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一天之内爆出两大冷门:国乒4号种子陈垣宇被省队高杨掀翻,33岁周雨复出首战被樊振东剃光头,00后梯队断档危机直接摊在观众面前。
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一天之内爆出两大冷门:国乒4号种子陈垣宇被省队高杨掀翻,33岁周雨复出首战被樊振东剃光头,00后梯队断档危机直接摊在观众面前。
有人看完直播直接关掉电视,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巴黎奥运之后,中国男队还能靠谁?
樊振东再强也打不了两届,王楚钦状态起伏肉眼可见,后面那群小孩却连全运会都冲不出去。
陈垣宇输球不是偶然。
过去半年,他外战三连败,输韩国小将,输队友,再输省队选手,世界排名从第12滑到第38。
教练组给他报名四站WTT,最好成绩仅16强,体能教练私下透露,他训练后血乳酸值比老将还高,恢复速度却慢一半,说明基础体能储备已经亮红灯。
同天进场的樊振东用19分钟解决战斗,四局只让周雨拿到17分。
周雨退役一年,解说席坐久了,脚下移动明显慢两拍,第一局追到10平,纯粹靠经验骗了两个发球,随后连丢6分,现场球迷鼓掌都带着叹息,大家心里清楚,这是老将最后一次以选手身份站在全运舞台。
女队那边看似风平浪静,孙颖莎4比0横扫闺蜜刘炜珊,第三局第四局都打到9比11才分胜负。
省队选手把世界第一逼到关键分,侧面说明国内二线水平并不差,只是缺少国际赛场露脸机会。
刘炜珊赛后发文,自己一年只打过三场国际比赛,积分不够,报名都轮不上,训练再狠也找不到大赛感觉。
混双成了最稳一环。
林高远/刘诗雯组合三局只丢19分,解说调侃他们闭着眼都能跑位。
现实是,这种老搭档越来越少,国家队奥运战略向单打倾斜,混双只能临时凑,年轻组合连默契都来不及培养,更别提抗压。
很多人把问题简单归结为年轻人心态差。
真相更扎心:国内比赛密度高,国际门票却卡得死,20岁左右的选手一年打不上十场外战,突然拉到全运会,面对陌生对手,技术动作全变形。
日本18岁松岛辉空同期参加七站WTT,拿到一冠一亚,世界积分冲进前八,比赛经验是用机票堆出来的。
梯队建设像一条被拉断的橡皮筋。
老将退得差不多,新人还没接上,中间出现真空。
全运会成了照妖镜,谁缺练、谁缺赛,一场就现形。
教练组手里不是没牌,而是不敢把牌打出去,怕输外战丢席位,结果越不敢输,越得不到真锻炼。
观众最担心的场景正在发生:三年后奥运,男队如果只有樊振东、王楚钦两人能扛五盘大战,体能伤病一旦来袭,连换人都没人可换。
女队看似人多,陈梦、王曼昱、孙颖莎之后,第四人第五人同样没经过奥运气氛洗礼,真打到决胜局,心跳声都能盖过加油声。
解决办法并不神秘,却需要勇气。
把WTT外卡真正分给20岁左右的选手,而不是继续给排名靠前的老将保分;全国锦标赛缩减规模,省队选手通过外战积分直通,而不是内部循环;混双固定配对,从青年队就开始练,而不是赛前一周才合练。
只有让年轻人先输够,关键时刻才能扛住。
全运会金牌确实比奥运难拿,但含金量高不代表能当救命稻草。
观众可以为一届比赛鼓掌,奥运备战却不能指望偶然爆发。
接下来陈梦、王曼昱登场,如果她们也陷入内战七局苦战,别惊讶,那只能说明断层比想象更深。
看热闹的人散场后,留下的问题依旧:下一批大心脏在哪里?
没人给出答案,时间却在一分一秒流逝。
来源:端庄优雅小鱼NMnGkA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