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的夏天,南方小城的空气里飘着潮湿的热气,老巷子里的梧桐树叶子被晒得打蔫,蝉鸣聒噪得让人心里发慌。我叫林舟,那年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
第一章 1998年的智商报告
1998年的夏天,南方小城的空气里飘着潮湿的热气,老巷子里的梧桐树叶子被晒得打蔫,蝉鸣聒噪得让人心里发慌。我叫林舟,那年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
那天下午,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张折叠的纸:“林舟,这是你的智商测试报告,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
我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心里有点忐忑。上周学校组织统一测试,说是测“聪明程度”,我看着试卷上那些奇怪的图形和数字,好多都不会做,只能瞎蒙。现在拿着报告,总觉得不是什么好结果。
回到家,父母正在客厅里说话,妹妹林瑶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少儿百科全书》——她才5岁,却已经能认识上千个字,还能背好多古诗,是街坊邻里都夸的“小天才”。
“爸,妈,老师让我给你们看这个。”我把报告递过去。
父亲林建国接过报告,展开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母亲赵淑芬也凑过去,两人的脑袋凑在一起,脸色越来越沉。
“智商92?”林建国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失望,“怎么这么低?正常不是100吗?你怎么这么笨?”
我低着头,手指抠着衣角,不敢说话。92这个数字,像一根针,扎得我心里发疼。我知道自己不如妹妹聪明,她能背乘法口诀的时候我还数不清手指,她能自己看书的时候我还会读错字,但我没想到,这会被定义为“笨”。
“肯定是测试不准!”赵淑芬的声音带着一丝侥幸,她转头看向林瑶,语气立刻软了下来,“瑶瑶,你过来,妈妈看看你的报告。”
林瑶放下书,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她的报告上,那个数字刺眼得很——143。
“143!天才!我们瑶瑶是天才!”赵淑芬激动地抱住林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就知道,我们瑶瑶最聪明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林建国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摸了摸林瑶的头:“不愧是我的女儿,比你哥强多了。”
他们的喜悦那么明显,对比之下,我像个多余的人。我站在原地,手里还残留着报告的余温,心里却凉飕飕的。那一天,父母的话题全围绕着林瑶的智商报告,商量着要给她报最好的辅导班,要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头到尾,没人再看我一眼,没人问我一句“测试难不难”。
从那天起,家里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以前,父母虽然也疼林瑶,但对我还算过得去。可自从智商报告出来后,他们对我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甚至带着一丝嫌弃。
吃饭的时候,鸡腿永远夹给林瑶:“瑶瑶是天才,要多补补脑子。”我只能啃着青菜,看着妹妹吃得津津有味。
放学回家,我想出去玩一会儿,林建国会厉声呵斥:“作业写完了吗?这么笨还不赶紧学习?跟你妹妹学学!”而林瑶就算在看课外书,他们也会夸:“瑶瑶真用功,不像你,就知道玩。”
赵淑芬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林瑶身上。给林瑶买最新的玩具、最漂亮的衣服,给她请一对一的钢琴老师、奥数老师,家里的开销几乎都花在了她身上。而我,穿的是表哥穿过的旧衣服,用的是妹妹淘汰下来的文具,想要一本童话书,都会被赵淑芬骂:“你这么笨,看了也看不懂,浪费钱!”
我心里很委屈,却不敢反驳。我试着更努力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就做作业,可我的成绩始终在中游徘徊,怎么也赶不上林瑶。她就像一颗耀眼的星星,而我,只是旁边黯淡的影子。
有一次,我数学考了85分,兴冲冲地回家告诉父母,想要得到一句夸奖。可林建国只是瞥了一眼试卷:“85分也好意思说?你妹妹每次都是100分,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赵淑芬更是直接:“我看你就是智商不行,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以后别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不给我们添麻烦就不错了。”
那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我躲回房间,趴在床上偷偷哭。我不明白,为什么就因为一个智商数字,父母就变得这么狠心?我也是他们的孩子啊。
外婆看出了我的委屈。她是母亲的妈妈,不住在我们家,偶尔会来看看我。每次来,她都会偷偷塞给我几颗水果糖,或者给我带一件新衣服。
“舟舟,别听你爸妈的。”外婆摸着我的头,眼里满是心疼,“我们舟舟不笨,只是还没找到窍门。你要好好吃饭,好好读书,以后靠自己,也能过上好日子。”
外婆的话是我唯一的慰藉。我把她的话记在心里,更加努力地学习,也学着自己照顾自己。我知道,父母不会再对我好了,我只能靠自己。
第二章 渐行渐远的亲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林瑶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她不仅学习成绩顶尖,还在各种竞赛中获奖——钢琴比赛、奥数比赛、作文比赛,家里的奖状贴满了一面墙。父母更是把她当成了骄傲,逢人就夸:“我女儿是天才,以后要去国外留学,当科学家的!”
