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虚构故事,内容来源于传统典籍与民间传说,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摘要:本文为虚构故事,内容来源于传统典籍与民间传说,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你可曾见过能砸落神仙头颅的混沌宝珠?五色毫光劈碎凌霄殿琉璃瓦时,连十二金仙的护体罡气都成了纸糊的。可谁能想到,这串让截教弟子奉为杀器的宝珠,最后竟成了燃灯古佛掌中,渡化众生的二十四诸天?
一、血光里的五色毫光
昆仑山的风卷着残云掠过封神台,姜子牙攥着打神鞭的手在抖。他望着脚下翻涌的东海浪涛,又抬眼望向不远处那道裹着五色光焰的身影——赵公明的定海珠又亮了。
红、黄、青、白、黑五道光束刺破苍穹,像五条绞索缠上十二金仙中的广成子。广成子祭出的番天印刚触到光幕便碎成齑粉,他踉跄后退,道冠歪斜,额角渗出血珠:“赵公明!你这邪宝……”
“邪宝?”赵公明冷笑一声,手中银鞭甩出破空声,“此乃道祖亲赐定海珠,尔等违逆天数,该受此劫!”
五色光焰骤然收束,化作二十四个光点悬在他身侧,每颗珠子都流转着混沌初开时的气韵。这是他最风光的时刻——截教弟子在玉虚宫围剿下节节败退,可他的定海珠偏能让十二金仙折戟,连燃灯道人都被他追得弃了梅花鹿。
“公明师兄好手段!”
清越的笑声从云端传来,赵公明瞳孔骤缩。他看见两个灰衣散仙踏霞而来,左边那人身背葫芦,右边提着串金钱,腰间悬着块刻着“落宝”二字的金牌。
“萧升、曹宝?”赵公明捏紧银鞭,指节泛白,“两位道友不在武夷山清修,来我截教战场作甚?”
萧升抚了抚腰间金钱,笑意不达眼底:“因见赵道友这串宝珠煞气太重,恐坏了天道轮回。”
曹宝跟着抛了抛手中金钱,金属撞击声清脆如雷:“我这对落宝金钱,专克天下邪祟法宝。今日便替天收了这定海珠!”
话音未落,两道金光从金钱中窜出,直扑赵公明身侧的宝珠。赵公明大喝一声,二十四颗定海珠同时爆发出刺目光芒,却被那金光缠得纹丝不动。他急了,扬起银鞭抽向萧升——这一鞭带着通天罡气,若打实了,便是大罗金仙也得落个魂飞魄散。
“噗!”萧升不躲不闪,胸口绽开血花,却仍笑着将金钱抛向高空,“道友杀我易,夺珠难!”
金钱腾空,迸发出万千金线,将定海珠与赵公明的法力死死缠住。赵公明只觉手上一轻,二十四颗宝珠已化作流光没入金钱之中。他踉跄后退,看着萧升捂着胸口倒下,又望着曹宝捧着金钱冲自己摇头:“道友,法宝有灵,强求不得。”
“还我定海珠!”赵公明红着眼扑过去,却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推开。那是燃灯道人的声音:“赵道友,此珠与你无缘。”
他抬头,看见燃灯手持乾坤尺,身后站着十二金仙。
定海珠在金钱中发出嗡鸣,像在应和新的主人。赵公明望着那串曾陪他杀穿玉虚阵营的宝珠,终于明白——他从不是执珠人,只是珠选的人。
二、碧游宫的预言
记忆倒回三十五年前。
碧游宫的云阶玉壁上,二十四盏长明灯映得通天教主的青衫泛着冷光。他将一串宝珠放在赵公明掌心,珠身还沾着混沌未散的雾气。
“公明,这定海珠乃开天时镇压四海的灵物,你且收着。”教主的声音像古井投石,“截教要守的是‘有教无类’,可这天地……总有人容不得我们。”
赵公明摩挲着宝珠上的纹路,那是二十四道水痕,摸起来像极了东海的浪。“弟子明白,定用此珠护我教门周全。”
