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嘉宾变靶子?特朗普点名要查克林顿,美国两党大秀“甩锅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9:22 1

摘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许认为,他在本周五找到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能彻底转移公众对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邮件丑闻的注意力。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或许认为,他在本周五找到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能彻底转移公众对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邮件丑闻的注意力。

这一策略确实引发了关注——但这主要是因为社交媒体上那些热衷于讽刺这位总统的人们,从中找到了新的笑料。

近期曝光的邮件揭示了一个令特朗普尴尬的事实:他与这位声名狼藉的美国金融家兼性交易罪犯的关系,远比外界此前认知的更为持久,甚至延续到了他的首个总统任期内。

眼见局势对自己不利,特朗普随即在其自创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要求美国司法部(DOJ)和联邦调查局(FBI)彻查爱泼斯坦与权贵阶层的关联。

然而,这份“调查名单”并非针对所有人。由于爱泼斯坦的丑闻已经波及到包括特朗普自己在内的多位政商界名流,特朗普明确将矛头指向了民主党阵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曾作为嘉宾出席特朗普婚礼的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

特朗普在声明中写下了一段冗长的指控:“鉴于民主党人正利用涉及他们自己人(而非共和党人)的‘爱泼斯坦骗局’,试图转移公众对其灾难性政府停摆及其他种种失败的注意力,我将要求邦迪司法部长、司法部以及联邦调查局杰出的爱国者们,调查杰弗里·爱泼斯坦与比尔·克林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摩根大通(JPMorgan)等众多人士及机构的关联,查明他们与爱泼斯坦的真实关系。”

随后,他将当前的丑闻定性为“又一场俄罗斯骗局”,声称“所有证据都指向民主党人”。

事实层面上,与特朗普相似,克林顿与爱泼斯坦确实保持过长期往来,并曾共同参与人道主义行程,但克林顿始终坚称对爱泼斯坦的犯罪行为毫不知情。克林顿办公室此前发表声明,强调双方同行仅限于慈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曝光的爱泼斯坦邮件中,爱泼斯坦本人声称克林顿从未造访过那座臭名昭著的“爱泼斯坦岛”——该岛被证实是未成年女性遭受虐待的主要场所。

与此同时,尽管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期间曾向知名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edman)承诺,他对此“毫无心理负担”,定会公开爱泼斯坦档案(包括所谓的“客户名单”),但自今年7月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告知他已全面掌握文件以来,公开进程却陷入了无休止的拖延。

鉴于特朗普似乎正试图通过“把水搅浑”来转移公众对其自身与爱泼斯坦关联的审视,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质疑之声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络舆论并未如特朗普所愿被带偏节奏。许多评论指出,这种“贼喊捉贼”的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O.J.辛普森(O.J. Simpson)——他在被指控杀妻后,也曾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寻找真正的凶手”。

“这完全是‘O.J.寻找真凶’式的套路,”知名自媒体账号 MeidasTouch 评论道。还有网友讽刺称:“当他在战情室里耗了数小时,最终想出的转移视线策略竟然只有这种水平。”

更有观察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的这份调查名单上少了几个关键名字:唐纳德·特朗普,以及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

这套操作流程被网民总结为“当权者的标准公关手册”:提出含糊指控、推卸举证责任、从中牟利,最后若被拆穿则声称只是讽刺。然而,当一位国家领导人拼命试图用新的指控来掩盖旧的指控时,这种掩盖行为本身,往往比真相更具新闻价值。

喧嚣的指控声浪在华盛顿的上空回荡,但这出精心编排的政治剧目,似乎忽略了最安静、却最核心的角落。在那座加勒比海的小岛上,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掩盖着曾经发生的罪恶;而在司法部的服务器深处,那些尚未公开的档案正静静地等待着被阳光照亮的一刻。

无论政客们如何在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中相互指认,试图用对方的名字来洗刷自己的污点,有一个事实始终无法被推特上的怒火所抹去:这从来不是关于谁赢得了下一场选举,或者是谁在电视辩论中占据了上风。这是关于那些名字被隐去的受害者,她们的痛苦正被当权者当作相互攻讦的筹码,在一次次“调查”的喊话中,被轻轻拿起,又重重摔下。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