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柑橘产业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13:50 1

摘要: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有“蜀汉江 陵千树橘”的史载,唐宋时代城固“升仙蜜橘”就被朝 廷定为贡品。 城固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北纬32°~ 33°,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形 成了肥沃的汉中盆地,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 类型,年均温1

城固柑橘产业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

_敖义俊等

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有“蜀汉江 陵千树橘”的史载,唐宋时代城固“升仙蜜橘”就被朝 廷定为贡品。 城固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北纬32°~ 33°,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形 成了肥沃的汉中盆地,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 类型,年均温14.3 ℃,年降水量800~1 000 mm,因 南北“二山”形成了柑橘生长的“天然温室”,其独特 的地理气候与千年农耕文明的交融, 孕育出中国北 缘柑橘产业的“黄金地带”。 城固柑橘作为城固县的 一张亮丽名片,不仅承载着乡村振兴的产业使命,更 彰显着“橘生淮南则为橘”的生态智慧与人文精神。 为了全面摸清城固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课题组立足实情,深挖产业 发展潜力, 凝练特色优势, 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堵 点、难点、痛点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 进城固柑橘高质量发展。调研过程中,以柑橘主产镇 为单位,联系对接镇(办)农业综合服务单位、柑橘专 业合作社和企业、种植大户等,收集数据,查阅相关 资料,分析汇总形成本调研报告。

1 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县柑橘 栽植面积1.6万hm2,产量34.1万t。 其中,面积和产 量在全县果业分别占比为74.7%和86.0%, 在全市 柑橘产业分别占比70.5%和64.3%, 占全省柑橘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7.3%、65.0%,居全省第一位,是柑 橘面积最大的主产县。

1.1 生产分布

城固柑橘主要种植于橘园镇、原公镇、老庄镇、 龙头镇、文川镇等8个乡镇62个村,有2.1万农户、 8.8 万农业人口以柑橘为主要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形 成了以橘园镇为中心,东起原公镇卢家坡村,西至文 川镇张何营村,沿秦岭南麓东西绵延长25km、宽4~ 6 km 的柑橘产业带。柑橘种植区域位于秦岭南麓的 浅山坡地、丘陵地以及零星平坝地,其中丘陵坡地果 园1万hm2,占总面积的91.5%,河谷地及平坝地果 园0.1 万hm2,占总面积的8.5%。 调查显示:城固县 柑橘产业主要集中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地, 绝大多数 为早年的低产瘠薄耕地或高山开荒发展起来的果 园,地形条件复杂、坡度大,因此与近年来国家实施 的耕地非粮化政策没有矛盾冲突;近10年来,平川 低海拔产区因面临低温霜冻威胁、病虫害严重(特别 是流胶爆皮病)、品质差产量低等因素制约,逐步退 出柑橘种植,转向海拔较高的山地集中发展,现已形 成“粮油进川、柑橘上山”的产业发展格局;核心产区 橘园镇、原公镇、老庄镇的37个村柑橘收入占本村 农业总收入的85%以上, 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中凸 显出“哪里橘子多,哪里就富裕”的独特景观。

1.2 品种与熟期结构

城固柑橘种植主要以早熟温州蜜柑兴津、 宫川 为主栽培品种,面积1.27万hm2,占总面积的79.5%; 特早熟温州蜜柑日南1号、 大分4号品种0.24万hm2,占总面积的14.83%。 其他如少核朱红橘、城固冰糖橘、金秋砂糖橘、爱媛28、南丰蜜橘、椪柑等 特色品种,面积907 hm2,占总面积的5.67%。城固柑橘销售期为9月中旬至12月中旬, 从栽培面积、产量等方面来看,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兴津是绝对的主 栽品种,成熟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其产量占总 产量的89.5%;特早熟温州蜜柑日南一号、大分4号 等成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市, 产量占总产的 7.83%; 其他特色品种成熟期10月中下旬至12月 中旬,产量占2.67%。从产业品种结构看,熟期集中、 销售集中,市场压力大等矛盾仍然突出。

