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打开热搜,看到“浙江公厕被打女孩确诊白血病”高居榜单第二位,心里不禁一阵揪紧。作为自媒体人,我敏锐地意识到这又将是一个流量爆点,可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许久,最终还是没有追这个热点。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作为一名拥有60万粉丝的博主,我已经三个月没接到广告,再也经不起任何可能掉粉的风险。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境。B站拥有459万粉丝的头部UP主“大祥哥”不久前因被骗1200万、负债300万登上热搜。更早些时候,做了十几年视频的游戏UP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宣布停更,原因再直白不过——“不赚钱”。今天的自媒体
自媒体人的寒冬?千万粉丝博主自曝“接不到广告”,出路在哪里
今天打开热搜,看到“浙江公厕被打女孩确诊白血病”高居榜单第二位,心里不禁一阵揪紧。作为自媒体人,我敏锐地意识到这又将是一个流量爆点,可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许久,最终还是没有追这个热点。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作为一名拥有60万粉丝的博主,我已经三个月没接到广告,再也经不起任何可能掉粉的风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境。B站拥有459万粉丝的头部UP主“大祥哥”不久前因被骗1200万、负债300万登上热搜。更早些时候,做了十几年视频的游戏UP主“靠脸吃饭的徐大王”宣布停更,原因再直白不过——“不赚钱”。
01
“我能接到广告我会不接吗?我不上清华北大是因为我不想吗…关键是接不到啊!”知名科普UP主姜茶茶在停更前如此感慨。她透露,自己在B站平均2-3个月才接到一条广告,一条大概6万元,加上平台补贴,两年下来不仅没赚钱还亏钱了。
拥有2000万粉丝的胡伽罗更是直言不讳:“去年有3个月,一条广告都没接。我的粉丝虽然多,但与一些百万的美妆博主或母婴博主相比,变现能力反而不如他们。”
02
平台激励缩水已成不争的事实。一位UP主透露:“2020年我发一个播放量7万的视频,能拿到160元创作激励。后来激励机制调整,现在一个20万播放量的视频能拿到4块钱都算不错了。”
粉丝量3000+的UP主阿亮表示,即便同时开通创作激励和贴片广告,2023年一条播放量10万左右的视频,收入最多不过200元。而去年全年,他账号整体收益甚至不足百元。
03
与此同时,广告市场也在萎缩。《2022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同比下降6.38%,近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各个网络视频平台上的商单数量都在缩减。
中间商的分成比例却在一路水涨船高。博主董哲观察到,2020年中间商广告公司的分成10%已经算很高了,但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高达30%,更甚至有50%的。
04
难道自媒体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吗?在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业内人士指出了另一条路径——“与其追着算法跑,不如回到我们真正擅长的地方,把内容做好。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内容不是靠噱头博眼球、赚短期‘流量’,而是要靠信任赢得长期‘留量’。”
这让我想起仍在坚持产出优质内容的同行们。“量子学派”凭借《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独立思考》,创下微信阅读量1000万+、点赞10万+、涨粉20万的纪录。“视觉志”副总裁李飞鸿认为,在信息浮躁的时代,深度长文依然有着旺盛而长久的生命力。
05
转型之路多种多样。一些UP主开始开通“充电专属视频”,允许用户通过包月方式支持UP主创作。UP主“食贫道”凭借其视频《迷失东京》,在短短一个月内通过用户“充电”获得超过200万元的收益。
更多的中小UP主开始进军直播带货。B站2月UP主带货排行榜数据显示,共有196位UP主登榜,其中76位粉丝数不足1万,127位粉丝数不足10万。这表明,直播带货已成为腰尾部UP主的新机遇。
06
就在大家为自媒体人生存状况担忧时,我看到今日头条热搜榜上,“易烊千玺获金鸡奖影帝”和“宋佳金鸡影后”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提醒了我——内容行业永远不会消失,只是形态在不断变化。
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上,芒果TV展示了自主研发的跨语种智能译制平台,短短时间便能将中文视频转换为多语种内容,自动生成与原视频音色相近的配音。这样的技术创新,不正为我们自媒体人开启了新的可能吗?
07
有读者可能会问:既然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继续?
我想起仍在坚持更新的UP主“01的翼”的话:“虽然粉丝在增长,但单价在下降。创作主要还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平台收益。”
或许,这就是所有内容创作者最终的归宿——在热爱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在流量与价值之间做出选择。
今天的自媒体人,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追逐热点、疲于奔命?还是沉下心来,打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我的选择是后者。毕竟,只有当我们自己尊重内容,观众才会尊重我们的创作。
这条路很难,但值得。
来源:小胡科技每日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