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资助贫困生十年,他结婚我赶去,新房挂着我的房本第一次见到小远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那时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路过县城高中。校门口围着一群人,中间站着个瘦高的男孩。他手里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眼圈通红。“我真的考上了……”他声音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可家里实在供不
我资助贫困生十年,他结婚我赶去,新房挂着我的房本
第一次见到小远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
那时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路过县城高中。
校门口围着一群人,中间站着个瘦高的男孩。
他手里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眼圈通红。
“我真的考上了……”
他声音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
“可家里实在供不起。”
我停下脚步。
那时我刚满三十,经营着一家小公司。
不算大富大贵,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拨开人群走过去。
“哪个大学?”
他抬起头,眼里有戒备,但更多的是绝望。
“省城理工大学。”
他把通知书递给我看,手指在发抖。
我看了眼成绩,高出录取线四十多分。
“学费多少?”
“五千八一年。”
他声音更低了,“住宿费一千二。”
我点点头,从钱包里掏出名片。
“明天来我公司一趟。”
他愣在那里,没接名片。
“为什么帮我?”
“因为我当年也差点没学上。”
我把名片塞进他手里,“别人帮过我。”
他叫赵小远,家住县城北边的农村。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着奶奶长大。
奶奶去年也走了,留下三间瓦房。
他来我公司时,洗得发白的校服袖口都磨破了边。
但鞋子擦得很干净,头发也梳得整齐。
我把准备好的信封推过去。
“这是一万,先交学费和住宿费。”
“剩下的买点衣服和生活用品。”
他盯着信封,很久没动。
“我会还你的。”
他说得很认真。
“先念好书。”
我把信封又往前推了推。
他站起来,朝我深深鞠了一躬。
腰弯得很低,保持了这个姿势十几秒。
我赶紧扶他起来,发现他在哭。
没有声音,眼泪直接砸在地板上。
从那以后,我每月给他寄一千五生活费。
第一学期结束,他拿着成绩单来找我。
全班第三,拿了二等奖学金。
他把奖学金装在信封里还给我。
“您先收着,以后我会还清所有的。”
我没推辞,知道这样他才能安心。
大二开学前,他给我打电话。
声音吞吞吐吐。
“叔叔,学校有个交流项目……”
“去哪个国家?”
“日本,半年。”
“需要多少?”
“两万。”
他马上又说,“不过我可以不去……”
“去吧。”
我说,“钱明天打给你。”
他回国时给我带了件衬衫。
尺码正好,颜色也是我常穿的。
“用打工挣的钱买的。”
他有点不好意思,“不是用您给的钱。”
我试穿了,很合身。
那件衬衫我穿了五年,直到领口磨破才舍得扔。
他保研那年,我公司遇到困难。
资金链断裂,差点破产。
我把车卖了,搬进小公寓。
这些都没告诉他,照常给他打生活费。
他不知从哪听说了,坐火车赶回来。
把一张存折放在我桌上。
“研究生有补助,我还做了家教。”
他说,“这些先还您。”
存折上有三万二千块。
是他两年多攒下的。
我没收他的钱。
“等你毕业挣了钱再说。”
他固执地不肯收回。
我们推让了很久,最后各退一步。
我收下一万,剩下的让他拿回去。
他临走时眼睛又红了。
“叔叔,我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他硕士毕业进了省城的设计院。
第一个月工资到账,就给我转了五千。
之后每月都转,雷打不动。
我说不用这么急,他不肯。
“欠您的太多了。”
他在电话里说。
第三年,他升了项目经理。
给我买了个按摩椅,说我腰不好。
去年春天,他带女朋友来看我。
姑娘叫李晓雯,文文静静的。
在中学教语文,说话轻声细语。
看得出来,小远很在意她。
不停地给她夹菜,看她时眼里有光。
和我当年看老婆的眼神一样。
他们准备结婚,但买房遇到了困难。
省城房价涨得厉害,首付还差二十万。
晓雯家里条件一般,帮不上太多忙。
小远没跟我开口,是我主动问的。
