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7号晚上,张展硕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里拿到第一,这是他这次全运会的第五块金牌,这些金牌都是他自己游出来的,没有靠接力项目,也没有依靠队友帮忙,山东队总共拿了四十多块金牌,张展硕一个人就占了五块,安徽、贵州、青海三个省加起来的金牌数量都比不上他一个
山东小伙独揽五金,冷门项目爆火,小团队逆袭成真
11月17号晚上,张展硕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里拿到第一,这是他这次全运会的第五块金牌,这些金牌都是他自己游出来的,没有靠接力项目,也没有依靠队友帮忙,山东队总共拿了四十多块金牌,张展硕一个人就占了五块,安徽、贵州、青海三个省加起来的金牌数量都比不上他一个人拿的。
这位运动员选择的是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它不是那种短程冲刺的类型,这类比赛观众不多,赞助也少,训练起来特别辛苦,广东和江苏的强队都主攻短距离和接力,他却偏偏选了最艰难的路走,教练是青岛本地人,没进过国家队,也没有什么大牌资源,可他还是坚持练出来了,让人感到意外。
他的训练方式与别人不同,不是靠每天游很长的距离来累积数量,而是讲究科学方法,比如调整休息时间,运用心理想象技巧,还有监测身体恢复的数据,在比赛的后半段他越游越快,观众们都说他像一台冷静的加速机器,直播时有八百万人观看,网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两亿,大家都觉得这个人非常特别。
这件事让人想不明白,很多省队会广泛安排选手参加多个项目,这样能增加成功机会,但山东队把资源集中在一个运动员身上,结果他取得了成功,这说明地方青训只要目标明确、教练稳定、方法得当,就算没有国家队的支持也能培养出优秀运动员,这对那些条件有限的西部地区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网上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事,有人说他是个天才,别人根本学不来,也有人问为什么全国只有他一个人能脱颖而出,是不是因为基层的训练方式太死板,投入的资源又不够,以前田径和举重项目里也出现过类似的好苗子,但因为没有得到持续的支持,最后都被埋没了,张展硕厉害的地方其实不在于天赋有多高,而是他没有被体系压垮,还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发展。
中长距离游泳项目一直没受到太多关注,国家也没有专门扶持政策,王浩这次走红后,反而让大家开始思考这些冷门项目的价值,以后地方选拔运动员时,可能会更看重项目是否具备突破潜力,而不是单纯看参与人数,他一个人带动了整个项目的热度。
来源:明哥聊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