1.3 果园基础设施及生产现状

基础设施 柑橘主要种植于浅山丘陵地区,立 地条件差,土壤瘠薄,90%以上的面积均为农民单家 独户经营,橘园地形复杂且分散,道路纵横交错坡度 大。在全县柑橘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和脱贫攻坚时期, 产区主干道硬化覆盖率达70%左右。 早年修建的用 于抗旱的渠系、管道、蓄水池年久失修失管,几乎失去功能,橘园没有或有少量配套集雨水窖等“保命” 设施。在橘园镇建有山地果园轨道运输线13条、 3.4km,全县80%以上的橘园仍然是“抗旱靠天、采收靠背、运输靠三轮车”。

树龄树势 据调查,全县树龄在30年以上的老 橘园有0.68万hm²,占总面积的62%。尤其是橘园、 原公、老庄3个镇的老果园达到0.59万hm²。此类橘 园树势衰弱、爆皮流胶普遍、缺株严重,产量低、品质 差,每667m²产量1000kg左右,仅为盛产果园的 1/3,所产果实个小、品质差、优果率低,50mm以下 的等外果占一半以上,且极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生产管理 据统计,目前全县从事柑橘生产的 果农平均年龄63.5岁,其中7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 40%以上,农村劳动力不足和果农老龄化问题日益 凸显。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人工价格逐年上涨,果农生产管理投入动力不足。柑橘种植区域有 40%左右的橘园坡度达45°以上,肥料运输难、管理 不便,导致大部分果园土肥水等生产管理不到位,施 肥单一、年施1次肥(果农俗称一炮轰)的现象非常 普遍,多年不施有机肥,致使果园土壤板结,有机质 含量低,缺素黄化严重。近年来,果园病虫害种类、基 数、损失趋于严重,药害、肥害问题屡有发生,灾害性气候频发,如冻害、干旱、冰電等。

1.4 科技推广服务情况

产业论坛 13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政策的实施,县柑橘研究 所(县柑橘育苗场)转制为生产经营性企业(隶属陕 果集团),县林果试验场、县斗山柑橘示范场、七里沟 柑橘示范场等均已失去科技服务示范功能, 镇级果 业技术服务部门改革整合至大农业口。目前,果业职 能部门有县果业局、果业技术指导站等,从事柑橘技 术研究、 推广的技术人员31人, 其中, 高中级职 称21人。建成了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陕南柑橘综 合试验站、城固柑橘产业省级专家工作站、陕西柑橘 种质资源圃(省级)等高层次研发平台,践行“产学 研” 合作模式, 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科研院所合作, 开展技术创新研究, 示范推广新品 种、新技术、新模式,应对产业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先后邀请100余 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来城固调研、培训、指导产业 发展,解决产业技术难题,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1.5采后处理与市场销售现状

采后处理 城固柑橘采收后,按照客商要求进 行分选、打蜡、装筐后运销至目标市场。全县有柑橘 产业化企业10余家,柑橘类专业合作社106家,家 庭农场112家,运行效益较好的有46家。建成柑橘 鲜果分选、打蜡生产线75条,其中光电无损分选3 条,年分选加工能力达到30万t,柑橘分级选果率达 到了80%以上。