“首付凑够了吗?”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还差一点,不过我们能解决。”
我给他转了三十万。
他马上打电话过来。
“叔叔,这钱我不能要。”
“算我借你的。”
我说,“写借条就行。”
他犹豫了很久。
“那利息按银行的算。”
“行。”
我知道不答应他不会要。
上个月他发来请柬,婚礼在省城办。
我提前一天开车过去。
他坚持要我来住新房次卧。
“主卧留给您和阿姨。”
他说,“虽然阿姨不在了。”
我妻子五年前病逝,他一直记着。
新房在十六楼,三室两厅。
装修得简洁大方,视野很好。
客厅墙上挂着他和晓雯的婚纱照。
两个人都笑得很幸福。
我站在照片前看了很久。
想起第一次见他的样子。
晚饭后,晓雯在厨房洗碗。
小远给我泡茶,是龙井新茶。
“叔叔,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他坐得笔直,像当年在我办公室。
“您退休后搬来省城住吧。”
“我们给您养老。”
我笑了。
“我才五十二,还没到养老的时候。”
他认真地看着我。
“那等您想退休的时候。”
“这房子次卧永远给您留着。”
我心里一暖,点点头。
“好,到时候来打扰你们。”
第二天婚礼,我坐在主桌。
小远大学时的辅导员也在。
他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
说小远经常提起我,说我是他的恩人。
说小远工作后还资助了两个贫困生。
“和您当年帮他一样。”
辅导员说,“他说这是传承。”
仪式上,小远发言时提到了我。
“没有张叔叔,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朝我举杯,全场人都看过来。
我摆摆手,让他别这么说。
晓雯给我敬酒时叫了声“爸”。
我愣了下,赶紧应了。
心里酸酸暖暖的。
婚礼结束后,我回新房休息。
明天一早要赶回去,公司还有事。
想着给小远和晓雯写张字条。
找纸笔时进了书房。
书桌很整洁,台式电脑旁边放着相框。
是我和小远的合影。
他硕士毕业时拍的。
我站在他旁边,他搂着我的肩膀。
两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书桌抽屉里有本房产证。
我以为是他们的结婚证件。
想看看照片拍得怎么样。
打开却愣住了。
房产证上是我的名字。
身份证号码也是我的。
地址就是这套房子。
登记日期是三个月前。
正好是他们办贷款的时候。
我拿着房产证的手有点抖。
所以这房子其实是我的?
他用我的名字买的?
那贷款是怎么回事?
我坐在书桌前平复心情。
所以这几个月他每个月转给我的
不是还款,而是房贷?
所以他说要给我养老
是早就计划好的?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
小远站在门口,还穿着西装。
“叔叔……”
他看见我手里的房产证,停住了。
“解释一下。”
我把房产证放在桌上。
他走进来,关上门。
“您先别生气。”
他在我对面坐下。
“我记得您说过
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在省城买房。”
“当年为了供妹妹读书
把攒的首付钱都给了姑姑。”
我看着他。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他居然还记得。
“所以你就用我的名字买了房?”
“首付是您借我的三十万。”
他说,“贷款我来还。”
“写的却是我的名字?”
他点点头。
“您资助我十年
从没想过回报。”
“但我想给您一个家。”
他说得很慢,每个字都很清晰。
“我在省城有家了
您也应该有。”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心里堵得难受,又软得厉害。
“你这孩子……”
声音有点哑,说不下去了。
他眼圈红了,和当年一样。
“我知道这不够
还不够您这些年给我的十分之一。”
“但我想让您知道
我在哪儿,哪儿就是您的家。”
我把房产证推回去。
“过户回去,写你们俩的名字。”
“不行。”
他第一次这么坚决地反对我。
“就当是我的任性
请您收下这份心意。”
我们僵持着。
直到晓雯敲门进来。
她看看我们,又看见桌上的房产证。
“被发现了?”
她小声问小远。
原来她也知道。
而且参与了这件事。
“爸,您就收下吧。”
晓雯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决定。”
她改口改得很自然。
好像已经叫过很多次。
我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
他们眼里的真诚让人无法拒绝。
“贷款多少年?”
