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讲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今儿咱就讲个关于管住嘴的稀奇事儿。
老话讲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今儿咱就讲个关于管住嘴的稀奇事儿。
故事里这位主儿,名叫王二,家住王家屯,是个出了名的大嘴巴。
他那张嘴啊,从早到晚就没个消停时候,东家长西家短,见啥说啥,从不知避讳。
村里人都知道他这毛病,见着他都绕道走,生怕自己家那点事儿被他传得满村风雨。
这天清晨,王二媳妇又跟他拌嘴:"你说你,整天嘴上没个把门的,昨儿个把老李家闺女相对象不成的事儿说出去,害得我见着李婶都抬不起头来!"
王二不以为然:"我说的不都是实话嘛,有啥不能说的?"
"实话实话,有些实话烂在肚子里也比说出来强!"媳妇气得直跺脚,"今儿个十五,你赶紧去庙里给菩萨上柱香,求菩萨保佑你改改这臭毛病!"
王二嘴上不服,但还是拎着香烛往山上的菩萨庙去了。
他心里嘀咕:"这婆娘整天唠叨,我不过说几句实话,有啥大不了的?"
到了庙里,王二点上香,跪在菩萨像前,眼睛却滴溜溜地打量着庙里来来往往的香客。
看着看着,他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这菩萨倒是清闲,往这一坐,受人香火供奉,啥也不用干,连句话都不用说。要是我是菩萨,那该多自在!"
这念头刚闪过,他突然听见耳边响起个温和却又威严的声音:"你想当菩萨?好,我成全你。不过有个条件——无论看见什么,都不能开口说话。"
王二一愣,四下张望,庙里除了几个香客,并无旁人。
他挠挠头,以为自己听错了。可那声音又响起来:"如何?答应不答应?"
王二心里一惊,莫非真是菩萨显灵?
他忙不迭点头:"答应答应!能当菩萨,谁不答应啊!"
话音刚落,王二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等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竟然高高坐在了神台上,身子动弹不得,只能眼巴巴看着下方。
他真成了菩萨!
"我的娘啊!"王二心里叫苦不迭,"我这真是癞蛤蟆上秤盘——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怎么就真成了菩萨呢?"
没过多久,庙门吱呀一声开了,走进来一对庄稼人。
男的叫大牛,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带着媳妇来求子。
两人衣着朴素,但收拾得干净利落,一看就是本分人。
大牛扶着媳妇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菩萨保佑,让我媳妇怀上个胖小子,我们老陈家就有后了。"
祷告完,大牛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个铜钱,放进功德箱。
就在这时,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从他腰间滑落,"啪嗒"一声掉在蒲团后面,夫妻俩都没察觉。
王二在台上看得真切,那钱袋沉甸甸的,里面肯定装着不少钱。
他刚要开口提醒,忽然想起菩萨的嘱咐——不能说话!只好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大牛夫妻祷告完毕,起身走了。
王二眼睁睁看着那钱袋躺在那里,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这汉子一看就是穷苦人,丢了这么多钱,还不得急死?"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庙门又被推开了。
这次进来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脸上有道疤,从眉骨一直划到嘴角,一看就不是善茬。
这是当地有名的恶霸,人称"刀疤李",专干欺行霸市的勾当。
刀疤李大大咧咧往蒲团上一跪,也不磕头,直接嚷嚷道:
"菩萨菩萨,明天我就要跟人赌一把大的,您可得保佑我赢啊!赢了钱,我一定给您重塑金身!"
说完,他随手往功德箱里扔了几个铜板。
正要起身,忽然眼睛一亮,发现了蒲团后面的钱袋。
他四下张望,见庙里没人,迅速捡起钱袋揣进怀里,嘴里还嘀咕:"今天运气不错,菩萨真显灵了!"
王二在台上看得火冒三丈,这不明摆着是昧了别人的钱财吗?他恨不得立刻跳下神台,给这恶霸几个大耳刮子。
可他如今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动弹不得,更不能开口说话,只能干瞪眼。
刀疤李得了意外之财,眉开眼笑地走了。
王二心里这个憋屈啊,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我这不是闲得慌吗?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当什么菩萨!"
又过了一会儿,庙门再次被推开,大牛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在地上四处寻找,显然是回来找钱袋的。
找了一圈没找到,大牛急得直跺脚:"完了完了,这可是给我娘抓药的钱啊!娘还等着这钱救命呢!"
大牛跪在菩萨像前,泪流满面:"菩萨啊菩萨,我陈大牛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怎么就这么倒霉呢?我娘病重在床,我就指望这点钱给她抓药啊..."
