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境内的石窟寺,距今1600多年,比敦煌莫高窟还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1:40 1

摘要:上周刷短视频,看见有人航拍恩施来凤县,镜头扫过酉水河,赭红崖壁上嵌着一排佛像,弹幕齐刷“仙佛寺335年开的,比莫高窟早31年”。我直接截图发给闺蜜:咱俩白攒假期去西北排队看窟,家门口漏了个更大的?

“比敦煌还老的石窟,居然藏在湖北?我第一反应是:假的吧。”

上周刷短视频,看见有人航拍恩施来凤县,镜头扫过酉水河,赭红崖壁上嵌着一排佛像,弹幕齐刷“仙佛寺335年开的,比莫高窟早31年”。我直接截图发给闺蜜:咱俩白攒假期去西北排队看窟,家门口漏了个更大的?

我连夜扒资料,越扒越上头。 335年,东晋咸康元年,中原还在打打闹闹,一群和尚已经顺着长江支流摸到武陵山,看这块凹进去的崖壁像天然佛龛,叮叮当当先凿三尊5米高的大佛,再补八尊菩萨,小龛排排坐,一共31尊。没有官方工程队,全靠信徒一口饭一锤捐助,比后世皇家动员的莫高窟、云冈、龙门早了近百年。 更离谱的是,长江中游号称“石窟荒漠”,两湖地区就这一个成建制的大型摩崖,孤品,直接写进国保名单,可网上连张高清全景都搜不全。

我咽不下这口气,周五下班跳上高铁,恩施转大巴,晃到来凤县城已夜里十点。打车去城东7公里,司机一脚刹车:“景区关门了,明早8点。”我蜷在桥头便利店啃辣条,看河面月亮被悬崖切成两半,佛脸黑黝黝露在外面,没护栏没灯,就硬吹河风,像穿越回1600年前——古人也这样抬头看过吧?

第二天买完票,我先被2014年新建的仿唐窟檐骗了,心里骂“假古建”,结果拐进崖底,抬头那一下直接静音。 14米高的红砂岩被河水冲得发亮,大佛嘴角还留着唐代的微笑,胸口却坑坑洼洼——文革时红卫兵爬上去凿,想砸没砸动,只留麻子。老照片里三层木楼被烧,现在岩壁一排排梁孔就是当年榫卯的牙印。我伸手去摸,砂岩掉渣,风一吹就化成时间的粉尘。 导游是本地土家族大姐,指着最小那尊菩萨说:“我阿公小时候偷红薯,就在这龛里躲雨,耳朵被娃抠掉一块。”一句话,石佛瞬间变成邻家爷爷,谁还舍得拍照只加滤镜?

最扎心的是出口展板:2023年全景区游客38万,莫高窟600万。 不是路烂,高速口下来15分钟;不是票贵,80块含讲解。就输在“不会讲故事”。 隔壁敦煌把飞天做成盲盒,把九色鹿印进奶茶杯,这边31尊佛连套表情包都没出。大姐叹气:“我们也想直播,手机举起来崖壁就逆光,黑乎乎啥都看不清。”我翻手机相册,果然——人脸亮背景糊,佛脸暗得只剩轮廓,怪不得网上没图。

回城大巴上,我一路P图都没救回来,突然悟了: 仙佛寺缺的根本不是营销,是“参与感”。 莫高窟能看壁画细节,云冈能爬栈道仰视,这里游客只能远观,连窟檐都是新建的,隔着空气对望,情感连不上。要是沿崖壁做一条低栈道,让人走到佛脚边,摸一摸唐代凿痕;或者把老梁孔嵌进玻璃板,看火烧痕迹,再配土家山歌当BGM,谁不原地转发?

我到家把废片剪成15秒短视频,配文: “1600年前,有人把信仰刻进长江边的红砂岩;1600年后,我路过便利店,隔着辣条和月亮看它——佛没说话,我想帮它喊一声:‘我也在这儿’。” 一夜点赞8万,评论区最高赞: “湖北人,下周就带爸妈回去看,不往甘肃挤了。”

那一刻我明白: 流量不是原罪,遗忘才是。 仙佛寺不需要蹭敦煌,它只要被看见—— 看见,就是保护。

来源:善良雪梨wzyu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