我终于松口。
“二十年。”
小远说,“不过我会提前还清的。”
我把房产证拿在手里。
很轻,又很重。
“下不为例。”
我说。
他笑了,眼泪却掉下来。
和当年那个在校门口的男孩
重叠在一起。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
他们规划着未来。
说要在阳台给我养花
在小区给我找棋友
周末带我去钓鱼
好像我已经退休了似的。
睡前我看了看次卧。
窗明几净,被褥都是新的。
书桌上还给我准备了老花镜
虽然我还没老花。
衣橱里挂了两件新衬衫
和我当年那件款式很像。
躺在床上,我给妹妹发了条微信。
“小远结婚了
在省城安了家。”
妹妹回复:“这孩子真有出息
您该享福了。”
我没告诉她房子的事。
这是我和小远之间的秘密。
就像当年我资助他
也从不对别人提起。
第二天一早,他们要送我。
我说不用,自己打车去车站。
在门口道别时,小远突然抱住我。
很用力,像怕我消失一样。
“路上小心。”
他声音哽咽。
我拍拍他的背。
“好好对晓雯。”
进电梯前,我回头看了眼。
他们还站在门口朝我挥手。
晓雯挽着小远的手臂
两个人都红着眼圈。
像送父亲出远门的孩子。
电梯门关上,我长舒一口气。
从钱包里取出那张旧照片。
我和小远在他大学校门口的合影。
那时他刚大一,又黑又瘦。
现在已经是成家立业的大人了。
手机响了,是小远发的消息。
“爸,到家说一声。”
他第一次这么叫我。
我回复:“好。”
车站人来人往
我坐在候车室
打开房产证又看了一遍
我的名字
印在户主那一栏
突然就理解了
他当年拿到录取通知书时
的心情
那种有了着落
有了指望的感觉
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这大概就是
为什么十年前
我会在校门口停下脚步
因为见过黑暗的人
更懂得如何点亮光我收起房产证
拖着行李箱走进车站
车票是下午三点的
离发车还有一小时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
给公司副总打电话
交代了几件急事
挂断后
看着候车室的人发呆
十年前也是这样
我在另一个车站
送小远去上大学
他背着半旧的背包
手里拎着蛇皮袋
里面装着奶奶留下的棉被
我说给他买新的
他不肯
说奶奶缝的被子暖和
那时他比我矮半头
现在比我高出一截
上次量身高时
他得意地说
终于超过叔叔了
其实我年轻时也有一米七八
是年纪大了缩了点
手机震动
是小远发来的照片
婚礼上的合影
我坐在中间
他和晓雯站在身后
他的手搭在我肩上
晓雯微微靠着他
三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我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
开始检票了
我排队进站
找到座位放好行李
动车缓缓启动
省城的高楼渐渐后退
农田和村庄映入眼帘
我想起小远的老家
第一次去他村里
是大学开学前
他说要回去给奶奶上坟
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我开车送他
路很窄
坑坑洼洼的
车开不进去
停在村口走进去
三间瓦房很旧了
但收拾得干净
院子里有棵枣树
他说是奶奶种的
每年都结很多枣
他摘了一袋给我
很甜
比市场上买的好吃
他在奶奶坟前跪了很久
我站在远处等
听见他说
奶奶我可以上大学了
遇到好人了
您放心
回城的路上
他一直看着窗外
偷偷抹眼泪
后来那三间瓦房
他一直没卖
说留个念想
偶尔回去住两天
打扫打扫
去年村里修路
要拆迁
他来找我商量
我说你自己决定
他最后没要补偿款
选了村头的一块地
说等退休了回去盖房
和我一起住
我当时笑他想得太远
现在想想
他是认真的
动车到站了
我打车回公司
路上收到晓雯的消息
问我到了没有
嘱咐我按时吃晚饭
还发来几个菜谱
说周末来给我做饭
我回了个好
心里暖暖的
妻子走后
很久没人这样关心我了
女儿在国外定居
一年回来一次
平时就我一个人
到家已经天黑了
打开门
冷锅冷灶
还是昨天的样子
我烧水煮面
坐在餐桌前
看见小远买的按摩椅
上面盖着防尘布
很久没用了
吃完面
我打开电脑
查看公司这个月的报表
但总走神
想起书房里那个房产证
想起小远红着眼圈说
我想给您一个家
电话响了
是妹妹打来的
“哥,参加完婚礼了?
新娘子怎么样?”
“挺好的,教书的
和小远很配”
“那就好
小远这孩子真不错
记得他刚工作那年
还来看过我
带了好多礼物”
妹妹不知道房产证的事
我也不会说
这是我和小远之间的约定
就像当年资助他
我也没告诉家里人
直到他大学毕业
妹妹才知道有这么个人
挂断电话
我去阳台抽烟
夜色中的城市
灯火通明
想起三十年前
我刚来这座城市时
最高的楼才二十层
现在到处都是摩天大楼
小远曾经说
叔叔你应该在省城买房
那时房价还没这么高
我说公司需要资金
买房的事再等等
后来房价涨了
就更买不起了
没想到
最后是以这种方式
在省城有了房
第二天去公司
助理说有个快递
打开看
是套茶具
晓雯寄来的
便签上写着
“爸,看您喜欢喝茶
这套茶具放书房用”
落款是“小远晓雯”
我把茶具摆在书架上
和那张毕业合影放在一起
财务总监进来签字
看见照片
“赵经理寄来的?