而我,依然是那个平庸的孩子。成绩中等,没有特长,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沉默。我害怕和父母说话,害怕他们又会数落我“笨”“没出息”。我也害怕和林瑶比较,每次看到她被父母众星捧月般围着,我都会默默地躲到一边。
上初中后,父母开始频繁地出差。他们说,是去考察国外的学校,为林瑶的未来做打算。每次出差回来,他们都会给林瑶带各种国外的零食、文具和书籍,却从来没有我的份。
有一次,他们从美国出差回来,给林瑶带了一个限量版的芭比娃娃,给她讲美国的学校有多好,说以后要带她去美国读书。林瑶抱着芭比娃娃,笑得合不拢嘴:“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去美国,当大明星!”
“好,爸爸妈妈一定满足你!”赵淑芬笑着说,眼里满是宠溺。
我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饭,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我鼓起勇气,小声问:“爸,妈,我以后也能去国外读书吗?”
林建国放下筷子,看我的眼神像看一个傻子:“你?就你这智商,去国外也跟不上,纯属浪费钱。老老实实在国内读完高中,找个工厂上班就不错了。”
赵淑芬也附和道:“就是。瑶瑶是天才,值得我们投资。你啊,别想那些不切实际的,把自己照顾好就行。”
那一刻,我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我终于明白,在父母眼里,我和林瑶从来就不是平等的。他们把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了林瑶,而我,只是一个多余的、让他们失望的孩子。
初中三年,我过得很压抑。我努力学习,成绩终于考上了班级前十,可父母依然没有一句夸奖。他们的话题永远围绕着林瑶,她又考了年级第一,她又拿了什么奖,她又被哪个名校看中了。
外婆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能经常来看我了。每次给我打电话,她都会叮嘱我:“舟舟,照顾好自己,别受委屈。要是实在不行,就来外婆这儿。”
我知道外婆心疼我,可我不想让她担心,每次都笑着说:“外婆,我没事,我很好。”
初三下学期,父母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带林瑶去美国读高中,定居国外。
他们是在饭桌上宣布这个决定的。那天,赵淑芬做了一桌子好菜,都是林瑶爱吃的。
“瑶瑶,爸爸妈妈已经给你联系好了美国的一所私立高中,下个月我们就出发。”林建国笑着说。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去美国了!”林瑶兴奋地跳了起来。
我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心里一片冰凉。我看着父母,期待他们能说一句“我们也会带你一起去”,或者至少问问我的想法。
可他们没有。赵淑芬看着我,语气平淡地说:“林舟,我们走后,你就搬去跟外婆住。学费和生活费我们会按时打给外婆,你好好读书,别惹外婆生气。”
“你们……不带我一起去吗?”我声音颤抖着问。
“带你去干什么?”林建国皱起眉头,“你英语那么差,智商又不高,去了美国也跟不上,还会影响瑶瑶的学习。留在国内,跟外婆在一起,对你对我们都好。”
“我也是你们的孩子啊……”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你们怎么能丢下我?”
“什么叫丢下你?”赵淑芬提高了声音,“我们是为了你好!外婆会照顾你,我们也会给你寄钱,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不是你这么笨,我们也想带你一起去!”
