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断粮,三星亏本,霸权反噬自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9:47 1

摘要:2025年10月快结束的时候,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里,稀土库存只剩下三十天可用,这个情况不是突然发生的,是因为中国在十月发布了新的规定,新规定写得很明白,只要芯片里使用的中国稀土含量超过千分之一,并且用在14纳米以下的制造工艺上,出口就得经过审批,台积电

2025年10月快结束的时候,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里,稀土库存只剩下三十天可用,这个情况不是突然发生的,是因为中国在十月发布了新的规定,新规定写得很明白,只要芯片里使用的中国稀土含量超过千分之一,并且用在14纳米以下的制造工艺上,出口就得经过审批,台积电给苹果代工生产的A系列芯片,一直依赖中国提供的高纯度钕和镨,这一限制一出台,台积电的股价在当天就下跌了百分之四点二。

三星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半导体部门的利润下滑超过六成,存储芯片业务更是亏损了12亿多美元,同时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减少了四成,全球市场份额也从原来的七成降到了四成半,这是因为长江存储推出的3D NAND闪存价格便宜15%,还能提供定制服务,很多客户都被吸引过去,面对这种情况,三星只能削减3纳米工艺的研发投入,尽量节省开支。

这事要从2020年说起,那时候美国对华为实行制裁,台积电和三星随即停止供货,当时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每天能赚两千多万元,占到全球总收入的18%,而三星在西安的工厂负责全球七成左右的存储芯片生产,华为的Mate系列手机销量下滑,海外收入大幅减少,公司高管徐直军也公开承认,受到GMS禁令的严重影响。

到了2025年8月,美国又取消了VEU授权,这个授权原本让台积电和三星在中国的工厂可以顺利运作,零件不用一次次申请批准,现在授权没了,连一颗螺丝也得等美国政府审核三个月,结果南京工厂的客户全都跑掉了,转而向中芯国际下单,中芯国际在2024年就用DUV多重曝光技术造出了7纳米芯片,同时稳稳地供应28纳米芯片给汽车和工业控制市场。

中国这边早就在做准备,广东一下子启动了四十多个半导体项目,投入了五千多亿元,深圳负责设计环节,东莞承接封测业务,珠海制造设备,整个产业链条已经运转起来。海微电子在2025年推出了28纳米光刻机,打破了阿斯麦在成熟制程设备上的垄断局面。长电科技和华虹半导体在封装和特色工艺方面,国产化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六十。

有人提到三星把工厂搬到美国反而遇到更多麻烦,三星在得州建厂成本增加了三成,既没有中国的稀土供应,也失去了中国市场,两边都吃亏,台积电在美国的5纳米工厂还没开始大规模生产,进度缓慢,部分订单已经被中芯国际拿走,欧美地区工人工资高、效率却不高,供应链成本比亚洲高出两倍多,有经验的技工也缺,导致生产一直跟不上。

数据不会骗人,2023年美国松口想让台积电和三星跟大陆合作,他们没答应,结果到2025年,中芯国际在全球代工市场的份额冲到百分之六,排到第三位,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从2020年的百分之十五,涨到2025年的百分之四十七,这不是我们突然变强了,而是他们自己一步步把自己逼到墙角。

这件事最讽刺的是,他们当初以为卡住别人脖子就能赢,结果掐着掐着,自己的脖子先受不了了,不是中国非要硬碰硬,是他们逼得别人不得不重新找路子,现在回头看看,断供已经五年,对手没被压垮,反倒是他们自己的供应链先出了问题,市场从来不是谁声音大谁就赢,而是谁能撑到最后谁才算赢。

台积电的库存紧张,三星的利润大幅下滑,这些情况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政策调整、市场变化、技术发展和成本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企业原本认为将产业链移出中国会带来优势,现在却意识到这反而成了难题,中国并没有主动要求它们回归,但它们自己不得不重新评估利弊,这盘棋下到如今,胜负的趋势其实早有迹象。

来源:天天发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