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和你一样,不知道自己有写作天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9:52 1

摘要:很多人提起“写作”,总觉得是作家的专属技能,是需要天赋异禀才能触碰的领域。但其实,写作的核心特质早已藏在不少人的生活里,只是大多数人从未察觉,也未曾被人点醒。

很多人提起“写作”,总觉得是作家的专属技能,是需要天赋异禀才能触碰的领域。但其实,写作的核心特质早已藏在不少人的生活里,只是大多数人从未察觉,也未曾被人点醒。

写作的核心是“艺术感觉”——在平凡琐事中捕捉触动人心的细节,用真诚的文字传递感受。这种特质从不稀有,反而常见于生活的角落。

有人在朋友圈记录家人的趣事:“爷爷学用智能手机,把视频通话误触成语音,对着黑屏聊了十分钟庄稼收成,最后还叮嘱‘屏幕里的我别冻着’”。短短几句话,把老人的可爱与质朴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带故事的温度。

也有人在日记里写下生活碎片:“下班路上遇到一只流浪猫,它蹲在路灯下盯着我手里的面包,我分了一半给它,它吃完没有立刻走,而是用脑袋蹭了蹭我的裤腿,那一刻觉得一天的疲惫都被治愈了”。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对情感的敏感,正是写作最珍贵的底色。

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动人的真实。写下它们的人,或许从未想过自己能“写作”,但他们早已具备了写作最核心的能力——感知生活、表达真情。

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短文时,编辑在回信里说我“对生活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当时我完全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只觉得是一句客套的肯定。

我只是把生活中遇到的小事写了下来:邻居阿姨总在傍晚给楼下的流浪狗送饭,哪怕寒冬腊月也从未间断;小时候和伙伴在田埂上追着蜻蜓跑,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这些在我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回忆,却被编辑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后来我才明白,写作从不需要刻意编造惊天动地的故事。那些藏在记忆里的温暖、藏在日常中的感动,只要愿意落笔记录,就是最动人的文字。就像很多人偶尔写下的随笔、段子、生活记录,其实都藏着写作的潜质,只是缺少一个被发现、被激活的契机。

写作从不是“高大上”的专属技能,而是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的基因。想要把潜藏的潜质变成实实在在的文字,其实并不难。

多读“接地气”的文字:不用一开始就啃大部头名著,多看看生活气息浓厚的短文、随笔。当你读到“原来这件小事也能写成文字”时,就会慢慢唤醒自己的表达欲。随手记录“小触动”:看到有趣的场景、听到暖心的对话、产生特别的感悟,都可以用三言两语记下来。不用追求完美,哪怕只是几个关键词,都是写作的素材。勇敢迈出“第一步”:别总觉得“我写得不好”,所有优秀的写作都是从“写得一般”开始的。把记录的碎片整理成短文,发给朋友看看,或者发布在社交平台,每一次输出都是一次成长。

很多人都像曾经的我、像那些默默记录生活的普通人一样,身怀写作的潜质却不自知。写作是每个人表达自我、记录生活的方式。你身边的小事、心里的感受、记忆里的片段,都是值得被书写的故事。

来源:谨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