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确山县“讲杨靖宇将军故事,做优秀薪火传承人”志愿服务纪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0:58 1

摘要:“将军小时候帮邻居干活从不喊累;在东北抗日时,冰天雪地里啃树皮也绝不屈服……”近日,在确山县靖宇小学报告厅,一名10岁的“小宣讲员”正认真地演讲。这是确山县“讲杨靖宇将军故事,做优秀薪火传承人”志愿服务项目中一个缩影。

情景剧《少年靖宇》演出现场。

“将军小时候帮邻居干活从不喊累;在东北抗日时,冰天雪地里啃树皮也绝不屈服……”近日,在确山县靖宇小学报告厅,一名10岁的“小宣讲员”正认真地演讲。这是确山县“讲杨靖宇将军故事,做优秀薪火传承人”志愿服务项目中一个缩影。

自2012年启动以来,该项目以十余年坚守,让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注脚。

初心: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确山,是杨靖宇将军的故乡。这片土地镌刻着英雄成长的足迹,也寄托着后人对先烈的无限敬仰。

“过去的红色教育多以展板、文献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确山县有关负责人说。如何让革命精神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2012年9月,“讲杨靖宇将军故事,做优秀薪火传承人”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以“活化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为宗旨,突破传统宣讲模式,通过文艺创作和“小宣讲员”“小演员”的培养,让红色故事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深耕:十年磨一剑的坚守

该项目团队坚持“真实而生动”的创作原则,走访杨靖宇将军亲属、党史专家,搜集大量一手史料,并邀请作曲家、导演等参与指导,将历史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已经累计创编了31部原创作品。歌曲《靖宇魂》激昂铿锵,情景剧《少年靖宇》励志感人,诗歌朗诵剧《雪山上的丰碑》壮怀激烈……这些作品类型多样、情感真挚,成为传播杨靖宇精神的有效载体。

在靖宇小学,该项目团队建立了常态化培养机制。每周的社团活动中,“小演员”们认真排练,“小宣讲员”们反复打磨演讲稿。六年级学生张浩然从紧张忘词成长为“宣讲达人”。他说:“每一次讲述,都是对英雄的致敬,也是自我的成长。”

该项目逐步形成“年初规划、全年实施、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开展专场演出160多场,校园专题演出130多场,各类展演累计超500场,使杨靖宇精神以多元形式深入人心。

传承:薪火不息照亮未来

参与情景剧表演的学生王梓涵感慨:“以前只知道杨靖宇将军是抗日民族英雄,现在我才明白,他的坚韧是从小炼成的。”

历经十余载耕耘,项目成效显著。志愿者从50多人增至156人,多次获省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原创作品被纳入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校园、社区广泛传播。

更可喜的是,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目前,确山县16所小学将杨靖宇将军事迹展演纳入少先队实践内容,66名学生参与革命旧址志愿服务,162人能生动讲述杨靖宇将军事迹。2025年清明,600名确山学子还与吉林省靖宇县青少年开展“网络共祭”,实现跨越千里的精神对话。该项目被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报道26次,红色确山的故事走向全国。

展望:让精神之火永续燃烧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内容创作,挖掘更多红色史料,开发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拓展数字化传播,建设线上展演平台,扩大覆盖面;服务范围也将向乡镇及初中延伸,并深化与吉林省靖宇县的联动,共同打造杨靖宇精神传播高地。”该项目团队负责人说。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确山这片红色土地上,孩子们通过听、讲、演英雄故事,真正读懂英雄、学习英雄,让杨靖宇精神成为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为未来担当大任积蓄力量。

来源:驻马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