万,农户们都乐坏了。
我真心觉得,农村早不是“穷乡僻壤”了。国家现在就是要让农村的资源活起来,让农民赚钱更容易。未来五年,农村的路、物流、网络都会更方便,机会自然就来了。
二、三类人要发了!每类都有真例子,看看有你没
1.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政策兜底,干事不用慌
现在国家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扶持真到位,补贴、贷款、场地全给,只要肯实干,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
我的发小阿强,之前在城里做电商,每月挣8000块,除去房租生活费,攒不下多少。2023年听说老家有创业补贴,果断返乡搞乡村民宿。他租了村里5套闲置老房,花20万改造,政府直接给了10万补贴,还帮他申请了30万低息贷款,年利率才3.8%,比城里贷款低一半。开业一年,靠短视频引流,接待了2000多游客,净赚25万,比在城里赚得多还自由。
他还雇了村里3个留守妇女,负责保洁和做饭,每人每月3000块,不用外出就能照顾家。“以前觉得回农村没前途,现在有政策托底,有场地、有客源,干事特别有底气。”阿强说,今年还要再租3套房子,加个亲子游乐项目。
• 能享啥福利:5-20万创业补贴、最高50万低息贷款、免费场地、3年免税;
• 适合搞啥:乡村民宿、农产品电商、亲子农场、手工文创。
2. 搞特色农业的种植养殖户:规模化+有品牌,赚钱更稳
以前农民种地养猪,都是“小打小闹”,靠天吃饭、愁销路,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政策鼓励种得多、有品牌,还支持有机农业、生态养殖,找对方向收入能翻好几倍。
我们村的李大叔,之前只种5亩玉米,一年忙下来赚不到2万。2022年他加入村里的有机蔬菜合作社,流转了50亩地,种有机黄瓜、番茄。政府给合作社补了8万买灌溉设备,还帮着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光认证费就省了3万。现在他们的蔬菜直供城里超市和社区,一斤能卖8-10块,是普通蔬菜的3倍,李大叔一年纯赚40多万,比之前种玉米多赚20倍。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和政策。种得多成本低,有了品牌消费者愿意多花钱,还不用愁卖。”现在周边不少农户都跟着他加入合作社,一起搞有机农业。
• 能享啥福利:种植养殖每亩/每头有补贴、买农机补30%、品牌认证费减一半、建冷链给补贴;
• 适合搞啥:有机蔬菜、特色水果(软籽石榴、秋月梨)、生态养殖(土鸡、山羊)、中药材。
3. 做乡村服务的“新农人”:缺口大,赚钱不费劲
随着农村发展,好多服务岗位缺人,比如直播卖货、农业技术指导、旅游向导,门槛不高、赚钱稳,适合不想搞重资产创业的人。
我表姐之前在城里做文员,每月4500块,工作枯燥还顾不上家。2024年她返乡做农产品直播,每天在大棚里给网友展示苹果、核桃的生长环境,现场试吃讲解,一天能卖500多单,佣金加底薪每月赚8000块。现在她还组了3人小团队,帮周边村子带货,抽成10%-15%,月收入早过万了。
还有村里的王技术员,之前学过种植技术,现在专门帮农户解决病虫害、教科学施肥,按每亩50块收费,一年服务2000多亩地,赚10多万。“现在农户都搞规模化种植,特别需要技术支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就不愁没生意。”
• 能做啥:农村电商主播、农业技术指导、乡村旅游向导、农村物流配送;
• 优势:门槛低、上手快、投资小,还能兼顾家庭,留守人员、返乡待业的都能做。
三、实操建议:想抓风口,做好这3件事,少走弯路
不管你是想返乡创业,还是想在农村发展,做好这3件事,能更快站稳脚跟:
1. 先摸透本地政策,别盲目跟风
不同地方扶持重点不一样,有的支持旅游,有的支持养殖,有的扶持电商。先去乡镇政府的创业服务中心问,或者看农业农村局官网,搞清楚能领啥补贴、重点发展啥,再定方向。
阿强返乡前,跑了3趟县里的创业服务中心,问清民宿补贴、贷款流程,还了解了本地旅游资源,确定有客源才动手,没走冤枉路。
2. 别单打独斗,抱团发展更靠谱
农村创业单干很难做大,加入合作社或联合周边农户,既能整合土地、劳动力,拿到更多政策支持,还能降低成本、拓宽销路。
李大叔要是没加入合作社,根本流转不到50亩地,也申请不到绿色认证,更没法对接城里超市。抱团才能形成规模,产品更有竞争力。
3. 学会用新媒体引流,比传统方式管用
现在不管卖啥,都得会用手机。拍短视频展示农产品生长过程、民宿环境,开直播和网友互动,既能让更多人知道,又能打造品牌,比发传单、找经销商管用多了。
我表姐之所以卖得好,就是因为她会拍视频:春天拍果树开花,夏天拍果实生长,秋天拍采摘,消费者看到原生态,下单更放心。现在很多平台还有助农流量扶持,好好利用能更快打开市场。
四、说句实在的:农村造富,靠政策更靠实干
我一直觉得,十五五给农村带来的是机会,但不是“躺赚”。农村创业得吃苦、得坚持,还得懂市场、会变通,那些觉得“回农村就能轻松赚钱”的想法不现实。
但不可否认,现在农村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政策给足了底气,资源也有优势。只要你踏实肯干、找对方向、用好政策,真能实现财富逆袭。以前大家都挤破头往城里跑,现在风向变了,农村机会多、竞争小,正是入局的好时候。
我的发小阿强、李大叔,都是普通农民和打工者,没背景、没多少本钱,之所以成功,就是抓住了政策红利,还肯踏实干事。未来五年,这样的机会还会更多,就看谁能把握得住。
你们有没有返乡创业的计划?身边有在农村创业成功的例子吗?想了解农村创业的哪个领域?都可以在评论区唠唠。我之后还会分享农村创业补贴申请攻略、热门项目盘点,感兴趣的朋友点点关注,后续还有更多实用干货,别错过呀!
来源:菊影秋韵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