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不觉,老张习武练功已经超过20年了,尝试的传统养生功法很多,期间还有几年跟着keep进行现代健身运动,发现效果差距非常明显,下面老张具体跟大家分享一下,根据锻炼情况大体分为4个阶段:
不知不觉,老张习武练功已经超过20年了,尝试的传统养生功法很多,期间还有几年跟着keep进行现代健身运动,发现效果差距非常明显,下面老张具体跟大家分享一下,根据锻炼情况大体分为4个阶段:
从小比较热爱武术,也跟着亲戚、书本、视频瞎练过,但毫无章法可言。比如跟亲戚学武术,亲戚要求先蹲马步,但自己不感兴趣,亲戚无奈教了鹰爪功,倒是有所小成,但无法用于实战。跟着书本学少林八步连环、罗汉十八手,就是学那些套路,根本不懂发力。跟着视频学,就是高中时学校每天组织三次跑操,老张我都是身上穿着沙袋马甲、两腿也绑着沙袋。
上大学后开始跟着老师正儿八经练功,直到工作后谈恋爱,这6年多的时间,主要练散打、双节棍、八段锦、易筋经、混元桩、四平马步桩、面壁蹲墙功,比较综合,每天练功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
这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可谓百病不侵,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大学期间几次大范围liugan,舍友全部中招,完全影响不到我。大家都知道,大学里六个人天天挤在一个宿舍里面,如果大多数ganmao了,其余人很难幸免。
谈婚论嫁事情多,工作也忙,确实没怎么有时间,锻炼越来越少,身体素质慢慢下降,最明显的是抵抗力下降。
特别是后面几年,老本吃的差不多了,开始偶尔有ganmao、kesuo、fashao了,而且后期有了manxingyanyan,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受同事影响,跟着keep进行现代健身运动,运动时间很多、运动量也很大,但身体素质仅仅是略微有所提升,gm、ks、fs少了,但仍然会发生,而且阳了两次,再就是mxyy还是时有发生。
反复思考这些年练功经历,发现现代健身运动属于事倍功半,因为这些动作就不是为健康养生设计的,于是彻底放弃了keep。
重新开始传统养生功法,主要练金刚长寿功、八段锦、易筋经、四平马步桩、面壁蹲墙功,偶尔练练混元桩、铁板桥、金鸡独立桩,身体素质急剧提升,很快恢复到了百病不侵的状态,gm、ks、fs、mxyy彻底远去。
到底有多明显呢?2023年12月-2024年3月,当地爆发了两三次yiqing,公司办公楼里面同事阳了一大半、科室除我之外全阳,家人也阳了,当时我觉得不用防护了,这种情况也防不住啊,所以没有采取戴口罩、分桌吃饭等措施,但最后我都安然无恙。
另外,今年五一后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停了金刚长寿功、八段锦、易筋经等综合性运动,主要练四平马步桩、卧虎桩、金鸡独立桩这种时间短、强度大的单一性运动。
结果10月下旬起床后经常touteng,yisheng说我颈椎有问题,影响了头部供血,主要是长时间电脑办公、枕头不合适造成的。
我一想,为什么之前没有,现在有了?很明显就是少了金刚长寿功、八段锦、易筋经这种综合性运动造成的啊,于是重新练起来,没几天就好了。
所以现在状态就是:金刚功、八段锦每天至少练其中1个,四平马步桩、面壁蹲墙功至少练其中1个,混元桩每天360次呼吸以上,其他的看心情。
从老张20年4个阶段的经验可以明显看出两点:
一是大体相同的运动时间,虽然传统养生功法运动量更小,但养生效果明显胜过现代健身运动,最明显的就是身体抵抗力更强。
二是传统养生功法也分综合性功法(比如金刚长寿功、八段锦、易筋经)、单一性功法(比如四平马步桩、金鸡独立桩、面壁蹲墙功),从全面调理身体来说,综合性运动更具优势。
答案是肯定的,有科学依据,也具有普适性。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动作设计初衷,传统养生功法设计初衷是维护和恢复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与“气血通调”,目的就是健康长寿。现代健身运动强调对特定肌群进行孤立负荷刺激,目的是追求力量、肌肉、耐力。
其次,传统养生功法属于 “练养结合”,练功要求精神专注、呼吸与动作配合,意念引导内气运行,这种练习能有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帮助身体进入修复状态。现代健身运动基本不涉及这方面内容。
第三,传统养生功法顺应人体生理结构,动作舒展柔和、连贯圆活,使全身得到合理锻炼。现代健身运动恰恰相反,为了达到刺激肌肉的效果,基本是超负荷、高强度运行,特别是很多爆发性动作。
最后,相比单一性功法的锻炼不够全面均衡,综合性功法更像搭配精当的中药方剂,能更全面地刺激全身经络和肌群。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注重调理全身气机,“调理脾胃臂单举”侧重脾胃升清降浊,“两手攀足固肾腰”重在滋养肾脏,动作编排环环相扣,使全身气血得以循序激发和疏导。
再如易筋经,包含伸展、扭转、俯仰、平衡等多种动作,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能多角度伸筋拔骨,更全面地刺激全身不同部位的经络和肌群,避免单一姿势带来的锻炼不均衡。
说道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该如何搭配了吧!就是不管如何,像金刚长寿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这种综合性传统养生功法,至少要选择一个。
来源:张老谈养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