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说当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全运会体育竞技赛事,或者竞技综艺,而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被评价”“被比较”。
我时常觉得,到处都是“比赛”。
不是说当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全运会体育竞技赛事,或者竞技综艺,而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被评价”“被比较”。
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很容易让人承担毫无来由地审视。通常情况下“参赛选手”都是非自愿地,就进入了一场“赛事”。
被观众、裁判、评审,逐一评判比较——有夸赞支持,当然就有谩骂和诋毁。
有的朋友常说:XX,捂住耳朵大胆向前冲吧!
但捂住耳朵真的可行吗?会不会因此错过有意义的“声音”?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疑问,很显然,我们并没有跳出原有的逻辑——认为外界的声音,是必须要听的。
捂住耳朵如果只是想捂住“负面评价”,却不想隔绝赞美,最终还是会被评价捆绑。而真的跳出“陷阱”,需要好的坏的都不入耳。
像水瓶座那样——知晓人群中的掌声和嘘声,本质都是噪音。
水瓶座在十二星座中,常常被称为冷静抽离的观察者。
TA们不太喜欢“二手”观点,反而倾向于自我观察得出的结论。
如同星座符号流动的波纹,水瓶座是吹向水面的风,TA有能力推动一些东西向外扩散与前进,而不是接受平静的湖面。
水瓶座承袭了黄道十二星座前人的智慧,TA们思维敏捷、具有天王星式的前瞻性,观点常常被他人认为跳脱。
但恰恰是因为这份“天才”的头脑,让TA们很容易发现生活的真相,因为出生于严冬,水瓶座看过这个世界毫无雕琢、最真实的一面。
掌声与嘘声,就是自然界的鲜花阳光和风沙暴雪,会出现也会离开,但世界还是世界,并没有变成另外的东西。
在这个不断被概念和标签定义的时代,具有个人与群体双重视角的水瓶座意识到:是我们都太害怕了。
你我一定有相似的经历,看到某种不认同的事情产生了想要反驳的想法,打下一段长长的文字,最后又快速删除——因为不想承担“差异”可能引起的后续时间成本。
这种时刻,“我”不再是“我”,而是群体评价体系之下的一个产物。我们恐惧“不合群”带来的压力。
水瓶座的天然本质让TA们明白,被孤立的恐惧来源于个体在浩瀚宇宙中,感受到的孤独,所以人们渴望借由社群、社交,以便得到认同。
这是每一个水瓶座天然的课题:在“我”与“我们”之间找到平衡。
而水瓶也会本能的感知到,这份恐惧指向的问题是:我是谁,而不是“我被定义为谁”。
抽离与观察的本质让TA们很容易洞察到现代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现象”:公共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隐藏与众不同,可能遭受排斥的意见。这导致主流观点得到增强,而少数观点趋于沉默,形成一种自我加强的螺旋过程。
事实上,一种观点或行为得到支持和追捧,并非因为它是“正确的”,也许仅仅因为它是最先发声的那几个人所“认可的”,反之亦然。
这是被土星和天王星守护的水瓶座在自身经验上得出的结论。
天王星的革新力量,让水瓶座天生对一切“既定规则”和“主流声音”保持怀疑。但土星会驱动TA们首先去尝试“合群”,以便站稳脚跟。
直到TA们发现追求集体认同感对TA们来说是一种磨砺——催促TA们走向独特自我。
这个过程注定是不舒适的。
在集体中压抑自我声音的经历会让水瓶座发现:追求集体认同感会让某一个观点变得极端,群体讨论会使成员原有的倾向得到加强,这一现象称作“群体极化”。
客观被扭曲放大,势必伴随着强大的杂音,换句话说,真相可能被从众所掩埋。机警的水瓶座会在痛苦中思考:究竟什么是重要的?而自己追求的“合群”是否有意义——
集体给予的,到底是给“我”的,还是那个为了适应集体催生的假我?