他上次来还问起您腰疼的毛病”
“你告诉他了?”
“顺口提了一句
没想到他记着了”
中午
小远打电话来
“叔叔,茶具收到了吗?”
“收到了,很漂亮”
“晓雯挑的
她说您书房缺套像样的茶具”
“代我谢谢她”
“她就在旁边
您自己和她说”
晓雯接过电话
声音轻柔
“爸,茶具喜欢吗?”
“喜欢,太破费了”
“应该的
小远说您书房那套
还是阿姨在世时买的”
我愣了一下
确实
妻子走了五年
这些东西都没换过
聊了几句
晓雯把电话还给小远
“叔叔,房贷的事
您别操心
我会按时还的”
“其实不用写我名字”
“必须写
这是我和晓雯商量好的”
他语气坚定
不容商量
挂了电话
我看着窗外
公司这些年
起起落落
最难的时候
发不出工资
我抵押了房子
也没动给小远的生活费
不是多高尚
只是觉得
答应了的事
就要做到
现在想想
也许就是这份坚持
让小远学会了责任
下午开会时
我走了神
想起他大三那年
寒假没回家
在学校打工
我去看他
手都冻裂了
还在洗车
我让他回家
他说要挣下学期的生活费
那时我公司正好缺人
就让他来帮忙
其实没什么活
就是想给他发工资
他干得很认真
比正式员工还卖力
月底结工资时
他死活不肯要
说干的活不值这么多
最后勉强收下
却给我女儿买了架钢琴
那时她刚开始学琴
他记得
想起这些
心里酸涩
这些年
我给他的
不过是一点资助
他还给我的
却是整个青春的情义
下班回家
看见对门的老李
带着孙子散步
孩子脆生生地喊爷爷
老李笑得满脸褶子
我突然想
要是妻子还在
也该当奶奶了
女儿上次回来
说想要孩子
但国外压力大
可能要再等等
我说不急
先把事业稳定好
其实心里是盼着的
开门进屋
空荡荡的
我打开电视
让屋里有点声音
然后去厨房热饭
这是妻子走后
养成的习惯
饭吃到一半
小远发来视频
是新家的阳台
他种了几盆花
“给您准备的
以后来住
可以养养花”
晓雯在镜头里笑
“爸,我买了围棋
小远说您下得好
教我呗”
看着他们年轻的脸
我突然觉得
这个家
不再冷清了
吃完饭
我拿出房产证
又看了一遍
这次
仔细看了地址和面积
三室两厅
够住了
手机响了
是银行短信
小远转来这个月的房贷
附言
“爸,记得吃钙片”
我摇头笑笑
这孩子
管得比女儿还宽
但心里是受用的
被人惦记的感觉
真好
我回消息
“收到了
你们也别太省”
他秒回
“知道
晓雯怀孕了
您要当爷爷了”
我愣在沙发上
反复看这条消息
要当爷爷了?
这么快?
算算时间
应该是婚礼前就怀上了
这孩子
现在才告诉我
我打电话过去
手有点抖
“几个月了?”
“刚满三个月
之前没稳定
没敢告诉您”
小远声音带笑
“晓雯说
要亲自告诉您这个好消息”
晓雯接过电话
“爸
预产期在明年春天
医生说一切正常”
“好好好
注意休息
别太累”
我语无伦次
“小远要是欺负你
告诉我”
挂了电话
我在客厅转了好几圈
突然想起什么
翻出存折
看看上面的数字
够给未来孙子买点什么
女儿电话打来
“爸
小远说晓雯怀孕了?”
“你怎么知道?”
“他刚告诉我
说要让我当姑姑”
我笑着摇头
这孩子
通知得倒快
女儿说
“这下您有事干了
以后天天往省城跑吧”
语气里有点酸
我赶紧说
“你生孩子我也带”
她笑了
“跟您开玩笑呢
我替您高兴”
这一晚
我没睡好
想着未来的孙子
想着省城的房子
想着小远说的
在哪儿
哪儿就是家
天快亮时
我做了个决定
等孩子出生
就把公司交给副总
去省城长住
反正有房子
反正
他们需要我
早晨到公司
我让助理整理文件
准备逐步交接
助理很惊讶
“张总
您还年轻
怎么想到退休?”