销售形式 城固柑橘销售主要分为线下销售和 线上销售两种形式。(1)线下销售:主要以“橘农+经 纪人(代办)+客商+零售"模式为主,其中“经纪人” 是这个模式中的关键因素,是链接橘农和客商的纽 带,初步统计全县大约有110人左右,多数分布在各 主产村,根据客户要求驻村代办收购。全县有2个柑 橘交易市场,即橘园柑橘交易市场、后湾柑橘交易市 场,为自然形成的“马路市场”,现场看货谈价交易。 运输采用塑料中转筐或散装车厢销往外地目标市 场。线下销售量占总产量95%以上,其中50%的销 量由合作社参与销售。(2)线上销售:近年政府通过 鼓励快递企业设置快递点,与网销企业、个体户达成 快递合作价格,降低柑橘网销成本,引导网红达人拍 摄短视频、直播带货为城固柑橘带货,打造了一批电商直播站点等方式助力柑橘销售。2024年电商企业、柑橘合作社、网络达人等通过淘宝、拼多多、抖 音、微信小程序等电商平台销售柑橘达1900t多。 例如,城固县鼎军柑橘专业合作社2024年通过线上 以“城固蜜橘”品牌销售,销售期从9月中旬持续至 12月底,年销售量约180t,日最高销售量达7.5t。

销售市场 根据调查,城固柑橘销售以北方市 场为主,主要销往“三北”市场,占总量的60%,即西 北地区(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东北 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华北地区(河北、山西、 内蒙古等);近年来,受全国温州蜜柑种植面积和产 量急剧下降的影响,城固柑橘在南方市场(上海、安 徽、四川以及江浙等)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出口市 场销量呈小幅上扬态势,出口量每年总体在5万~7 万t,占总产量的17%左右,主要出口国家是“中亚 五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2024年与霍尔果 斯金亿集团签订2万t购销协议。

1.6品牌培育与推介

品牌建设近年来,城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城固柑橘品牌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深人实施商标 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实施商标品 牌战略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城固 县获得驰(著)名商标称号企业奖励办法》,为我县实 施商标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城固县果业技 术指导站申报的“城固蜜橘”2008年12月获农业部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09年5月又在国家工商总 局注册“城固柑橘”“城固蜜橘”地理标志证明商 标,2012年12月城固柑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 标”,2019年人选“2019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柑橘区 域公用品牌10强”,荣获“2020全国绿色农业十佳 果品地标品牌”,2020年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果 品地标品牌”,2022年被认定为省级区域 公用品牌,2023年品牌评估价值达40.65 亿元,居全国第33位,陕西省第9位。同 时,积极鼓励支持单位、企业注册申报与柑 橘有关的商标品牌,全县涉果企业和合作 社注册企业商标品牌7个。

宣传推介 “品牌腾飞,宣传先行”,相 关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做好城固柑橘品牌 宣传、果品推介等工作。近年来,先后在新 疆、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 等省(区)举办城固柑橘宣传推介会,同时在中国农产品交易会、杨凌农高会、“农民丰收节”、 柑橘旅游文化月活动期间,以节为媒、以会为契宣传 推介城固柑橘,使“城固柑橘”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 度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1.7产业效益情况

销售价格 近10年来,我县柑橘各年度销售价 格波动较大,但是,总体上销售价格呈波动上升趋 势。其中2022年市场销售最高价格3.8元/kg,2023 年最低价格0.6元/kg,2024年市场销售最高价格达 5.2元/kg,柑橘销售价格区间在0.6~5.2元/kg。同 一时间段光头果价格较带叶果高0.4~1.0元/kg。同 一年度不同上市时间,柑橘销售价格浮动较大,特早 熟品种价格高于早熟品种,呈现先高后降再升的 “U"形曲线价格,直至11月底整个销售期结束。汇 总各年度数据,总体平均价格在1.6~3.4元/kg之间。 各年销售平均价格见图1。

图1城固柑橘近10年销售平均价格

生产投入 据测算:以2020一2024年为例,城 固县橘农在平均每667m²橘园生产性投人为1130 元,其中肥料、农药、雇工每667m²平均投人分别为 360、250、520元,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 31.9%、22.1%、46%。从投人水平来看,整体投人水平 较低,特别是肥料投人明显不足,人工费用较高。

