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偏偏有这么一对父子,在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愣是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血缘关系,戏里戏外都刻意保持着距离,他们就是赵成顺和赵滨。
在娱乐圈里,明星的亲属关系向来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的星二代刚出道就打着父辈的旗号抢占资源,有的父子档则干脆捆绑营业,合作一部又一部作品刷足存在感。
可偏偏有这么一对父子,在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愣是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血缘关系,戏里戏外都刻意保持着距离,他们就是赵成顺和赵滨。
先说说赵成顺,可能年轻点的观众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一看到他的脸,保准会说“哦,是这个老戏骨”。
他那张自带威严感的脸,天生就适合演军人、警察这类正面角色,早年间在《红十字方队》里饰演的赵队长,一身正气的形象圈了不少粉,后来又在《征服》里演了秉公执法的徐国庆,那股不怒自威的劲儿,至今还是很多人心中的“警察专业户”模板。
再看赵滨,长相更偏向温文尔雅那一挂,戏路也更宽泛。
从《风车》里的梁尘到《苍兰诀》里的东方青苍之父,他既能驾驭年代剧里的市井小人物,也能hold住仙侠剧里的神仙角色,演技扎实却一直不温不火,属于典型的“戏红人不红”。
要是把这两个人的照片放在一起,仔细看能找出几分相似的轮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把他们往父子上联想。
关键原因就是他俩实在太“避嫌”了,别说合作拍戏了,就连公开场合都很少同框,偶尔在行业活动上碰到,也只是点头之交的客气模样,比普通同事还疏远。
有一次赵滨参加访谈,主持人聊到他的入行契机,他只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表演,没提半句父亲的影响。
直到后来有细心的网友翻出早年的老照片,才发现赵成顺带着年幼的赵滨参加活动的身影,这层父子关系才被扒了出来。
消息一出,圈里圈外都炸了锅:“这俩人居然是父子?完全没看出来啊!”“难怪赵滨演技这么稳,原来有遗传基因啊!”
其实赵滨刚入行的时候,赵成顺已经在圈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按说凭着父亲的人脉,赵滨想走捷径拿到好资源并不难,可赵成顺偏不。
他跟儿子约法三章:“进了这行,就别说是我儿子;所有角色都得靠自己试镜争取,我不会帮你打一个电话;要是演技不行被人骂,别说是我教的。”
赵滨也挺硬气,真就把父亲的话当成了准则。
刚跑龙套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去剧组等机会,有次演一个只有两句台词的小配角,为了找准人物状态,他对着镜子练了整整一下午。
有回剧组里有人知道了他的身份,想给他安排个戏份多点的角色,赵滨直接拒绝了:“我要是演不好,丢的不仅是自己的脸,更是我爸的脸。”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两家影视公司合作拍一部年代剧,导演同时看中了赵成顺和赵滨,想让他俩演一对父子。
剧本递到父子俩手上,赵成顺看完直接给推了,理由是“戏里演父子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对赵滨的发展不好”。
赵滨也没意见,还跟导演开玩笑说:“我爸怕我演不过他,丢面子呢。”
戏外的父子俩,相处模式也跟圈里的大多数家庭不一样。别人家的父子可能会经常一起吃饭聊天,可他俩忙起来的时候,几个月都见不上一面。
赵滨记得自己刚拍戏那年冬天,在东北的外景地冻得手都肿了,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只报喜不报忧。
结果没过几天,剧组后勤就给他送来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后来才知道是父亲托朋友寄来的,还特意嘱咐别说是他送的。
赵成顺对儿子的“严苛”,其实藏着最深的疼爱。
他心里清楚,娱乐圈看着光鲜亮丽,实则暗流涌动,要是赵滨一开始就顶着“赵成顺儿子”的光环,就算拿到好资源,也会被人说是“走后门”,时间长了不仅练不出真本事,还会被行业淘汰。他用自己的方式,逼着儿子靠实力站稳脚跟。
这种“放养式”教育,反而让赵滨养成了不服输的性子。他知道父亲在默默关注着自己的作品,每一部戏都不敢马虎。
有次他在一部剧里演一个患有抑郁症的角色,为了贴近人物,他连续一个月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还专门去医院跟心理医生请教。
这部剧播出后,他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有网友评论说“这个演员演得太真实了,看得我心疼”。
赵成顺看到评论后,没给儿子打电话,只是在家庭群里发了一个“赞”的表情,可赵滨知道,这一个表情里藏着父亲多少的认可。
随着赵滨的演技越来越成熟,他渐渐在圈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从配角到主角,从年代剧到现代剧,他用一部部作品证明了自己不是“靠爹吃饭”的星二代。
现在的父子俩,虽然还是很少公开同框,但关系比以前亲近了不少。
赵滨不拍戏的时候,会带着妻儿回家里吃饭,父子俩就着一碟花生米,能聊一晚上的剧本。
如今的赵滨,已经成了圈内公认的实力派演员,有人说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可他更愿意说,自己是沿着父亲的脚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而赵成顺,虽然渐渐减少了拍戏的频率,但只要有年轻演员向他请教,他总会提起自己的儿子。
在这个流量当道的娱乐圈里,赵成顺和赵滨这对父子,就像一股清流。他们不搞捆绑营销,不靠血缘博眼球,只用实力说话。
赵成顺用严苛教会儿子坚守初心,赵滨用努力证明自己不负期望。
所谓的继承父业,从来不是复制父辈的道路,而是把父辈的精神传承下去,活成更好的自己。这对父子的故事,或许就是对“演员”二字最好的诠释。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