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不少医生的提醒,心里咯噔一下——还有一个月,甲流就要进入高发期了!作为两个娃的妈妈,经历过去年甲流肆虐时全家“团灭”的惨状,现在一听到“流感”俩字就忍不住紧张。尤其是家有幼儿园、小学生的家庭,孩子免疫力没发育好,学校又是人员密集的“重灾区”,一旦中招,
最近刷到不少医生的提醒,心里咯噔一下——还有一个月,甲流就要进入高发期了!作为两个娃的妈妈,经历过去年甲流肆虐时全家“团灭”的惨状,现在一听到“流感”俩字就忍不住紧张。尤其是家有幼儿园、小学生的家庭,孩子免疫力没发育好,学校又是人员密集的“重灾区”,一旦中招,不仅孩子遭罪,家长也得跟着熬夜折腾,耽误工作不说,看着娃烧得通红的小脸、咳嗽到睡不着的样子,真心疼到揪着慌。
说实话,去年我家老大就是在甲流高峰时被传染的。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低烧、流鼻涕,想着扛扛就过去了,结果第二天直接烧到39.8℃,浑身发抖、喊着肌肉疼,吃了普通退烧药也不管用。送到医院一看,确诊甲流,医生说再晚来一步可能引发肺炎。那段时间,老大输液、雾化折腾了一周,老二也没能幸免被传染,我和老公轮着守夜,一个照顾孩子,一个跑医院拿药、买菜做饭,整个人累得脱了层皮。
经历过那次“战役”,我才算明白,面对甲流这种传染性强、症状凶猛的病毒,光焦虑没用,提前做好准备、用对方法才是关键。医生们反复强调的“3不要7要”,不是空话,是无数家长用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护娃指南”。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好好唠唠,把这些实用技巧掰开揉碎了讲,再结合我自己的育儿心得,让大家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帮娃平稳躲过甲流高峰。
先说说“3不要”,这三点是最容易踩的坑,很多家长都因为一时疏忽,让孩子的病情加重,一定要记牢!
第一,不要把甲流当普通感冒,硬扛拖延!这是最致命的一个误区。去年我家老大刚开始发烧时,我就犯了这个错。总觉得孩子平时身体不错,感冒发烧是常事,多喝水、多休息就好了,没必要大惊小怪去医院。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让孩子多遭了好几天罪。甲流和普通感冒差别太大了,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烧、流鼻涕、打喷嚏,症状比较轻,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甲流是“来势汹汹”,往往突然高烧,体温一下冲到39℃以上,还会伴有肌肉酸痛、头痛、乏力、呕吐、咳嗽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风险更高。
所以各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烧不退、精神萎靡、浑身酸痛的情况,千万别抱有“扛一扛”的侥幸心理,也别自己随便给孩子吃感冒药。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检测确诊是否为甲流,如果是,会开具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这里要提醒大家,甲流的抗病毒药物越早吃效果越好,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第二,不要盲目给孩子吃抗生素!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咳嗽,就慌了神,赶紧给孩子吃抗生素,觉得这样好得快。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甲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根本没用。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仅治不好甲流,还会破坏孩子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需要用抗生素时反而没效果了。
去年我家老二被传染后,我就吸取了老大的教训,没有擅自用药,而是直接带他去了医院。医生确诊甲流后,开了抗病毒药和对症的退烧药,并没有开抗生素。按照医嘱服药几天后,老二的症状就明显好转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别自己给孩子乱喂药。
第三,不要让孩子病没好透就去学校/幼儿园!这是对自己孩子不负责任,也是对其他孩子不负责任。甲流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孩子病没好透,体内还带有病毒,去了人员密集的学校,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同学。而且孩子生病后身体虚弱,还没完全恢复,此时去学校,劳累加上交叉感染,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去年我家老大病好后,我特意让他在家多休息了两天,确认体温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后,才送他去幼儿园。当时幼儿园老师也说,每年甲流高峰时,很多孩子都是因为病没好透就返校,导致班级里甲流蔓延。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狠下心”,别担心耽误孩子学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孩子彻底康复后再返校,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说完了“3不要”,再来说说更重要的“7要”,这7点是预防和应对甲流的关键,做好了就能大大降低孩子中招的概率,就算不幸中招,也能让孩子少遭罪、好得快。
第一,要及时接种甲流疫苗!这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之一。很多家长觉得“疫苗不是万能的,打了也可能中招”,但事实是,接种甲流疫苗后,就算孩子感染了甲流,症状也会轻很多,不会发展成重症。而且疫苗能刺激身体产生抗体,大大降低感染的概率。
我家两个孩子每年都会按时接种甲流疫苗,去年老大虽然不幸中招,但症状比班里其他没接种疫苗的孩子轻很多,恢复得也快。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甲流高发期前1-2个月,现在距离高峰还有一个月,正是接种的好时机。家长们别犹豫,赶紧带孩子去社区医院或疾控中心接种,5岁以下的孩子、老人、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都是重点接种对象。
第二,要坚持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甲流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孩子平时在学校会接触到桌椅、玩具、书本等,很容易沾染上病毒,再用手揉眼睛、摸鼻子、吃东西,就很容易被感染。所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我在家给孩子制定了“洗手规则”: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要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要洗手。而且不是简单地冲一下,而是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搓洗双手至少20秒,尤其是手心、手背、指缝、指甲缝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平时出门我也会给孩子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不方便洗手时就用它清洁双手。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要用手随便摸脸,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第三,要保持家庭环境通风消毒!家庭环境的卫生很重要,密闭、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孩子感染的风险。我每天都会定时开窗通风,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让新鲜空气流入,稀释室内的病毒浓度。