林瑶也说:“哥哥,你就留在国内吧。美国的学校很难,你肯定跟不上,还是在国内好好学习吧。”
她的话像一把刀,刺穿了我的心。我看着眼前这三个我最亲的人,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不舍,只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我的嫌弃。
那一刻,我彻底心死了。
一周后,父母带着林瑶离开了。他们没有去机场送我,只是让我自己打车去外婆家。我站在机场的大厅里,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心里没有难过,只有一种解脱般的平静。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和他们的亲情,彻底断了。
第三章 外婆的守护与艰难成长
我搬到了外婆家。外婆的家在城郊的一个小院子里,房子很旧,但很干净。外婆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和关节炎,行动不太方便,但她还是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舟舟,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外婆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心疼,“外婆会好好照顾你,不让你受委屈。”
在外婆家的日子,是我童年里最温暖的时光。外婆不会嫌弃我笨,不会拿我和林瑶比较。我考了好成绩,她会笑着给我煮鸡蛋;我遇到了困难,她会耐心地安慰我、鼓励我。
她经常对我说:“舟舟,人这一辈子,智商不是最重要的,努力和善良才是。只要你肯努力,踏踏实实做人,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我把外婆的话记在心里,更加努力地学习。高中三年,我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背书,晚上学到十二点才睡觉。我知道,我没有父母的支持,没有林瑶那样的天赋,我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父母确实按时打给外婆,但每次都打得很少,刚好够基本开销。外婆常常偷偷拿出自己的养老金,给我买牛奶、买辅导资料,让我补充营养、好好学习。
为了减轻外婆的负担,我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去打工。我在餐馆洗过碗,在超市当过收银员,在工地搬过砖。虽然很辛苦,但每次拿到工资,我都会很开心。我把大部分工资交给外婆,让她买点好吃的,剩下的留着自己买学习资料。
高中三年,我只和父母通过几次电话。每次打电话,他们都是问我学习成绩,得知我成绩还不错,也只是淡淡地说“继续努力”,然后就匆匆挂了电话,迫不及待地跟我讲林瑶在美国的情况——她又考了年级第一,她参加了什么国际竞赛,她收到了多少名校的offer。
我从来没有主动给他们打过电话。我知道,他们心里没有我,我也不再需要他们的关心。
高考那年,我考上了本省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外婆比我还开心,她做了一桌子好菜,还给我包了一个红包:“舟舟,恭喜你考上大学!外婆为你骄傲!”
我抱着外婆,哭了起来。这几年的辛苦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泪水。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外婆的支持和鼓励。
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我考上大学的消息。
“普通本科?”林建国的声音带着失望,“怎么没考上985、211?我就说你智商不行,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赵淑芬也说:“算了,普通本科就普通本科吧,以后好好找个工作就行。对了,瑶瑶收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下个月就要去报到了。”
又是林瑶。我心里一阵冷笑,说了句“知道了”,就挂了电话。
大学四年,我依然很努力。我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种实践项目。为了赚学费和生活费,我还做了好几份兼职——给学生补课、做编程外包、在互联网公司实习。
我很少回家,不是不想外婆,而是想多赚点钱,让外婆过上好日子。每次回家,我都会给外婆买很多补品和新衣服,陪她聊天、散步、做家务。
外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关节炎越来越严重,走路都需要拐杖。我很担心她,想让她搬去学校附近住,方便我照顾她。可外婆拒绝了:“舟舟,你安心读书,外婆一个人能行。你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外婆就放心了。”
大学毕业那年,我拿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offer,薪资待遇都不错。我终于有能力照顾外婆了。我把外婆接到了我工作的城市,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让她安享晚年。
工作后,我更加努力。我每天加班加点,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几年后,我晋升为部门主管,薪资翻了好几倍。我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把外婆接了进去,给她请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我以为,我和父母的关系会一直这样,互不打扰,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可我没想到,他们会在多年后,再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第四章 迟来的联系与冷漠的回应
我28岁那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际长途电话。
“喂,是林舟吗?”电话那头,是赵淑芬的声音,带着一丝陌生和试探。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我。有事吗?”
“林舟,你还好吗?工作顺利吗?”赵淑芬的语气很热情,和以前判若两人。
“挺好的。”我语气平淡,没有多余的寒暄。
“那就好,那就好。”赵淑芬顿了顿,说,“林舟,你妹妹瑶瑶下个月要回国探亲,我们也一起回来。到时候,我们见一面吧?爸爸妈妈很想你。”
想我?这么多年了,他们终于想起我了?我心里一阵冷笑。我知道,他们回来肯定不是单纯地想我,大概率是有什么事情。
“我很忙,不一定有时间。”我直接拒绝了。
“林舟,你怎么能这么说?”赵淑芬的语气有些不高兴,“我们是你的父母,这么多年没见,你就不想见见我们吗?你妹妹也很想你。”
“不想。”我语气坚定,“这些年,我过得很好,不需要你们的关心。你们的事情,也与我无关。”
“林舟,你怎么这么狠心?”赵淑芬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年我们也是没办法,才把你留在国内。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你怎么能记恨我们这么多年?”
“为了我好?”我冷笑一声,“把我丢给外婆,带着妹妹出国,对我不管不问,这就是为了我好?这些年,我受了多少苦,你们知道吗?外婆身体不好,我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撑起这个家,你们又知道吗?”
“我们……我们也不容易啊。”赵淑芬说,“在美国生活压力很大,我们要赚钱供瑶瑶读书,还要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想你,可实在是没时间和精力照顾你。”
“没时间和精力?”我彻底怒了,“你们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林瑶,有时间和精力给她最好的教育,就是没时间和精力管我?你们根本就不是没时间,你们是嫌弃我笨,嫌弃我给你们丢脸!”