经济效益 柑橘每667m²平均产量超过2000kg, 每667m²纯收益4000~6000元,种植效益较高。 以2024年为例,柑橘总面积1.6万hm²,总产量34.1 万t,产值11.3亿元,橘农人均收入12841元,带动 运输物流、加工包装、中介劳务、农旅休闲、餐饮住 宿、金融商业等产业发展,综合产值达18亿元。

社会效益 一是柑橘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 民就业,全县有8.8万农民从事柑橘生产,同时促进了农村经纪人、苗木栽培、仓储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 展。二是依托连片柑橘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打造 了橘园观光线路、橘颂长廊、升仙台、魁星园、柑橘采 摘园等旅游文化项目,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带 动了餐饮、交通、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生 产+销售+旅游”一体化经营体系。

生态效益 柑橘是常绿灌木植物,生长年限可达 30多年,产业化发展对坡地固土涵水、绿化山地、净 化空气等发挥积极作用,优化生态环境。集中连片的 柑橘产区形成一种以园为主体的生态景观,为柑橘文 化旅游提供了可能,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 产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固县柑橘产业发展概况总结为“基础较 好、问题很多、机遇看好”,生产上存在土不肥、树不 壮、果不甜,采后处理方面存在粗放采果、粗放转运、 损失(烂果)较大,销售方面存在企业不强、品牌不 亮、效益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抗风险能力 差。城固柑橘栽植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地 形复杂,坡度大,道路建设、灌溉设施等基础建设成本 高、难度大。灌溉水源的缺乏,导致果园应对高温干旱 气候风险的能力脆弱。多数橘园的农资、采果运输等 主要依靠三轮车和人力,且由于山高路陡、基础差,运 输车辆时常发生交通事故,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二是老果园面积逐年增多,影响产业可持续发 展。全县有老果园面积超过0.67万hm²,占柑橘面积 的60%以上,多数柑橘果园树龄在30年以上,存在 诸如品种退化、树势衰弱、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滋 生严重等问题。且由于地处北缘产区,每年低温冻害 的客观存在,造成柑橘树受冻死树现象时有发生,果 农习惯于对老果园衰老树或者受冻死亡树维持现状 或进行补栽,使大部分橘园老树小树同时存在,园貌 不整齐,这一类橘园经济效益处于中下等,致使老果 园改造整体工作推进缓慢,改造面积不多,改造工作 难度大、任务依然艰巨。

三是柑橘果实品质参差不齐,产业发展自信不 足。随着农村劳动力不足和果农老龄化问题凸显,生 产资料投入品价格上涨,柑橘销售价格起伏波动等原因,在果园管理中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柑橘整体品质 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严重削弱了 广大果农持续发展柑橘产业的信心和动力。

四是采后品牌化销售意识不强,影响市场竞争 力。据统计,我县柑橘采后销售85%以上使用塑料 中转筐或散装销售,部分网络销售或零售使用的纸 箱、包装、标识五花八门,未做到统一标识商标,销售 包装不规范,不利于增强“城固柑橘”“城固蜜橘”区 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有影响力 的自有品牌较少,使用标识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

3 发展建议与措施

2025年4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莅 临陕西汉中考察调研柑橘产业时指出:“汉中属中国 最北缘柑橘产区,品种选择上应以早熟、特早熟为 主,要把柑橘产业发展与本地旅游业开发有机融合, 走出一条特色文旅结合之路。”面对国际国内水果产 业多元化发展格局,以及异常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加 剧等因素的挑战,根据专家建议,结合产业实际,城 固县要以“绿色发展的创新突围为战略目标,以“现 代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为方向,提升品质、做 强品牌、文旅融合、数字赋能,打造低碳产业链,推动 产业升级,提高城固柑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依托 “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 让“秦巴橘香”飘向世界。

