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婚礼变“烧钱竞赛”:90后新人两难,面子和里子该怎么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0:49 1

摘要:如今走进农村,一场婚礼的排场常常让人惊叹:上百桌的流水席连摆几天、豪车车队排成长龙、舞台灯光堪比小型演唱会……曾经淳朴简单的农村婚礼,早已被攀比阔气的风气裹挟,而90后新人,正夹在“面子”与“里子”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如今走进农村,一场婚礼的排场常常让人惊叹:上百桌的流水席连摆几天、豪车车队排成长龙、舞台灯光堪比小型演唱会……曾经淳朴简单的农村婚礼,早已被攀比阔气的风气裹挟,而90后新人,正夹在“面子”与“里子”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这场“豪华婚礼”的背后,是一笔笔沉甸甸的开销。天价彩礼首当其冲,部分地区从几万涨到二三十万,甚至更高,掏空父母毕生积蓄都是常事;再加上嫁妆、婚房装修、酒席费用、婚庆布置、车队租赁等开支,一套流程下来,不少家庭不仅花光存款,还得背上债务。对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一场婚礼几乎等同于“一次致贫”。

农村婚礼越办越铺张,核心是两方面因素在推波助澜:

- 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婚礼被看作家族体面的象征——办得越气派,越能体现对儿女的重视,也越能赢得邻里的羡慕。这种攀比心理相互传染,你家摆50桌,我家就凑100桌;你家车队5辆豪车,我家就找10辆,形成恶性循环。

- 消费观念与外部影响:随着城市化推进,年轻人接触到更多城市婚礼形式,对婚礼的期待值水涨船高;再加上短视频平台上的豪华婚礼案例传播,让不少人觉得“婚礼就得这么办”,却忽略了自身经济实力。

最无奈的莫过于90后新人。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心里清楚铺张婚礼的意义不大,更想把钱用在改善生活、子女教育等实际地方。但在父母的期待、亲友的眼光、村里的风气面前,他们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拒绝大操大办,可能被说“不孝”“抠门”;顺从安排,就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刚组建的小家庭一开局就陷入经济压力,甚至影响父母养老。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面子竞赛”正在掏空农村的“里子”。本该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钱,都花在了短暂的仪式上;不良婚俗蔓延,让“结婚致贫”成为部分农村家庭的困境,还固化了攀比、虚荣的社会风气,与婚礼原本“见证幸福”的意义背道而驰。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方合力:政府要加强引导,整治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村里的长辈和村干部要带头转变观念,不搞攀比、不逼年轻人“撑场面”;而新人及家庭更要理性看待婚礼,量力而行——婚礼的核心是两个人组建家庭的开始,不是炫耀财富的舞台,踏实的日子远比短暂的排场更重要。

希望未来的农村婚礼,能卸下“面子”的包袱,回归本真淳朴。让新人不用为一场仪式背负债务,让父母不用为儿女结婚掏空养老钱,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氛围里,开启真正幸福的新生活。

来源:暴躁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