“不是的,林舟,你误会了。”赵淑芬急忙解释。
“我没有误会。”我打断她,“从1998年那张智商报告开始,你们就嫌弃我。这么多年了,你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现在想起我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了林建国的声音:“林舟,我们确实是想你了。瑶瑶现在事业有成,我们也老了,想回国定居。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团聚,好好弥补你。”
回国定居?弥补我?我心里觉得很讽刺。他们现在老了,需要人照顾了,就想起我这个被他们抛弃的儿子了。
“不必了。”我语气平静,“我现在的生活很好,不需要你们的弥补。你们回国定居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以后,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说完,我挂了电话,拉黑了他们的号码。
挂了电话,我心里很不平静。那些被压抑了多年的委屈和怨恨,在这一刻再次涌上心头。我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可再次听到他们的声音,还是会感到心痛。
外婆看到我脸色不好,走过来问:“舟舟,怎么了?是谁打电话来?”
“是我爸妈。”我低声说,“他们说下个月要回国,想见我。”
外婆叹了口气:“他们终于想起你了。舟舟,你打算怎么办?”
“我不想见他们。”我说,“这么多年了,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现在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才想起我,我不会原谅他们的。”
“舟舟,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外婆说,“虽然他们以前做得不对,但血浓于水。或许,他们是真的想弥补你呢?”
“外婆,你太善良了。”我握住外婆的手,“他们不是想弥补我,他们是想让我给他们养老。这些年,我受的苦,你最清楚。我不会原谅他们,也不会给他们养老。”
外婆没有再劝我,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我的头。
一个月后,我接到了舅舅的电话。舅舅是外婆的儿子,这些年一直和外婆有联系,对我也还不错。
“舟舟,你爸妈和你妹妹回国了,现在在我家。”舅舅说,“他们很想见你,你就来看看他们吧。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你的父母,血浓于水。”
“舅舅,我不想见他们。”我说。
“舟舟,我知道你心里有气。”舅舅说,“可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你妈妈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你爸爸腰不好,走路都需要拐杖。他们这次回国,是真的想和你和解,想让你给他们养老。你就来看看他们,有什么话,当面说清楚。”
我沉默了很久。舅舅的话让我有些动摇。虽然我恨父母,但听到他们身体不好,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好吧,我明天过去看看。”我说。
第五章 重逢的尴尬与虚伪的亲情
第二天,我买了些水果,去了舅舅家。
推开门,我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父母和林瑶。他们老了很多,林建国头发花白,腰弯得很厉害,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赵淑芬也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里没有了以前的强势,多了一丝憔悴和小心翼翼。
林瑶站在他们身边,穿着一身名牌,妆容精致,看起来很干练。她看到我,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哥哥,你来了。”
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把水果放在茶几上。
“林舟,你终于来了。”赵淑芬连忙站起来,想要拉我的手。
我下意识地躲开了。她的手僵在半空中,脸上露出了一丝失落。
“坐吧,林舟。”林建国的声音很沙哑,“我们好久没见了,想和你好好聊聊。”
我坐在了沙发的另一边,和他们保持着距离。
“林舟,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赵淑芬问,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我们在美国,一直很担心你。”
“挺好的。”我语气平淡,“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外婆也被我照顾得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赵淑芬点点头,“我们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当年我们把你留在国内,也是迫不得已。在美国,我们要赚钱供瑶瑶读书,还要适应新的环境,实在是没时间和精力照顾你。”
“没时间和精力?”我冷笑一声,“你们有时间给林瑶请最好的老师,有时间带她去世界各地旅游,有时间给她买名牌衣服和包包,就是没时间给我打一个电话,没时间问我一句过得好不好?”
“林舟,你怎么能这么说?”林建国皱起眉头,“瑶瑶是天才,她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投资她,是为了让她以后能有大出息,能给我们养老,也能帮衬你。”
“帮衬我?”我看着林瑶,“这些年,她帮过我吗?我读书的时候,学费和生活费都不够,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她在哪里?外婆生病的时候,需要人照顾,需要钱治病,她又在哪里?”