一是创新机制,推动产业发展。解放思想,转变 观念,瞄准优势主导产业,切实把振兴城固柑橘产业 提升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全县上下形成 共识,增强紧迫感,全力做大、做优、做强柑橘产业。 成立高层次、高规格的城固柑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核心产区由乡镇书记挂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 柑橘为载体打造城固柑橘产业集群。推行实施“首长 示范园”建设,建立县级领导包抓的指挥园、乡镇领 导包抓的样板园、局长包抓的高产园、技术人员包抓 的攻关园。落实包抓机制,细化技术措施,通过示范 引领,带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上档升级。

二是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从传统的以低附加值产业为主向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业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涉及产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涵盖产品种类的升级和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重点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升传统 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是发展动能转换,实现由传统的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业 的发展更多依赖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业态创 新等。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科 技成果的转化等方式,激发产业的创新活力。

三是生 产效率提升,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生 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产业 的竞争力。同时,注重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 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全面实施“柑橘优果工程”。加强对果农高 品质柑橘种植的生产指导和培训引导,政府部门联 系销售商对果农生产高品质柑橘进行订单销售,优质 高价,提升果农生产高品质柑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开展产区“果王”评选,逐步在全县营造高品质柑橘生 产的良好氛围。同时,引进或逐步培育社会化的柑橘 生产服务组织或经营主体,开展柑橘果园生产全程或 部分托管服务,示范推广柑橘生产管理技术的规范 化、标准化,保障全县柑橘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投人。积极争取财 政涉农资金或水利部门相关资金,协调相关镇、村、 组,开展集中连片柑橘生产基地的果园主干道、运输 便道等道路砂石或水泥硬化,便于柑橘采摘人机通 行;同时,因地制宜,在适宜的区域建设蓄水池,鼓励 果农建设实用性集雨水窖并给予适当的补贴,争取 农业机械有关项目,开展果园轨道运输轨道机械的 建设,提升我县柑橘生产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是加强柑橘老果园改造推进力度。将柑橘老 果园改造纳人阶段性重点工作,制订《关于加快推进 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战略规划、工作方案、保障措施等。申报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 园创建,积极寻求省部级大型产业建设项目资金;争 取省市级农业、发改等部门项目支持,上下形成工作 合力,利用5~10年时间,全面推动主产区老果园改 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县柑橘老果园改造进行适 当的补贴或补助,按照改造内容不同进行针对性地 补助。以柑橘重镇一一橘园镇为桥头堡,创建集科技 示范、科普教育、技术培训、试验展示等于一体的多 功能产业科技园,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老果园改造,引 领合作社发展产业现代化,构建现代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柑橘高质量发展的“城固 模式”和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样板。

六是提升柑橘产业化经营水平。政府部门加大 招商引资,引进柑橘产业相关企业延伸并强化柑橘 产业链,拓展柑橘种植生产、采后处理、包装运输、市 场销售、果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培育年轻一 代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视频平台,讲好 城固柑橘种植历史、生长习性及果品特点故事,让果 农成为新网红和代言人,使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城固 柑橘,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品牌信誉度,增加线上 销售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多方宣传对接柑橘外贸 企业,提高柑橘果品外销及出口数量占比。

七是加强城固柑橘品牌建设。深度挖掘城固良 好的生态、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打造独特 的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突出城固柑橘 “酸甜型”独特风味和绿色、有机、高品质的特点,积 极引导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创建自有品牌。在人流量 集中的高铁站、机场、高速路口以及主销城市对城固 柑橘进行展示宣传。通过推介会、贸易洽谈会、柑橘 文化节以及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平台,多角度进 行宣传,持续增强宣传氛围,提高城固柑橘知名度, 增强城固柑橘的品牌效应。强化柑橘品牌营销监管。 由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城固柑橘品牌销 售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制品牌标识、规范柑橘包装和 标志使用,采用“地理标志公用品牌+企业商标”模 式,统一宣传口号,打响“张骞故里神奇橘乡”金字 招牌,提高城固柑橘品牌化销售市场率,稳步提升经 济效益。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