王二在台上听得心如刀绞,恨不得立刻告诉大牛,钱是被刀疤李捡走了。
可他一张嘴,却发现根本发不出声音,这才明白,自己是真的说不出话了。
大牛哭诉了一阵,失魂落魄地走了。
王二望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傍晚时分,庙里来了个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看就是穷困潦倒。
书生跪在菩萨面前,喃喃自语:"菩萨在上,学生明日就要进京赶考,可是盘缠不足,怕是走不到京城。若菩萨能助我此次高中,定当回来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书生祷告完,从包袱里取出仅有的几个干粮,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又磕了三个头,这才离去。
王二看着书生的背影,心里直叹气:"这书生倒是诚心,可惜我现在自身难保,帮不了你啊。"
夜幕降临,庙里静悄悄的。
王二独自坐在神台上,又渴又饿,浑身僵硬,心里后悔不迭:"早知道当菩萨这么受罪,我说什么也不会有那非分之想啊!"
就在这时,庙门吱呀一声又被推开了。
一个黑影闪了进来,王二定睛一看,竟然是刀疤李!
只见他鬼鬼祟祟地关上门,然后从怀里掏出那个钱袋,就着月光清点起来。
"啧啧,不少啊,够我赌好几把了。"刀疤李得意地自言自语。
忽然,庙门外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火光。刀疤李一惊,急忙躲到了菩萨像后面。
庙门被推开,几个举着火把的村民拥着大牛走了进来。
原来大牛回家后,媳妇见他丢了救命钱,急得直哭,邻居们听见动静,问明情况,便自发组织起来帮他找钱。
"大牛,你别急,咱们在庙里再仔细找找。"一个老者安慰道。
众人举着火把在庙里四处寻找,眼看就要搜到菩萨像后面了。
躲在像后的刀疤李紧张得直冒冷汗,手不自觉地摸向了腰间的匕首。
王二在台上看得真切,心提到了嗓子眼。这刀疤李要是被发现了,肯定会狗急跳墙,到时候免不了一场血战。
这些村民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哪是这亡命徒的对手?
就在这时,王二忽然灵机一动——我不能说话,但我能动啊!
他使出全身力气,摇晃起身子来。
泥塑的菩萨像开始微微颤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大家快看!菩萨显灵了!"一个眼尖的村民惊呼道。
所有人都抬头看向菩萨像,果然看见菩萨像在微微晃动。
众人慌忙跪下磕头,连称"菩萨显灵"。
趁这当口,刀疤李从像后溜出来,想趁机逃跑。
可就在这时,菩萨像忽然停止了晃动,庙里一片寂静。刀疤李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谁?"老者警觉地回头,正好看见要溜走的刀疤李。
村民们立刻围了上去。
刀疤李见势不妙,拔出匕首挥舞着:"都给我让开!不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双方正在对峙,忽然庙门外又进来一人,正是那个穷书生。
他见庙里这阵势,先是一愣,随后镇定地说:"各位且慢动手!这位好汉,你手中的钱袋,可是拾到的?"
刀疤李一愣,下意识地捂紧了钱袋:"关你什么事?"
书生不慌不忙地说:"好汉有所不知,这钱袋的主人,正是家母的恩人。你若肯归还,我愿以这枚祖传玉佩相赠。"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
刀疤李眼睛一亮,那玉佩一看就价值不菲。
他眼珠一转,冷笑道:"你当我傻?这破玉佩能值几个钱?"
书生正色道:"此乃家传之宝,价值百金。好汉若不信,可随我到当铺一问。"
刀疤李犹豫起来。
这时庙外传来巡夜官差的脚步声,他顿时慌了神,一把抢过玉佩,扔下钱袋,夺路而逃。
大牛捡起钱袋,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向书生道谢。
书生却苦笑道:"大哥不必客气,只是我那祖传玉佩..."
大牛忙说:"兄弟放心,我这钱袋里的钱,足够赎回玉佩了。明日我陪你一起去当铺!"
两人正说着,忽见菩萨像又开始晃动起来,而且比刚才更加剧烈。
众人都惊呆了,纷纷跪地叩拜。
就在这时,王二只觉得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身体里,正跪在菩萨像前。
刚才的一切,仿佛一场梦。
可他抬头看时,却发现菩萨像正对着他微笑,那笑容意味深长。
王二心里明白,刚才的经历绝非梦境。
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低声道:"弟子明白了,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该闭嘴时就闭嘴,该开口时也不能含糊。"
从此以后,王二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东家长西家短地乱说话,但遇到不平事,该站出来时绝不退缩。
村里人都说,王二去庙里上了柱香,回来就跟换了个人一样,真是菩萨显灵了。
只有王二自己知道,那一天的菩萨经历,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沉默是金",也懂得了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发声。
这其中的分寸,才是做人最难把握的。
所以老话说得好:"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该说的不说,误事;不该说的乱说,惹祸。这其中的学问,够咱们琢磨一辈子的。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