通天教主凝视着他,目光里有过一丝复杂:“珠随人心。你若被胜负困住,它便成枷锁;你若悟得无常,它便是舟。”
那时赵公明不懂。他只知这珠子能引动四海之力,挥出去便是一片五色光墙,连十二金仙的法宝都能撞碎。他带着定海珠巡守碧游宫,在万仙来朝时将它悬在殿前,看二十四道光映得满宫祥瑞。
直到封神榜降世,截教弟子一个个上了榜。他才惊觉,原来最锋利的刀,最先割破的是自己的心。
三、佛前的二十四盏灯
诛仙阵里,通天教主持剑而立,四把诛仙剑悬在四方,杀气冲霄。燃灯道人站在阵外,手中的定海珠突然发烫。
“道友,这珠子……”多宝道人皱眉。
燃灯闭目,再睁眼时已换了副神情。他指尖一点,定海珠飞出,五色光束穿透诛仙阵的杀网,正中通天教主左肩。
“噗!”教主踉跄后退,眼中满是震惊:“燃灯,你……”
燃灯低叹,“此乃天数。”
那一击,燃灯用了七分力。他望着倒在阵中的师兄弟们,又看向手中的定海珠——珠子里浮出一张模糊的脸,是赵公明。
万仙阵中,金灵圣母怒斥:“燃灯!你本为阐教副教主,截教……不该亡……”
燃灯沉默片刻,忽然问:“你可曾想过,为何赵公明败得那么快?”
金灵圣母一怔。
“因为他把定海珠当作盾,而我,把它当作镜。”燃灯抬手,珠光流转,“它照见的,不是敌人的弱点,而是自己的执念。”
话音未落,定海珠轰然砸下,这次用了十分力。宝珠炸开的五色光淹没了圣母,金灵圣母陨落,群仙胆寒。
唯有孔宣冷笑一声,五色神光席卷而来。定海珠竟被卷入其中,光芒黯淡。燃灯第一次露出苦笑:“原来……连它也有克星。”他看着定海珠被光裹住,像一片落叶卷进漩涡,突然想起赵公明最后那抹不甘的眼神。
“原来如此。”他在神光消散后轻声道,“这珠子,早该换个主人。”
四、西去的佛与不灭的灯
五百年后,大雷音寺。
燃灯古佛垂眸看着案头的二十四颗宝珠,它们不再流转混沌之气,反而散发着温润的佛光。窗外有沙弥走过,问:“老师,这珠子为何叫‘二十四诸天’?”
“因它们护过众生。”古佛指尖抚过宝珠,“从前它们替一人争胜负,如今替众生守安宁。”
他想起赵公明坠崖前的话:“若有来生,我不要这劳什子杀器……”
又想起自己在封神台上对赵公明说:“道友,此珠与你无缘。”
原来所有的“无缘”,都是“有缘”——与更该执珠的人有缘。
五、尾声:珠光里的答案
定海珠最后一次显形,是在灵山的法会上。
二十四诸天化作二十四道光,融入大雄宝殿的穹顶,化作永恒的星辰。有新入门的沙弥问:“师父,这些星星是什么?”
“是执念化作的慈悲。”师父合掌,“从前有个人,以为握住珠子就能握住命运;后来他明白,命运握住的,从来是握珠子的人。”
小沙弥似懂非懂。老僧却望向东方——那里,曾是碧游宫的方向。
他轻声说:“赵公明,你若还在,该多好。我们本不必为敌。”
风过林梢,仿佛传来一声叹息。
窗外的风掀起经幡,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
原来最锋利的宝珠,最终都会变成最温柔的灯。
法宝本无善恶,执念方分高下。
当你不再问“它能为我做什么”,而是问“我能为它做什么”——
那串曾砸落神仙头颅的珠子,便会化作守护众生的星光。
每当你抬头看见晶亮的星空,或许会发现——
那最亮的二十四颗星,正静静守护着人间烟火。
它们不再砸向敌人,而是照亮归家的路。
来源:窗外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