当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掌声与嘘声不过都是噪声。
由此,水瓶座会离开“土星”的刻板与压力,转身从向天王星走去。
水瓶座要寻找的自己,不在噪声中,而是在存在的“觉醒”中:别把定义你价值的权利,交到别人手里。
如果水瓶座有信仰,那一定是TA们自己。
忠于内心、强烈的自我意识,是水瓶座在宇宙中存在的锚点。首先有“我”,之后才有“我们”——TA们必须通过完成个体化,才能融入集体。
因此,水瓶座常常选择“少有人走的路”。这并非为了叛逆而叛逆,而是追寻灵魂真相的必然结果。
外界的噪音更像是一种集体意识上的投射,来自于评价者未被满足的期待,而这份期待本来就是评价者的,与被评价者无关。
深谙这一道理的水瓶座,永远会在主流答案之外,多问一句:“从来如此,便对吗?”
这种思辨,是水瓶座探索真相的途径。而这个过程中,需要极度的自我坦诚。
一档喜剧节目中,有一个戏说上海滩许文强和冯程程的故事,“程程”朱美吉为了鼓励“曲文强”不要解散兴帮,假意自己建立“程帮”,接下“曲文强”抛下的龙头杖,帮助主角团度过危机。
故事是假的,“程程”想握住龙头杖的心,是真的。
在集体压力中,承认内心所求,忠诚于想要“独特”的渴望,是水瓶座心中的龙头杖。
即使有时候独特的意见被认为是“唱反调”,水瓶座仍然需要选择去做自己最忠实的信徒。
TA们选择没那么好走的路,是为了看到世界更广博的面向,寻找超越小我的可能;
TA们选择没那么多人走的路,是为了远离嘈杂的声音,远离风暴中心以便保持冷静客观。
只是,不成熟的水瓶座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沉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感觉,为了独特而独特。陷入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束缚。
所以水瓶座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要痴迷于“成为独特的存在”。
反叛与改革精神并非无边无际的遐想,它终究要落回地球上。
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就是前者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高阶水瓶座并非一意孤行的叛逆者,而是听见了所有声音,却清晰的意识到外部的反馈不能轻易篡改内心的自我定义。
无论是掌声还是嘘声,认可还是批评,他人的评判无异于皇帝耕地要用金锄头。来这世界一趟,能为自我负责的只有水瓶座自己。
重要的不是“迷信”自己,而是做出“选择”。
主动的,客观的,在纷繁的声音中选择成为自己忠实的信徒,是水瓶座理性的智慧。
尽管认识到掌声和嘘声都是一种噪音,但因为无法彻底隔离,噪音仍然会让人烦躁。
水瓶座哪怕有一万次想逃离地球,内心依然只能清醒的告诉自己:是的,我势必要在这个世界继续生活。
不听不信,没有意义,水瓶座的方式是:去做一场大型的人类群体观察类实验。将自己的情绪从集体意识中抽离出来,退回到人类观察员的位置上。
水瓶座是善于课题分离的。去观察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群体有怎样不同的选择,然后像接纳汽车鸣笛声一样,去接纳它们的存在,但不再为此承担责任。
主动降噪,将杂音调频为背景音。
这种实验精神,依托于强烈的主角意识。
抽离,不是冷漠的逃避,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参与;降噪,不是为了消灭世界,而是为了重塑自己与世界的边界。
水瓶座的“屏蔽”行为,让TA们从被动的“选手”,跃升为自己人生游戏的设计者。
这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次成功的自救,不陷入,不纠缠,不期待对方改变、认错、服从。——不向噪音索要答案,仅仅是向内聆听。
当外界的声音足够小,水瓶座会更清晰地听见内心。
一位水瓶座的朋友说,对于做过的选择,TA从不后悔。
起初我以为是TA总能做出对的选择,后来我意识到不是对错的问题,是TA始终在做遵从本心的事情,不后悔是因为没有被噪音所干扰。
如果一个人始终忠于自己,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水瓶座教会我们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技艺:在世界之中,但不属于世界;听见一切,但只听从自己。
结语:
水瓶座在世界的这一场试炼,不亚于观察一场人类与宇宙的大型实验,身边有无数个差异化的样本。
水瓶座观察、记录、思考,然后试图找到更多解题的思路,当然TA自己也是样本之一。
并非一定会找到一个答案,但水瓶座会一直寻找。
任海浪汹涌,水瓶座等的是潮水退去的时刻。
来源:新月占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