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redence Research刚出的数据显示,2024年这行已经做到237亿美元,到2032年,规模直接奔着412亿美元去了。
现在的传感器市场,简直是踩了油门往前冲。
Credence Research刚出的数据显示,2024年这行已经做到237亿美元,到2032年,规模直接奔着412亿美元去了。
可能有人觉得数字太虚,咱们每天用的手机、开车依赖的自动驾驶辅助,甚至医院里的可穿戴监测设备,都藏着传感器的身影。
这东西早不是实验室里的稀罕物,而是撑起现代科技的“隐形骨架”。
传感器的核心作用,说穿了就是“翻译官”。
它能把光、温度、压力这些咱们摸得着却难量化的东西,变成机器能读懂的数据。
现在数字化搞得热火朝天,物联网设备越来越多,IDC说2025年全球连网的智能设备要超300亿台,每台都得靠传感器“感知世界”。
汽车行业对它的需求最迫切,自动驾驶要判断路况,得靠激光雷达和毫米波传感器“眼观六路”,新能源汽车要监控电池温度,避免起火风险,温度传感器就是第一道防线。
工业领域更不用说,德国搞工业4.0,工厂里的机器人要精准抓取零件、检测产品缺陷,全靠传感器实时反馈。
欧洲在这事儿上倒是走得挺靠前,欧盟把安全和环保的规矩定得严,企业想达标,就得用更先进的传感器做监控。
德国的工厂里,现在不少生产线都装了智能传感器,能提前预警设备故障,比以前靠人工巡检靠谱多了。
这也是为啥欧洲能成为传感器研发的核心阵地,政策推着、需求拉着,技术自然跑在前头。
传感器市场整体上扬,里面还有个“尖子生”特别突出,那就是压电MEMS。
本来想单说传感器的大市场就够了,但后来发现,压电MEMS的增长势头比整个行业都猛,不单独聊聊实在说不过去。
Yole的报告里提到,到2030年,压电MEMS市场能冲到近57亿美元,每年的增长速度比整个MEMS行业快不少。
这技术能火,核心是材料玩得明白。
氮化铝、掺钪氮化铝、锆钛酸铅这些听着绕口的材料,各有各的本事。
有的适合做精准传感,有的擅长驱动设备运转,制造商根据需求挑着用,产品自然更靠谱。
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前主要用于射频领域,被博通、Qorvo这些巨头把持着。
现在不一样了,微型扬声器、麦克风、MEMS自动对焦,十个产品类别都在用它。
你手上的高端耳机,比如SoundPEATSCapsule3Pro+,里面可能就装着xMEMS的MEMS微型扬声器,音质更清晰,体积还小。
科技公司为了抢这块蛋糕,花样也不少。
有的找代工厂合作,把压电沉积技术磨得更成熟,有的干脆搞收购,比如高通把Vesper买下来,直接把语音传感器技术整合进自己的生态。
这些操作看着复杂,本质都是为了更快地把技术变成产品。
MagicLeap2的AR眼镜里,装着TDK的测距传感器,HTCVive的VR设备,用了poLight的自动对焦镜头,这些设备能实现精准交互,背后都有压电MEMS的功劳。
以前总觉得这些前沿技术离生活远,现在才发现,它们早就悄悄融入了咱们的日常。
前两年全球经济不太好,压电MEMS市场也慢了下来。
但现在需求又起来了,消费电子要高端化,工业自动化要升级,这些都得靠它撑着。
Yole的专家布拉塔什说,这是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结合,这话确实在理。
传感器市场的增长不是虚火,412亿美元的目标,是靠一个个具体的需求堆起来的。
压电MEMS作为里面的核心力量,既能满足消费电子的小需求,又能支撑工业、汽车的大场景。
未来几年,随着AI和物联网的融合越来越深,这行还会有更多新玩法。
咱们普通人不用记那些复杂的技术名词,只要知道,下次用着更智能的设备时,背后大概率就有传感器和压电MEMS的功劳。
来源:史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