林瑶的脸涨得通红,低下头,小声说:“哥哥,对不起。那时候我还小,一直在读书,不知道你过得这么辛苦。”
“不知道?”我看着她,“我不信。我爸妈肯定跟你说过我的情况,只是你和他们一样,觉得我笨,觉得我不值得你们关心。”
“不是的,哥哥,我没有。”林瑶急忙解释。
“好了,林舟,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赵淑芬打断我们,“我们这次回国,是想和你和解。我们老了,身体也不好,想回国定居。以后,我们就住在你身边,你也好照顾我们。”
来了。我就知道,他们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给他们养老。
“我不会照顾你们的。”我语气坚定,“这些年,你们没有尽过一天做父母的责任,现在老了,需要人照顾了,就想起我了。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林舟,你怎么能这么狠心?”赵淑芬哭了起来,“我们是你的父母,你有义务照顾我们!你不照顾我们,就是不孝!”
“义务?”我看着她,“当年你们抛弃我的时候,怎么不说义务?当年你们不管我死活的时候,怎么不说义务?我这些年受的苦,都是拜你们所赐。现在,你们让我尽孝,你们配吗?”
“林舟,我们知道错了。”林建国叹了口气,“我们不该因为智商就嫌弃你,不该把你留在国内。我们现在很后悔,想弥补你。以后,我们的财产都给你,你就当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养老吧。”
“我不需要你们的财产。”我说,“我现在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努力赚来的。我也不可怜你们,你们今天的下场,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林瑶也说:“哥哥,我知道你心里有气。以后,我可以给你钱,给你买东西,只要你愿意照顾爸爸妈妈。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真的很需要人照顾。”
“你给我钱?给我买东西?”我冷笑一声,“我不需要。我想要的,你们永远给不了。当年我想要父母的关爱,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你们给不了。现在,我什么都有了,也不需要你们的施舍。”
“林舟,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肯原谅我们?”赵淑芬哭着问。
“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们。”我说,“从你们抛弃我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的亲情就断了。以后,你们过你们的日子,我过我的日子,互不打扰。”
说完,我站起身,准备离开。
“林舟,你别走!”赵淑芬想要拉住我,却被我躲开了。
我没有回头,径直走出了舅舅家。走出大门的那一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我知道,我这么做很“狠心”,但我不后悔。我已经被他们伤害过一次,不能再让他们伤害我第二次。
第六章 纠缠不休与坚定的界限
我以为,那次见面后,父母会知难而退,不再打扰我的生活。可我没想到,他们竟然开始了无休止的纠缠。
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我家的地址,经常跑到我家门口蹲守。每次我下班回家,都会看到他们坐在楼梯口,看到我,就急忙站起来,想要跟我说话。
“林舟,你回来了?我们给你带了点美国的特产。”赵淑芬手里拎着一个袋子,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林舟,我们知道你还在生气,可我们真的很需要你的照顾。”林建国拄着拐杖,语气恳切。
我每次都直接绕过他们,打开房门,把他们关在门外。
“林舟,你开门!”赵淑芬拍着门,“你不能这么对我们!我们是你的父母!”
“林舟,你不孝!你会遭报应的!”林建国的声音带着愤怒。
我充耳不闻,任由他们在门外哭闹、咒骂。我知道,只要我心软一次,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他们见我不开门,就开始给我的邻居、同事打电话,说我不孝,说我抛弃父母,说他们老无所依。
邻居们开始对我指指点点,同事们也对我议论纷纷。有一次,领导还找我谈话:“林舟,听说你父母回国了,你怎么不照顾他们?百善孝为先,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
“领导,事情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我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跟领导说了一下。
领导听了,叹了口气:“我明白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自己看着办吧,尽量处理好家庭矛盾。”
这些事情让我很困扰,但我没有妥协。我知道,我没有做错,我只是在保护自己,保护我现在的生活。
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我换了工作,换了手机号,还把家里的门锁换了。
可没过多久,他们还是找到了我新的工作单位。那天,我正在开会,他们突然冲进了会议室,对着我大喊大叫。
“林舟,你这个不孝子!你躲着我们是什么意思?”赵淑芬哭着说。
“林舟,你必须给我们养老!否则,我们就去法院告你!”林建国愤怒地说。
会议室里的同事们都惊呆了,领导的脸色也很难看。
“保安,把他们请出去!”领导厉声说。
保安很快就来了,把父母拉了出去。
“林舟,你等着!我们不会放过你的!”他们的声音越来越远。
那次事件后,我在公司里成了“名人”,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不孝”的事情。我心里很委屈,但我没有解释。我知道,解释是没用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我再次换了工作,这次,我选择了一个离我家很远的城市。我想,这样应该能摆脱他们了。
可我还是低估了他们的执着。他们竟然跟到了我新的城市,找到了我新的工作单位和住处。
他们不再哭闹、咒骂,而是开始了“苦肉计”。他们坐在我公司门口,不吃不喝,逢人就说自己的悲惨遭遇,说我如何不孝,如何抛弃他们。
很多不明真相的路人都开始指责我,有的甚至还拍了视频发到网上,给我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我每天都活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很痛苦,也很无奈。
外婆知道了这件事,很担心我。她给我打电话:“舟舟,要不……你就原谅他们吧。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折腾不了多久了。你给他们养老,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外婆,我不能原谅他们。”我哭着说,“他们伤害我太深了。我给他们养老,就是对我自己的背叛,对您的背叛。这些年,是您把我养大,是您照顾我,我只需要对您尽孝,不需要对他们尽孝。”
“舟舟,我知道你委屈。”外婆说,“可他们毕竟是你的父母。你要是不照顾他们,他们真的会饿死、病死在外面的。到时候,你心里也会不安的。”
外婆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我恨父母,不想照顾他们,但我也不忍心看着他们真的饿死、病死在外面。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林瑶给我打了电话。这次,她的语气不再是之前的讨好,而是带着一丝威胁。
“哥哥,我知道你恨爸爸妈妈,可你不能不管他们。”林瑶说,“如果你不照顾他们,我就把你的事情发到网上,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个不孝子,让你在这个行业里待不下去!”
