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2日,储能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合作——国内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龙头海博思创(688411.SH)发布公告,与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宁德时代签订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明确2026年至2028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这一规模创下锂电池领域单笔合作订
2025年11月12日,储能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合作——国内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龙头海博思创(688411.SH)发布公告,与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宁德时代签订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明确2026年至2028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这一规模创下锂电池领域单笔合作订单纪录,为当前“一芯难求”的储能市场注入确定性供应保障。
战略合作:锁定长期供应,探索多元协同
此次合作并非偶然,双方已构建多年深度合作基础。海博思创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宁德时代始终是其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均超60%,2025年虽引入亿纬锂能等合作伙伴,但宁德时代供应占比仍达37%。根据新协议,合作期限将延续至2035年,采用“年度滚动更新”机制,每年末双方将确认未来三年合作目标,后续通过专项采购协议明确产品规格、价格及交付细节。
宁德时代承诺给予海博思创同等市场条件下的优先供应权和竞争力价格,直击储能行业核心痛点。除基础采购合作外,双方还将探索设立储能产业基金,打造“开发-投资-运营-运维”一体化平台,并在零部件联合采购等领域深化协同,形成全产业链合作生态。对于海博思创而言,此举将大幅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支撑其国内50GWh年度交付目标及海外13GWh已落实订单的落地;对宁德时代则意味着锁定核心客户,进一步巩固储能电芯市场份额。
业务增长:储能商用车双轮驱动,全球化产能落地
作为连续8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2025年业绩持续高增。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54.5GWh,市场占比36.8%;国内市场表现更优,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210.67GWh,市占率达42.75%。第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与储能合计出货量接近180GWh,其中储能业务占比约20%,海外出口占两成,业务结构持续多元化。
增长引擎亮点突出:商用车领域动力电池出货占比已接近20%,换电生态布局加速推进;储能业务受益于国内136号文及地方细则落地,订单饱和推动产能扩张,山东济宁基地2026年将新增超100GWh储能产能。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德国工厂已实现量产盈利,匈牙利100GWh工厂预计2025年底完成调试,西班牙合资工厂2026年启动建设,印尼15GWh项目将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形成全球产能网络。
技术突破:钠电池落地在即,储能电芯升级
技术创新持续构筑竞争壁垒。宁德时代推出的587Ah储能专用电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循环寿命上实现关键突破,未来出货占比将大幅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新发布的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电池产品,目前正推进产业化落地。该电池在低温性能、碳足迹及安全性上优势显著,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与锂电池形成互补。
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端,海博思创已构建覆盖大储、工商储、户储的全场景布局,2024年实现营收82亿元,储能出货量11.8GWh,2025年上半年发货并确认收入项目达9.5GWh。双方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将推动储能产品性能持续优化,加速行业规模化发展。
资本表现:全球资本追捧,市值稳步增长
强劲的业绩表现印证了资本市场的判断。宁德时代于2025年5月20日登陆港交所,成为当年全球最大IPO及A股公司赴港上市规模纪录保持者。上市时吸引21家重量级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能源巨头与主权基金,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顶级机构纷纷入局。截至11月14日,公司H股收盘价达542港元,较发行价累计涨幅106%,大幅跑赢恒生指数,持续兑现资本价值。
展望未来,宁德时代将以储能业务和钠电池产业化为核心引擎,叠加动力电池在乘用、商用领域的深度渗透,构建多赛道增长格局。此次与海博思创的十年盟约,不仅将重塑储能产业链协同模式,更将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稳定可靠的核心支撑,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电池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