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 | 13号线增设声屏障后,噪音不减反升?施工方回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2:37 1

摘要:民生工程本为降噪,却引发新的困扰。“问北京”今年9月曾报道,北京地铁13号线加装声屏障后,部分沿线居民反映噪声不降反升,这一“越治理越吵闹”的现象,折射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科学规划、精准降噪与居民实际感受之间的落差。一边是检测数据“符合标准”,一边是居民家中

民生工程本为降噪,却引发新的困扰。“问北京”今年9月曾报道,北京地铁13号线加装声屏障后,部分沿线居民反映噪声不降反升,这一“越治理越吵闹”的现象,折射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科学规划、精准降噪与居民实际感受之间的落差。一边是检测数据“符合标准”,一边是居民家中“不敢开窗”,噪声治理如何真正回应民生诉求?

低层住户:隔音罩“聊胜于无”

“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今年9月曾报道,部分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奥北中心南区高层的住户表示,地铁13号线今年增设声屏障后,家中的噪声问题不仅没缓解,反而加剧了。一位高层住户甚至要将睡觉的床垫搬到距离窗户最远的走廊处才能入眠。

“问北京”此前报道:

报道播出后,引发了市民广泛议论。“问北京”记者近日回访发现,即便是对于同小区的低层居民,加装声屏障后的隔音效果也十分有限。

居住在奥北中心南区与地铁13号线距离最近的2号楼6层的居民王先生形容道,“不能叫‘差强人意’,只能说叫‘聊胜于无’。就比如说100分(满分)的话,都不能给它打50或者60分,只能给打个10分、15分的这种水平”。尽管声屏障已投入使用,但和过去一样,王先生家仍不敢长时间开窗。

另外,王先生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尽可能地多征求附近居民的意见,与居民及时同步相关信息。“不管说是高楼层、中楼层、低楼层的住户,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者说是尽早让这个(隔音效果)事情能够被大家感知一下”。

北京地铁13号线沿线范围 途经多个大型居民聚集区

区生态环境局:符合相关标准

奥北中心的居民在上次报道发布后不久联系记者表示,有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曾前往小区对噪声进行实地测量。记者随后联系到这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从测量结果来看,目前的噪音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周边环境就白天的环境应该是70(分贝)以内,晚上肯定是55(分贝)不到”。

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考虑到确实有不少居民反映噪音对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他们正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协商解决方案。此外,这名工作人员透露,据他们了解,对于奥北中心购房的一手房业主来说,当年开发商在售房时就曾明确提示过噪音风险。

距离立水桥地铁站最近的2号楼和3号楼,与地铁线直线距离约为50米左右/小问摄

不过,对于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的说法,奥北中心的居民李先生并不认可。李先生认为,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选取两辆列车交汇时的噪音最高峰进行测量,且测量时间较短。另外,与十年前购房时相比,现在13号线列车的发车辆也已显著增加。

声学工程师:声音集中传播

一边是“符合标准”的检测结果,一边是“无法开窗”的生活现实,问题出在哪里?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声学工程师张颖达认为,列车通过时会产生较大气压,隔音罩需设置通风孔以满足泄压要求。声音在密闭空间内传播,原本是相对均匀地向四周扩散;但加装隔音罩后,列车经过压缩内部空气,声波可能被集中导向通风孔等较小开口释放,从而导致特定位置住户的噪声感受反而增强。

对此,他建议有必要组织专业团队,通过现场测试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论证与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实际降噪效果。“整体的建议是应该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有现场测试,有计算机去模拟论证,这样能让现场优化的结果更好一点”。

封闭式的隔音罩考虑到压力的问题,必须得在这个顶上开一个通风口

其他沿线小区现场探访

北京地铁 13 号线全长40.5千米,沿线穿越西城、海淀、昌平、朝阳、东城 5 个区,串联起回龙观片区、北苑片区、芍药居-光熙门片区等多个大型居民聚集区。那么,沿线其他邻近小区的居民是否有类似噪声感受呢?11月14日,“问北京”记者探访了位于朝阳区、与13号线直线距离约50米的光熙家园。多位居民表示,加装隔音罩后,并未明显感觉到地铁噪音有所增大,抑或减弱。

“我家住在16层,朝西边那个屋声音太大,装修时换上三层玻璃,还是好一点。 ”一位居民说。

光熙家园小区与13号线直线距离仅50米左右,13号线此段声屏障也为上方开口/小问摄

建设方:正在优化方案

目前,地铁13号线全线加装隔音罩的工程还在进行中。“问北京”记者将进一步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复表示,“接到市民的建议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桥梁结构、声屏障及声学等领域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实地勘察、噪声检测、建模计算等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优化方案,积极做好施工准备。声屏障工程的优化和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改善轨道交通沿线的声音环境。感谢市民对我们的理解与信任”。

“达标”的工程为何换不来“满意”的宁静?这不仅是声学技术问题,更是一道城市治理的考题。后续进展,“问北京”也将持续关注。

欢 迎广 大 网友持 续为“ 问北京 ”提 供新闻线 索 !

小 问 说

“达标”的工程

为何换不来“满意”的宁静

这不仅是声学技术问题

更是一道城市治理的考题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