对于家里的高频接触表面,比如门把手、桌椅、玩具、遥控器等,我会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尤其是孩子经常玩的玩具,每周还会用开水烫洗一遍(耐烫的玩具)。孩子的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晾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天然的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病毒。这里要提醒大家,消毒时要注意稀释比例,避免消毒剂浓度过高刺激孩子的呼吸道,消毒后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再让孩子进入房间。
第四,要让孩子多喝水、均衡饮食!多喝水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增强免疫力。我家两个孩子平时不爱喝水,我就想了个办法,给他们买了可爱的水杯,每天定好喝水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后、饭前、饭后、放学后,提醒他们喝水,还会偶尔在水里加一两片柠檬片、薄荷叶,让水变得有味道,孩子就愿意喝了。
均衡饮食也很关键,要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瘦肉等,帮助身体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平时我会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比如把蔬菜切成可爱的形状,做成蔬菜粥、蔬菜饼,让孩子更有食欲。同时要少吃油炸食品、甜食、零食等,这些食物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降低免疫力。
第五,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法宝”,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免疫力,让病毒有机可乘。我家老大上小学,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老二上幼儿园,每天保证10-12小时睡眠。我会给孩子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晚上9点前上床,早上7点左右起床,周末也尽量不打乱作息。
适度的运动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带孩子去公园、小区里散步、跑步、跳绳、玩滑梯等,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后出汗要及时给孩子换衣服,避免着凉。另外,甲流高发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如果必须去,一定要给孩子戴好口罩。
第六,要提前备好“家庭小药箱”,有备无患!虽然不建议擅自给孩子用药,但提前备好一些常用药,能在孩子生病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我家的小药箱里会常备这些东西:儿童专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注意两种药不要随意交替使用,遵医嘱)、体温计、退热贴、生理盐水喷鼻剂(缓解鼻塞)、止咳化痰药(选择儿童专用的,比如氨溴索口服溶液)、抗病毒药(医生开具的,不要提前服用)、消毒湿巾、口罩等。
另外,还要记住家里附近医院的地址、联系电话,以及孩子的过敏史,万一孩子突发高烧、病情加重,能及时送医,避免耽误时间。这里要提醒大家,药品有保质期,要定期检查更换,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按照年龄、体重给药,不要过量服用。
第七,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早发现早干预!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平时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体温等,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比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轻微发烧、流鼻涕、咳嗽等,就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
我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前,都会摸一摸孩子的额头,问问孩子有没有不舒服;晚上放学回家,也会和孩子聊聊在学校的情况,看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去年老大就是因为早上起床后说头痛、浑身没力气,我及时给她量了体温,发现有点低烧,才没有耽误治疗。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做个“细心人”,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不要等孩子高烧不退了才重视。
除了这“3不要7要”,我还想分享几个自己总结的育儿心得。面对甲流,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要过度焦虑,你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不幸中招,要多安抚孩子的情绪,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同时家长也要做好自我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被孩子传染,只有家长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另外,家长之间可以多交流经验,比如在班级群里分享预防甲流的方法,提醒其他家长注意孩子的身体状态,一旦班里有孩子确诊甲流,及时提醒其他孩子做好防护。学校也要加强管理,定期对教室、食堂、操场等场所进行消毒,做好晨午检,发现有发烧、咳嗽症状的孩子及时通知家长接走,避免病毒在校园内传播。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轻信网上的“偏方”。去年甲流高峰时,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所谓的“预防甲流偏方”,比如喝大蒜水、喝板蓝根、熏醋等,很多家长都跟风尝试。其实这些偏方并没有科学依据,喝大蒜水、板蓝根可能会刺激孩子的肠胃,熏醋不仅不能杀菌,还会刺激呼吸道,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面对甲流,一定要相信科学,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跟风。
现在距离甲流高峰只有一个月了,时间不等人,家长们赶紧行动起来,按照“3不要7要”的要求,给孩子做好防护。其实预防甲流就像“打仗”,提前做好准备、筑牢防线,才能让孩子在病毒面前“百毒不侵”。就算孩子不幸中招,也别慌,只要及时就医、科学护理,孩子很快就能康复。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个甲流高发期,不用遭发烧咳嗽的罪,家长们也能少点焦虑、多点安心。养娃之路本来就充满了各种挑战,面对甲流这样的“小插曲”,只要我们用心、用对方法,就能从容应对。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静待春暖花开!
来源:湖畔钓鱼人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