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太感谢法官了,为我们的事这么上心!”冬日清晨,寒风凛冽,王某与崔某却满怀暖意,将一面印有“为民解忧情真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金色大字的锦旗,送到临江市人民法院。这面鲜红的锦旗,源于临江人民法庭承办法官成功化解驾校服务合同纠纷,这看似普通的案件却凝聚着司法
“真是太感谢法官了,为我们的事这么上心!”冬日清晨,寒风凛冽,王某与崔某却满怀暖意,将一面印有“为民解忧情真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金色大字的锦旗,送到临江市人民法院。这面鲜红的锦旗,源于临江人民法庭承办法官成功化解驾校服务合同纠纷,这看似普通的案件却凝聚着司法智慧与温度。
案情陷入僵局:学员求退款无门驾校叹成本难收
时间回溯至2021年,王某、崔某怀揣驾驶梦,分别向临江市某驾校缴纳2200元、2600元培训费准备考取驾驶证,随后驾校便为二人办理了报名手续并建立学员档案。然而,因特殊原因影响,驾校一直未能安排培训课程。苦等无果后,二人要求驾校全额退款,多次协商未果,只能诉至临江市人民法院,要求驾校退还全部报名费并支付资金占用费。
法官破局有方:洞察症结寻“活水”背靠背沟通化心结
案件受理后,临江人民法庭承办法官没有简单地将案件导入诉讼程序,而是沉下心来,仔细梳理案情。经仔细研读案件卷宗,他敏锐地意识到,矛盾的“死结”在于驾校方因已产生建档等成本支出,坚持扣除30%手续费后退还剩余部分的费用;学员方则认为未接受任何服务,坚持全额退款。
一纸判决易,案结事了难,关键是要为矛盾的解决找到“活水之源”。面对僵局,承办法官采取了耐心细致的“背对背”调解策略,分别与驾校负责人和学员进行深入沟通,一方面理解学员未能学车的焦急与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体谅驾校前期投入的成本压力。承办法官引导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寻找利益平衡点。经过多次协调,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浮出水面:驾校负责人提出,若能招收到新学员“承接”已建档案,则愿意在扣除每人200元手续费后退还其余款项,这一务实方案得到了王某和崔某的当场同意。
担当延伸一步:法官化身“推介员”微信群架起“连心桥”
方案有了,但寻找新学员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为彻底化解纠纷,承办法官主动延伸服务,在自己的微信群聊中当起了“义务推介员”,为驾校发布优惠招生信息。令人欣喜的是,凭借信息的真实性和价格的吸引力,短短两天便成功为驾校招募到了合适的新学员。希望的“活水”终于涌入,彻底激活了僵局。
案结事了人和:退款当场履行锦旗诉说民心
新学员报名费到账后,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驾校负责人当场将扣除200元手续费后的款项分别退还给王某和崔某。一场持续已久的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当场履行的圆满结局。
案结事了情未了,就在收到退款的第二天,王某和崔某执意要将心中的感激化作行动,特意定制锦旗,顶风冒寒送至临江市人民法院临江人民法庭。一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当事人的谢意,更是人民群众对临江市人民法院工作最大的肯定。
临江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审判组织贴近群众、了解实情的优势,敏锐洞察纠纷根源,创新工作方法,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通过法官的情理法交融沟通、富有担当的举措,成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为与担当。
编辑:马天海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8698678800
来源:无线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