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业示范街”激活乡村振兴“她动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8:57 1

摘要:宝良农家院内,飘出阵阵饭菜香;郭家大院里,游客的笑声此起彼伏……这条由6名女党员带头打造的“巾帼创业示范街”,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今年,两家子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份荣誉离不开巾帼新农人的奋斗,更离不开妇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走进辽宁省阜新市国华乡两家子村的“巾帼创业示范街”,6家连片经营的农家院里热闹非凡。

宝良农家院内,飘出阵阵饭菜香;郭家大院里,游客的笑声此起彼伏……这条由6名女党员带头打造的“巾帼创业示范街”,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今年,两家子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份荣誉离不开巾帼新农人的奋斗,更离不开妇联组织的搭台助力。

从“第一个吃螃蟹”到带动一条街

“10年前,这里还是坑洼不平的土路,现在平整的柏油马路通到家门口,果树栽满院,真是不敢想。”站在自家农家院的凉亭下,丛丽感慨道。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的创业路始于对家乡资源的敏锐洞察。最初,丛丽种果树、尝试开办农家院,但土路难行、客源稀少让她屡屡碰壁。

“是妇联给了我底气。”丛丽回忆,市县妇联不仅组织她参加创业培训,还教她经营技巧。在妇联“美丽庭院”创建指引下,她率先收拾庭院、铺设步道,把农家院打造成“前店后园”模式。前厅接待游客用餐,后院果园供人采摘。

看到丛丽的成功,村里的妇女姐妹动了心。身为村妇联主席的丛丽主动分享经验,带着大家垫平土路、改良土壤、栽种果树。如今,这条示范街全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户均收入突破10万元,带动全村及周边2000余人就业,曾经的“土路村”变成了“致富街”。

卖上“金果子”,吃上“旅游饭”

“以前卖梨两毛钱一斤,一年纯利就两三千元;现在搞采摘、做农家菜,一斤梨能卖3元,年增收15万元。”宝良农家院主人李艳红的账本里藏着两家子村的产业转型密码。2006年,她顶着“没钱没经验”的压力,把自家两间小厢房改造成简易农家院,成为村里较早“吃旅游饭”的人。

创业路上,乡妇联帮她对接资源,市县妇联组织的交流活动让她学到了“分期采摘、错峰经营”的技巧。如今,她的农家院从3间房扩建成能接待6桌客人的“明星店”,以及游客打卡的“最美庭院”。

“党员就得起带头作用!”去年,李艳红的宝良农家院获评省、市级“最美庭院”,她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导师”。邻村妇女想办农家院,她主动上门指导;村民种的蔬菜卖不出去,她帮忙牵线游客,让“菜园子”变成“钱袋子”。在她看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小庭院变身“科技示范基地”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刚摘的冷棚葡萄,脆甜多汁,现在下单还能享采摘优惠!”在郭家大院,刘静熟练地举着手机直播,35亩果园、13栋冷棚的景象引得网友纷纷留言。借助妇联组织的“巾帼辽品汇 畅游国华乡”直播活动,她的农家院知名度一下子打开了。

“以前守着院子等客来,现在通过网络,客人主动找过来。”刘静说,妇联组织的培训让她“开了眼”。从省妇联的“科技进家”培训到市妇联的电商课程,她不仅把自家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带动80多名妇女学习种植技术。2023年,郭家大院获评省、市级“最美庭院”和“市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024年,又成为省级“科技进家”“项目进家”培训基地。

“巾帼创业示范街”的发展离不开“妇联搭台、妇女唱戏”的良性互动。两家子村妇女群众以“美家美户”为标准,打造繁花似锦、整洁雅致的庭院,深耕庭院经济,探索增收致富之路,在乡村振兴中劲展“她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