“你威胁我?”我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会怕你?我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就算你把事情发到网上,我也不怕。”
“我不是威胁你,我是在提醒你。”林瑶说,“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真的很需要人照顾。你就当是为了我,为了我们之间的兄妹情分,照顾他们吧。以后,我会给你很多钱,弥补你。”
“兄妹情分?”我看着电话,心里一阵讽刺,“我们之间,还有兄妹情分吗?当年你们抛弃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兄妹情分?现在,你跟我谈兄妹情分,太晚了。”
“哥哥,我知道错了。”林瑶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年我太小,不懂事,没有帮你说话。现在我长大了,知道爸爸妈妈当年做得不对。我真的很想弥补你,很想让我们一家人团聚。”
“太晚了。”我说,“我已经不需要你们的弥补了。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以后,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挂了电话,我心里很不平静。我知道,父母和林瑶不会轻易放过我。他们会一直纠缠我,直到我妥协为止。
可我不能妥协。我已经受够了他们的控制和伤害,我要为自己而活。
我决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我咨询了律师,律师告诉我,父母当年的行为虽然不对,但我作为子女,确实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过,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实际能力,支付一定的赡养费,而不是必须亲自照顾他们。
我接受了律师的建议。我给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我可以每月支付一定的赡养费,但我不会亲自照顾他们,也不会让他们住在我家。
“不行!我们不要你的钱,我们要你照顾我们!”赵淑芬立刻拒绝了。
“我没时间,也没精力照顾你们。”我说,“这是我能做的最大让步。如果你们不同意,那就只能法庭上见。到时候,法院判决我支付多少赡养费,我就支付多少。”
父母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知道,就算闹到法庭上,他们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
我和父母签订了一份协议,我每月支付他们三千元赡养费,他们不再打扰我的生活。
协议签订后,父母终于不再纠缠我了。我也终于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
第七章 外婆的离去与彻底的释然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我每月按时给父母打赡养费,他们也不再打扰我的生活。我和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再也不会相交。
可命运却给我开了一个玩笑。
我32岁那年,外婆的身体突然恶化,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外婆是突发脑溢血,情况很危险,需要立刻做手术。
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外婆,我心里像刀割一样疼。
“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外婆。”我拉着医生的手,哭着说。
“我们会尽力的。”医生说,“但手术风险很大,你要有心理准备。”
手术做了整整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里,我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祈祷外婆能平安无事。
可最终,医生还是遗憾地告诉我,手术失败了,外婆没能挺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我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我不敢相信,那个一直疼我、爱我、支持我的外婆,就这样离开了我。
外婆的葬礼上,我哭得撕心裂肺。这些年,外婆是我唯一的亲人,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的离去,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父母和林瑶也来了。他们站在角落里,脸上带着一丝愧疚和尴尬。
“林舟,节哀。”赵淑芬走过来,想要安慰我。
我没有理她,转身走开了。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我不需要他们的安慰。他们的安慰,对我来说,是一种讽刺。
葬礼结束后,林瑶找到了我。
“哥哥,外婆走了,你以后就只有我们这一个亲人了。”林瑶说,“你就原谅爸爸妈妈,跟我们回家吧。我们一家人团聚,好好过日子。”
“亲人?”我看着她,心里一阵冷笑,“在我心里,外婆才是我的亲人。你们,只是陌生人。”
“哥哥,我知道你还在恨我们。”林瑶说,“可外婆临终前,还在劝我,让我好好照顾你,让我们一家人和解。你就当是为了外婆,原谅我们吧。”
“外婆的话,我会记在心里。”我说,“但我不会原谅你们。外婆希望我幸福,而你们,只会给我带来痛苦。以后,我们还是不要再联系了。”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
外婆的离去,让我悲痛欲绝,但也让我彻底释然了。我明白了,人生短暂,与其活在过去的仇恨里,不如珍惜当下的生活。
我不再恨父母了。不是因为原谅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值得我恨了。他们的行为,只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与我无关。我要做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被他们影响。
我继续努力工作,事业越来越顺利。我还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女孩,她叫苏晴,温柔、善良、懂事。她知道我的过去后,没有嫌弃我,反而很心疼我,支持我。
