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收徒!这条老街里,年轻人正悄悄“接手”百年手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0:50 1

摘要:深秋时节,泛黄的树叶与朱门灰瓦相映成趣,古朴静谧的景致掩映下,西草市街32号北京剧装厂内的忙碌一如往常,缝纫机的嗡鸣与丝线穿梭的轻响交织,绣架前的工人凝神飞针,每一寸布料、每一抹色彩都在诉说着剧装戏具的匠心故事。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卢梦雪、田朝辉、张洁、王珊珊、

深秋时节,泛黄的树叶与朱门灰瓦相映成趣,古朴静谧的景致掩映下,西草市街32号北京剧装厂内的忙碌一如往常,缝纫机的嗡鸣与丝线穿梭的轻响交织,绣架前的工人凝神飞针,每一寸布料、每一抹色彩都在诉说着剧装戏具的匠心故事。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卢梦雪、田朝辉、张洁、王珊珊、高颖5名职工的新变化——经过拜师仪式,她们已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剧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师孙颖的弟子。这份“新身份”,不仅是个人职业的里程碑,更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很自豪,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感与使命感。”说起拜师后的心境,张洁向记者坦言。北京剧装厂始建于1956年,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剧装戏具设计、制作的国有企业,如今隶属于崇远集团。作为国家级非遗“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核心传承基地,该厂承载着全国几十个剧种的戏衣、盔头、道具制作使命,特别是京剧专业剧团均在此定制,因坚守“量体裁衣、因戏制装”的传统,完整保留着“设计、配料、刺绣、剪裁、承做”五大工序、上百项细分技艺,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各大院团,还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

孙颖(右二)与弟子交流。

“有活力、有干劲、有创意,是她们身上最亮眼的特质。”谈及5名弟子,孙颖大师眼中满是期许。虽年纪尚轻,5人却已是各自领域的“能手”: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王珊珊深耕剧装设计多年,高颖擅长西式妆造、能为传统戏装注入时尚表达,卢梦雪出身刺绣世家、精于刺绣,田朝辉全面掌握复杂的承做技艺,张洁十分擅长绣花前的排版刷活和业务承揽……“相信她们一定会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带来新视角、新方法,让老手艺在新时代活起来。”孙颖说。

孙颖(左)与弟子一同挑选布料。

作为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同时拥有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北京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老字号工匠等多重身份,1976年至今已深耕这项技艺近50年。“想要学好这门技艺,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孙颖坦言,技艺的传承不仅是手艺的传递,更是文化的延续。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在人民大会堂贵宾休息区,孙颖向各国贵宾们展示制作了京绣作品。

在此前举办的收徒仪式上,5位弟子通过敬茶、赠礼、行礼等行业传统仪式,诠释了“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彰显了非遗传承的仪式感与文化内涵。未来,孙颖将通过“师带徒”的传统模式,把自己近50年的技艺经验、创作心得倾囊相授,从工艺细节到文化理解,从设计创新到实践应用,全方位培养弟子,为北京剧装厂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对传统传承制度的坚守与延续,更展现了崇远集团及北京剧装厂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社会担当和文化使命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在当代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崇远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东城区持有老字号品牌最多的区属国有一级企业,崇远集团始终以“守护文化根脉、焕活老字号生命力”为己任。截至目前,集团拥有老字号企业21家,其中11家荣获“北京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双认证,10家荣获“北京老字号”认证;掌握国家级非遗技艺3项、市区级非遗技艺13项。

“长春堂”顺时而饮成为消费者热捧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崇远集团积极推动非遗技艺及老字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单品牌改制焕新,以“焕活品牌、创新消费”为导向,为老字号注入现代管理理念与市场思维;大力推动系统内老字号协同发展,推进多品牌联动拓展。在“推动文化记忆具象化、打造民生服务标杆化”的目标下,崇远集团还创新推出多项举措,如发布老字号“二十五宝”,涵盖便宜坊一号鸭炉、百花剧装点翠凤冠、大北照相百年相机等承载历史的实物载体,通过“线上云展+线下实物展”的光影叙事模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老字号的文化底蕴;评选“十佳品质服务范式”,涵盖大北照相的家庭影像定制服务、崇远万家的社区全天候响应机制、锦芳小吃的非遗小吃传承服务等,以文化传承赋能民生保障,成为首都国企服务民生的代表性样本。

崇远集团支持大北照相设立子品牌“大北朋友”。

未来,崇远集团将继续发挥其在非遗技艺及老字号领域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持续挖掘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科技和消费需求,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老字号+文旅”“老字号+研学”“老字号+电商”等合作形式,打破行业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非遗技艺及老字号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同时,集团还将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以时尚创新的鲜活姿态传承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焕发传统文化的全新生命力。

文字:李滢

图片:北京崇远集团有限公司 李滢 李瑶

部分图片来自往期

来源:北京东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