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日本全称是啥?几乎没人知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7:13 1

摘要:“倭”字到底贬不贬?5月3日京都大学公开新出土的木简,把“倭”写成“和”带“人”旁,时间卡在公元680年,比《大宝律令》早21年——这波直接把“日本”改名时间点提前,还让“倭=蔑称”的论调原地熄火。国名不是皇帝一拍脑袋,是外交博弈、笔误、甚至读音梗叠出来的千层

“倭”字到底贬不贬?5月3日京都大学公开新出土的木简,把“倭”写成“和”带“人”旁,时间卡在公元680年,比《大宝律令》早21年——这波直接把“日本”改名时间点提前,还让“倭=蔑称”的论调原地熄火。国名不是皇帝一拍脑袋,是外交博弈、笔误、甚至读音梗叠出来的千层饼,别再拿单一汉字当情绪出口。

京都木简出现前,学界只敢把“日本”起点锁在701年律令。现在实物提前到天武朝,说明什么?说明遣唐使还没出发,朝廷内部已悄悄试新名。为啥要换?因为朝鲜半岛那边高句丽、百济、新罗轮流给中原上表,都用汉字自封“某某国”,同一张东亚朋友圈,“倭奴”仨字一出现就自带村味滤镜。天皇集团想平起平坐,得先把身份证升级。更鸡贼的是,他们同时保留“倭”对内的发音“わ”,对外文书写却用“日本”,一套里子一套面子,精分操作领先世界一千年。

你以为只有中国在改元、改号?日本年号“大宝”“庆云”全是汉学学霸秀肌肉。701年律令把“日本”写进成文法,等于拿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从此跟唐朝发公文不再自带“奴”字,商贸关税都能谈得硬气点。到了1868年明治政府直接加码“大日本帝国”,把“大”字焊死,殖民扩张的野心写进公章;1947年麦克阿瑟一句“去大”,立马缩回“日本国”,三个音节砍掉一个,战败国秒变和平小清新。国名字数与国力成反比,这条定律日本人玩得比谁都溜。

再看隔壁韩国,1960年代还在用“大韩民国”六连字,日本早把国号瘦身成功,国际场合写票根都少两秒。今天护照封面只印“Japan”五个罗马字母,谁还记得当年“倭奴国王”金印?印早躺进东京国立博物馆防弹玻璃柜,成为中小学生吐槽“原来我们祖上也被叫过奴”的梗。历史回旋镖不外如此:你越想甩掉的标签,最后都成流量密码。

网友热评: “倭字新出土就改口叫‘和’,精日这回又得连夜改文案,笑死。” “改个名GDP就能涨?岛民折腾两千年,还是逃不掉地震和缺煤。” “说日出之国的,山东半岛先日出了,咋不蹭热度。” “以后别骂‘小日本’了,人官方自己砍成三个音节,比谁都极简。”

来源:优雅海浪lJ4AiK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