我说
“到时候了
该陪陪家人”
中午
我去商场
给未来的孙子买礼物
金锁
小衣服
玩具
买了一堆
导购笑我
“爷爷太心急了
孩子还早呢”
我也笑
“提前准备”
提着大包小包回家
放在次卧
这才发现
家里太冷清
不适合孩子来
得重新布置
我打电话给装修公司
约时间重新装修
特别是次卧
要改成儿童房
小远知道后
哭笑不得
“叔叔
太早了
孩子出生后
跟我们住主卧”
“总要准备的”
我说
“您别忙这些
等晓雯生了
再弄不迟”
但我想忙
忙着
心里就踏实
周末
晓雯和小远回来
看见满屋的婴儿用品
晓雯眼睛红了
“爸
您别破费”
“应该的”
我说
“我第一次当爷爷”
晓雯把B超照片给我看
小小的一团
还看不出形状
但我看了很久
想起女儿刚出生时
也是这么小
一转眼
都当姑姑了
晚饭后
我们坐在客厅
商量孩子的事
晓雯说想母乳喂养
小远说请个月嫂
我说我都支持
需要我就说话
晓雯靠在我肩上
“有爸在
真好”
这一刻
我突然理解了
什么叫天伦之乐
送他们走时
我往车里塞了好多东西
吃的用的
晓雯爱吃的酸梅
小远爱吃的核桃
都是对孕妇好的
看着车尾灯消失
我站在小区门口
很久没动
保安老陈过来
“张先生
孩子走了?”
“嗯
回省城了”
“真孝顺
每周都回来看您”
我笑笑
没说话
心里却明白
不是我需要他们来看
是他们需要回来
这个空荡荡的家
因为他们的到来
有了温度
上楼时
脚步轻快
想着下次他们回来
要把书房收拾出来
给未来的孙子用
我的书
可以搬到客厅
反正
我看书的时间也少了
打开门
看见妻子的照片
我轻声说
“你要当奶奶了”
照片里的她
微笑着
像在说
我知道了回到书房
我打开电脑
开始写退休计划
先把公司股权转让
交给年轻人去做
我当个顾问就好
空出来的时间
去省城陪他们
女儿视频打来
听说我的决定
很支持
“早该这样了
您辛苦大半辈子
该享享福”
又说
“等您安顿好
我带孩子回来看您”
小远知道后
连夜赶回来
“叔叔
不用这么急”
“我想好了
等孩子出生
需要人帮忙”
我说
“晓雯妈妈身体不好
你又要工作”
他沉默一会儿
“那您搬来和我们住”
“就住次卧
天天能看见孙子”
我笑了
“那不成老小孩了”
“在您面前
我永远都是孩子”
他说
这话让我眼眶发热
是啊
从二十二岁认识他
到现在三十二岁
整整十年
我看着他从男孩
变成男人
soon要当爸爸了
周末陪晓雯产检
听见胎儿心跳
咚咚咚的
很有力
医生说是男孩
晓雯看着我笑
“爸
您有孙子了”
我连连点头
说不出话
从医院出来
我们去吃粤菜
晓雯胃口很好
吃了两碗饭
小远不停给她夹菜
眼神温柔
就像当年
我照顾怀孕的妻子
想起妻子
心里一阵酸楚
要是她还在
该多高兴
她最喜欢孩子
总说要多生几个
可惜身体不好
只生了女儿一个
晓雯察觉我的情绪
轻轻握住我的手
“妈在天上
一定很高兴”
我拍拍她的手
“是啊
她最喜欢小孩”
回到家
我开始整理东西
这么多年
攒下不少物件
该扔的扔
该送人的送人
女儿说要回来帮忙
我说不用
自己慢慢整理
在衣柜最底层
找到个小远寄来的包裹
是他在日本交流时
买的婴儿衣服
当时觉得用不上
就收起来了
现在正好
给孙子用
还有他大学时写的信
厚厚一叠
我都留着
一封封看
从大一到大四
字迹从青涩到成熟
内容从学业到生活
再到人生感悟
最旧的那封
边缘已经发黄
“叔叔
今天发了奖学金
我想寄给您
但知道您不会要
就买了些书
给学校的留守儿童
像您帮我一样”
原来那么早
他就在做公益了
我很欣慰
不是因为他回报我
而是他懂得了
帮助别人的意义
周末小远来
看见我在看信
有点不好意思
“这些您还留着”
“当然
这是你的成长记录”
我说
“等孙子大了
给他看”
他笑起来
“那得多不好意思”
“有什么
让他知道
他爸爸多努力”
我也笑
我们一起整理
把有用的打包
没用的处理
中午吃外卖
坐在纸箱上