我们在一起很幸福。一年后,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只邀请了一些好朋友和舅舅一家。
父母和林瑶没有来。我没有邀请他们,他们也没有主动联系我。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婚后,我和苏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我们一起努力工作,一起规划未来,一起旅行,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
两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看着儿子稚嫩的小脸,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我发誓,我会好好照顾他,爱他,不会像我的父母那样,因为任何原因抛弃他、嫌弃他。
我每月依然按时给父母打赡养费,但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偶尔会从舅舅那里听到一些他们的消息——他们住在养老院里,生活过得不太好;林瑶在美国工作很忙,很少回国看望他们;他们经常后悔当年的决定,后悔抛弃了我。
听到这些消息,我心里没有任何波澜。他们的后悔,与我无关。我只知道,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这就够了。
第八章 晚年的求助与最后的回应
我40岁那年,儿子已经上小学了。我的事业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EO。我和苏晴的感情很好,我们的家庭幸福而和睦。
这天,我接到了舅舅的电话。舅舅的语气很沉重:“舟舟,你爸妈出事了。”
“怎么了?”我心里咯噔一下。
“你爸爸摔了一跤,骨折了,现在躺在医院里。你妈妈的糖尿病也加重了,视力模糊,生活不能自理。”舅舅说,“林瑶在美国,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养老院的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现在很需要人照顾,想让你去医院看看他们。”
我沉默了很久。这么多年了,听到他们出事的消息,我心里竟然没有一丝波澜。
“我没时间,也没精力。”我说,“我会多给他们打一些赡养费,让他们请护工照顾。”
“舟舟,他们现在很可怜。”舅舅说,“你爸爸躺在床上,不能动,每天都在喊你的名字。你妈妈视力模糊,连吃饭都需要人喂。他们现在真的很后悔当年抛弃了你,想再见你一面,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对不起?”我冷笑一声,“现在说对不起,还有用吗?当年他们抛弃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今天?”
“舟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舅舅说,“他们已经知道错了,也受到了惩罚。你就当是可怜他们,去医院看看他们吧。”
我犹豫了很久。我不想见他们,可舅舅的话让我心里有些动摇。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就算他们伤害过我,可现在他们老了,病了,我真的能不管不顾吗?
苏晴看出了我的纠结,她走过来,握住我的手:“老公,我知道你心里很矛盾。如果你想去看看他们,我支持你。如果你不想去,我也理解你。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站在你这边。”
苏晴的话让我心里很温暖。我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去医院看看他们。不是因为原谅了他们,而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我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去了医院。
病房里,父母躺在病床上,看起来很憔悴。林建国的腿打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赵淑芬坐在旁边的床上,眼神空洞,视力模糊,连我走进来都没有察觉。
“林舟,你来了。”林建国看到我,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赵淑芬也反应过来,她伸出手,想要摸我,却什么也没摸到:“林舟,是你吗?”
我点了点头,把水果和营养品放在床头柜上:“我来看你们了。”
“林舟,对不起。”林建国哭了起来,“当年是我们错了,我们不该因为智商就嫌弃你,不该把你留在国内。我们对不起你,对不起外婆。”
“林舟,我们真的很后悔。”赵淑芬也哭了起来,“这些年,我们每天都在想你,想外婆。我们知道,我们欠你的太多了,这辈子都还不清。”
我看着他们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没有一丝同情,只有一种淡淡的释然。
“都过去了。”我说,“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听你们说对不起,也不是为了原谅你们。我只是想看看你们,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
“林舟,我们知道你不会原谅我们。”林建国说,“我们现在只希望,你能给我们养老,让我们在最后的日子里,能感受到一点亲情的温暖。”
“我没时间,也没精力照顾你们。”我语气平静,“我会给你们请最好的护工,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但我不会亲自照顾你们,也不会让你们住在我家。这是我能做的最大让步。”
“林舟,你就不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吗?”赵淑芬哭着说,“我们真的很想和你一家人团聚,想看着你的孩子长大。”
“机会?”我看着她,“当年你们抛弃我的时候,就已经把机会用完了。现在,说这些都太晚了。”
我顿了顿,继续说:“这些年,我过得很好。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有疼我爱我的妻子和儿子。我已经不需要你们的亲情了。你们的晚年,我会负责到底,给你们请护工,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我们之间,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了。”
说完,我转身准备离开。
“林舟,等等!”林建国喊住我,“我们知道,我们对不起你。但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他还好吗?我们能不能见见他?”
