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约通道只有一个——微信小程序搜“福州园林”,点“三江口”→选日期→收到二维码,全程30秒。
11月中旬的三江口,风一吹,芦花像雪片一样扑到脸上,手机随便一拍就是壁纸。
别急着按快门,先记住三件事:今天能不能进园、去哪儿拍最好看、拍完还能玩什么。
把这三点吃透,一趟顶别人跑三趟。
先说进门。
公园从11月1日起“限流”,每天只放5000个号,约满就关闸。
预约通道只有一个——微信小程序搜“福州园林”,点“三江口”→选日期→收到二维码,全程30秒。
周末号通常周三就抢完,想周六去的,定周二晚上9:55的闹钟,10:00整点放号,手慢无。
自驾族额外福利:闽A车牌周末免2小时停车费,超出部分按4元/半小时收,200个车位+6个充电桩,早8:00前到基本有位置。
进门后别跟着人流瞎走,芦花海分A、B两区,今年起实行“轮休制”——A区开、B区养,下周互换。
好处是芦苇永远有人替它“歇口气”,坏处是你可能扑空。
怎么判断?
游客中心门口立了块电子屏,红字写着“本周开放A区”,旁边配一张地形图,一眼就能锁定方向。
想拍“人在画中游”的纵深感,直接冲A区最里侧的新观景台,木栈道尽头那台免费望远镜正对着江心洲,落日时金光像给芦苇镀了层滤镜,按官方给的参数:ISO100、光圈F8、快门1/250,原片直出就能投稿。
拍累了,把镜头换成眼睛,加入周六下午3点的“湿地生态导览”。
讲解员是福州市观鸟协会的老师,随身带一本“鸟谱”,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上周他们在红外相机里截到一张“黑脸琵鹭”的正面照,长得像勺子成精,现场扫码就能看。
导览免费,但得在公众号提前约,20人成团,小朋友也能听懂。
晚上别急着走,周五周六18:30灯光秀开场,芦苇丛里藏着3000支防水灯,程序设定“风吹灯闪”,人往前走一步,灯浪往后退一格,像给夜色装了倒带键。
带娃的家庭直奔刚改造完的游客中心: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温水洗手台全套配齐;木栈道新增两处亲水平台,低角度能看见招潮蟹“挥手”,孩子蹲着能看十分钟。
银杏林11月20日到12月10日封出“落叶保护区”,保洁员不扫落叶,金黄一层踩上去沙沙响,官方默许“带走一片当书签”,但只能捡,不能摇树,摇一棵罚200,摄像头+无人机双保险。
想拍古风?
游客中心租汉服,50元一套含发簪,押金200元,18:00前还衣退全款。
反光板也能租,押金100元,下午4点逆光拍芦苇,板子一举,人脸立刻透亮。
摄影小白直接领“官方机位地图”,3个红点都钉在观景平台,站在红点里,手机0.5倍广角,能把“芦苇+闽江+夕阳”一次框全。
最后划三条红线:
1. 无人机得提前在公众号“一键报备”,限高120米,禁飞区自动电子围栏,硬闯直接黑飞封号。
2. 全园禁烟,电子烟也算明火,保安戴“烟雾探测仪”巡逻,抓到罚50,别心存侥幸。
3. 宠物只能进“宠物友好区”,必须栓绳,草坪上有专门“便便袋取用点”,忘带也能领,但留下“地雷”会被现场直播曝光——别问怎么知道,上周那只柯基已经社死。
西区二期正在打围,2024年5月才开放,别跟着导航绕到工地门口。
记住,三江口不是“看一次就够”的打卡点,而是“一年四季都上新”的生态盲盒:春天看芦苇抽芽、夏天赏荷、秋天拍芦花、冬天观鸟。
把预约二维码存在微信收藏,下一次限流开放,继续抢号就行。
离开时别忘了回头看一眼,芦花还在风里摇,像提醒你——好景不等人,下次早点来。
来源:非凡豆花mvKu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