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藤,藤绕枝间,专通经络治痹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01:54 1

摘要:大自然里的藤本植物,总能以独特的姿态攀附生长,络石藤便是其中之一。它常缠绕在老树、岩石或墙壁上,藤蔓柔韧,叶片翠绿,春夏时节还会开出白色的小喇叭花,香气淡雅,因此也被称作“万字茉莉”。

大自然里的藤本植物,总能以独特的姿态攀附生长,络石藤便是其中之一。它常缠绕在老树、岩石或墙壁上,藤蔓柔韧,叶片翠绿,春夏时节还会开出白色的小喇叭花,香气淡雅,因此也被称作“万字茉莉”。

不过,这看似寻常的藤蔓,却是中医里常用的祛风湿草药——络石藤,因能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在民间常用于缓解关节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

络石藤是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别名还有石龙藤、爬山虎、钻骨风、白花藤等。其得名“络石”,正是因为它常“络”于石上生长;而“藤”字则点明了它的植物形态。

它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多生长在山野、溪边、林缘,或是被人们当作观赏植物栽于庭院中。作为药材,络石藤的最佳采收时间为夏、秋二季,此时藤蔓茎叶茂盛,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均可。

在中医里,络石藤属于祛风湿热类中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可见其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早有记载。

其药性凉,味苦,归心、肝、肾经,核心功效是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尤其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不适。在临床应用中,络石藤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以及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症。它的凉性可清退风湿之热,通络作用能打通受阻的经络,从而缓解关节的红肿热痛,改善肢体活动不利的情况。

除了药用,络石藤在民间也有不少实用的保健用法,简单易操作:

• 泡脚:取络石藤30克,搭配桑枝20克、秦艽15克,一起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煮沸,转小火再煮15分钟,滤出药汁倒入泡脚盆中。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泡脚,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适合风湿热引起的关节酸痛、下肢沉重。

• 煲汤:准备络石藤15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将络石藤洗净,瘦肉切块焯水,与生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汤有祛风通络的作用,适合日常调理风湿关节不适(注意:络石藤性凉,脾胃虚寒者少喝)。

• 外用:对于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无破损),可取新鲜络石藤叶洗净捣烂,加入少量白酒拌匀,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天换一次药,能起到凉血消肿、止痛的效果。

从植物形态上看,络石藤的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质地较硬脆,易折断。叶片对生,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背面颜色稍浅。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呈高脚碟状,裂片5枚,向外展开,香气浓郁。蓇葖果双生,呈线状披针形,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靠风力传播繁殖。

这缠绕生长的络石藤,既可观花闻香,又能入药祛痛,难怪在民间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你见过络石藤吗?是否知道它的其他用法?

来源:何何的健康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