我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不能。我不想让我的儿子知道有你们这样的爷爷奶奶,不想让他受到你们的影响。”
说完,我不再回头,径直走出了病房。
走出医院的那一刻,阳光刺眼。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的最后一丝纠结也烟消云散了。
我终于彻底放下了过去的仇恨和伤痛。我知道,我的人生不会因为他们而改变,我会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幸福。
第九章 岁月的沉淀与幸福的真谛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按照承诺,给父母请了最好的护工,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我没有再去看望他们,也没有再和他们联系。舅舅会偶尔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的情况——林建国的腿恢复得不好,只能坐在轮椅上;赵淑芬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视力几乎失明;他们在养老院里过得很孤独,经常对着窗外发呆,念叨着我的名字和外婆的名字。
我听着这些消息,心里没有任何波澜。我知道,这是他们应得的下场。他们当年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今天的结局。
林瑶回国过几次,每次都想约我见面,都被我拒绝了。她给我寄了很多贵重的礼物,我也都退了回去。我不需要他们的礼物,也不需要他们的弥补。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我的儿子渐渐长大,聪明、懂事、善良。我和苏晴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父母的坏话,也没有告诉过他过去的事情。我们只想让他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里长大,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亲情。
我经常带儿子去看望舅舅,去给外婆扫墓。每次给外婆扫墓,我都会告诉她,我现在过得很好,让她放心。
“外婆,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现在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过得很幸福。”我看着外婆的墓碑,心里默默地说,“你当年对我的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好好照顾我的妻子和儿子,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岁月是最好的良药,它能抚平所有的伤痛,也能让我们学会成长和释然。
我45岁那年,接到了舅舅的电话。舅舅说,我父亲不行了,想最后见我一面。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他。不是因为原谅了他,而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我去了养老院。父亲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他看到我,眼睛里泛起了一丝光亮。
“林舟……”他的声音很微弱,“对不起……”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他说,“我只希望……你能好好照顾自己……照顾你的家人……”
说完,他头一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的葬礼,我参加了。葬礼很简单,只有舅舅一家、林瑶和我。赵淑芬因为悲伤过度,已经卧床不起,没有参加。
林瑶看着我,脸上满是愧疚:“哥哥,对不起。当年,是我们对不起你。”
“都过去了。”我说,“以后,好好照顾妈妈吧。”
父亲去世后,我依然按照承诺,给赵淑芬支付赡养费,请护工照顾她。我没有再去看望她,也没有再和她联系。
几年后,赵淑芬也去世了。林瑶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
“哥哥,妈妈走了。”林瑶的声音带着哭腔,“她临终前,还在喊你的名字,说对不起你。”
“知道了。”我语气平淡,“葬礼我就不去了。你好好处理吧。”
挂了电话,我心里没有任何波澜。父母的离去,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和林瑶也没有再联系。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
晚年的我,退休后和苏晴一起环游世界,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
每次看着孙子稚嫩的小脸,我都会想起外婆当年对我的爱,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我知道,幸福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去经营的。
我也明白了,亲情不是血缘关系就能定义的。真正的亲情,是陪伴,是支持,是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不离不弃。我的父母,虽然和我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没有尽过一天做父母的责任,他们不配拥有我的亲情。而外婆,虽然和我没有血缘关系(虽然有,但这里强调的是养育之恩),但她给了我全部的爱和支持,她才是我真正的亲人。
我的人生,虽然因为父母的抛弃而充满了艰辛和伤痛,但也因为外婆的爱和自己的努力而变得幸福和圆满。我感谢外婆,感谢她当年的守护和支持;我感谢苏晴,感谢她的理解和陪伴;我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没有放弃,一直努力拼搏。
我知道,我的故事可能会被很多人指责“不孝”,但我不后悔。我只是在保护自己,保护我现在的生活。我相信,外婆在天之灵,也会支持我的选择。
人生短暂,我们不需要为了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我们要做的,是珍惜眼前的幸福,爱自己想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就是幸福的真谛。
来源:雨点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