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0—13日,2025年广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初赛在南宁市顺利举办。本次大赛初赛为期四天,来自全区各地的113组科普节目、500余名健康科普工作者同台竞技,围绕慢性病防治、中医药养生、急救技能、重点人群健康指导等七大健康领域展开专业较量。经激烈角逐,共有1
11月10—13日,2025年广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初赛在南宁市顺利举办。本次大赛初赛为期四天,来自全区各地的113组科普节目、500余名健康科普工作者同台竞技,围绕慢性病防治、中医药养生、急救技能、重点人群健康指导等七大健康领域展开专业较量。经激烈角逐,共有16组团体选手与10位个人赛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将于更高舞台继续展现科普风采。
跨界评审,护航科普创新力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全面性与专业性,本届大赛组建了一支跨领域专家评审团。评委团队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营养科学、大众传播及舞台艺术等多领域专家构成,形成了“医学—传播—艺术”三维协同的复合型评审架构。评审工作聚焦内容的科学性、传播力与艺术表现力,通过多维度、系统化的立体评估,致力于为大赛甄选兼具科学内涵与传播魅力的优秀健康科普人才与作品。
命题丰富,展现选手专业智慧
面对涵盖七大健康领域的专业题库,选手们随机抽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将艰深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赛场变身为健康知识“翻译官”,选手们用贴近群众的表达方式,搭建起医学知识与公众认知的桥梁,展现了健康科普工作者独有的专业智慧,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
形式创新,科普表达的“多元突围”
本届大赛在形式上实现创新突破。个人赛升级为“健康脱口秀”专场,选手们在4分钟内将健康知识巧妙融入幽默叙事。河池市人民医院选手带来的《一场“有味道”的脱口秀》,以诙谐方式解读常见健康问题,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团体赛化身创意工坊:河池市人民医院用毛南族山歌传唱中医药智慧、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以情景剧演绎大学校园献血科普、南宁市疾控中心通过暖心小品讲述洪灾后防疫……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舞台上迸发出科普传播的创新魅力。
五年耕耘,打造健康广西“科普引擎”
自2020年创办以来,广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已成功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大赛持续培养了一批兼具医学专业素养与科普传播能力的健康科普人才队伍,推动了健康知识的广泛传播,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注入持续动能。
据悉,决赛即将拉开帷幕,晋级选手将竞技更高舞台,以更精湛的科普技艺传递健康理念,为观众呈现更加实用的健康指导,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贡献智慧力量。这场科普盛事的精彩延续,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来源:健康八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