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龙头股全景解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9:03 1

摘要:中国船舶(600150.SH)作为船舶制造领域的绝对龙头,凭借全产业链布局、领先技术实力和稳定业绩表现,稳居全球行业第一梯队。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785.84 亿元,同比增长 5.01%,归母净利润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22.21%,202

中国船舶(600150.SH)作为船舶制造领域的绝对龙头,凭借全产业链布局、领先技术实力和稳定业绩表现,稳居全球行业第一梯队。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785.84 亿元,同比增长 5.01%,归母净利润 36.14 亿元,同比增长 22.21%,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激增 180.99%,盈利质量持续优化,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9.94%,ROE 指标在中证指数船舶产业成分股中居于领先地位。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上,作为产业链 “链主”,公司整合了从设计研发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资源,推动 LNG 船核心材料 B 型舱绝缘系统实现自主可控,液货船关键设备国产化率突破 90%,高端钢材等关键材料自主供应,在承接高附加值订单时能提供高性价比整体解决方案。

技术层面,公司 2024 年完成专利申请 1674 项,其中发明专利 1481 项,自主研制的首艘大型 Mark III Flex 薄膜式 LNG 运输船创造 19 个月建造交付纪录,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速度比肩欧洲顶尖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5G + 工业互联网与 AI 技术的应用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市场份额方面,2024 年公司新接民品船舶订单合同金额同比增长 42.57%,全球和国内市场份额分别达 7.03% 和 9.22%,手持民品船舶订单总额超 2169 亿元,集装箱船、VLEC、PCTC 等多个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为业绩提供长期保障。

中船防务(600685.SH)是中国重要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在成品油轮、原油轮、化学品船等细分领域具备领先地位,2025 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65.31 亿元,同比增长 10.29%,扣非净利润 3.1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95.82%,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 160.07%,业绩增长势头强劲。其核心竞争力聚焦于细分船型的专业化制造能力,依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境外机电工程承包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领域经验丰富,产品在全球液货船市场拥有稳定客户群体和较高认可度。随着全球航运市场对液货运输需求的复苏以及环保新规推动的船舶更新换代,公司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稳定的交付能力,持续巩固市场份额,2025 年股价已上涨 15.15%,市场表现与业绩增长形成良性互动。

中国动力作为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供应商,业务覆盖七大动力业务及相关辅机配套,是船舶制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2025 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 153.39 亿元,同比增长 13.97%,净利润 5.24 亿元,同比增长 35.2%,为船舶制造行业提供核心动力支撑。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动力系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能力上,深耕船舶动力领域多年,产品适配各类主流船型,尤其在绿色动力领域布局前瞻,适配 LNG、甲醇等新能源燃料的动力系统技术不断突破,契合全球航运绿色转型趋势。作为船舶制造的上游核心配套企业,其业务与下游造船企业深度绑定,随着下游新船订单的持续增长和绿色船舶的推广,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成为船舶制造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船舶制造概念板块的龙头股呈现出清晰的产业链分工与协同发展格局,中国船舶作为全产业链龙头,在技术、规模、订单质量上全面领跑,是板块核心标杆;中船防务深耕细分液货船市场,以专业化制造实现业绩高速增长;中国动力聚焦核心动力配套,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这些龙头企业均具备技术优势显著、市场份额稳定、业绩表现扎实的共同特征,受益于全球航运市场复苏、环保新规推动的船舶更新换代以及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支持,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均与主营业务深度绑定,技术研发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巩固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支撑业绩稳定,形成良性循环,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点赞关注不迷路,评论区观点你来附!

★★★重要提醒★★★

本文为作者研读日记,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和完整,不作为任何参考依据,不作推荐,不构成即可操作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择势择时择股择价,缺一不可。

来源:灵思致远学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