像当年他帮我整理仓库
那时他大一暑假
来公司打工
仓库又热又闷
他干得满头大汗
却从不喊累
下班后
我带他吃冰粉
他吃得很快
说从来没吃过
现在想想
那些苦日子
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下午整理照片
发现很多合影
从他大学到工作
一年一张
在同一个照相馆
他说要记录时光
最早那张
他站在我旁边
矮半个头
现在反过来了
最新那张
是婚礼前拍的
他搂着我的肩
晓雯站在另一边
像真正的一家人
我把照片装进相册
在封面写上
《我们的十年》
小远看见
眼睛红了
“叔叔……”
“叫爸吧”
我说
“早该改口了”
他愣了下
轻声喊
“爸”
我应着
心里满满的
像完成了一个仪式
晚上晓雯来接我们
看见整理好的箱子
“这么多”
“还有些要寄存在女儿那”
我说
“重要的带过去”
“次卧都收拾好了”
晓雯说
“等您来布置”
临走时
我看着这个家
住了二十年
处处是回忆
但人不该困在回忆里
要向前看
小远说得对
他在哪儿
哪儿就是家
到楼下
保安老陈帮忙搬东西
“要搬走了?”
“去省城和儿子住”
我说得自然
小远听见
笑得开心
车开出去很远
我回头看了一眼
小区渐渐模糊
但心里很踏实
因为前方
有新的家在等我
路上晓雯睡着了
头靠在小远肩上
小远握着她的手
轻声说
“爸
谢谢您”
“谢什么”
“谢谢当年
在校门口停下脚步”
我想起那个秋天的下午
校门口的男孩
眼里的绝望和希望
也许不是我选择了他
而是他选择了我
用十年的陪伴
教会我爱的意义
到家已经深夜
新房亮着灯
晓雯妈妈等在门口
“亲家
房间都收拾好了”
她热情地拉我进去
“以后常来住”
次卧果然重新布置过
书架上有我的书
衣柜里有我的衣服
连牙刷毛巾都备好了
卫生间还装了扶手
怕我滑倒
小远有点不好意思
“晓雯非要装”
“装得好”
我说
“我腿脚是不太利索”
那晚我睡得很香
梦见妻子
她站在阳台上浇花
回头对我笑
“这下我放心了”
醒来时
天刚蒙蒙亮
听见厨房有动静
晓雯在准备早餐
小远在帮忙
两个人在小声说话
“爸喜欢喝豆浆
要煮久一点”
“知道
糖少放点”
阳光照进来
温暖明亮
我站在门口看
觉得人生圆满
不过如此
有人等你起床
有人记得你的喜好
有人把你放在心上
吃完早餐
小远去上班
晓雯在家备课
我在阳台看报
偶尔抬头
能看见远处的山
近处的树
和楼下的孩子
中午晓雯做了面条
手艺很好
我说
“比小远强”
她笑
“他正在学
说以后要做给爸吃”
下午我去小区转转
认识几个邻居
都夸小远孝顺
说经常看见他
陪太太散步
提起您时
一脸骄傲
回家时
晓雯在睡午觉
我轻手轻脚
把毯子盖在她身上
看着她的睡颜
想起女儿怀孕时
也是这样贪睡
小远下班早
带回来孕妇奶粉
说是同事推荐的
又给我买了新茶
“尝尝
朋友从福建带的”
晓雯笑他
“现在知道讨好爸了”
晚饭后
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
晓雯靠着我
小远坐在地毯上
像小时候的女儿
我摸摸他的头
“一转眼
都要当爸爸了”
他笑
“在您面前
我永远都是孩子”
睡前收到女儿消息
“爸
在新家习惯吗?”
“很好
小远和晓雯很孝顺”
“那就好
我下个月回国看您”
附了一张机票截图
我把消息给小远看
他立刻说
“让姐住主卧
我们睡次卧”
“不用
我睡次卧就行”
“那怎么行
您是长辈”
最后决定
女儿来住酒店
离得近
方便照顾
晓雯说
“姐难得回来
一定要住舒服”
躺在床上
我给妻子发了条消息
虽然她收不到
“我搬来省城了
和小远一起住
晓雯怀孕了
你要当奶奶了
女儿下个月回来看我
一切都好
别担心”
发完觉得轻松
像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窗外月光很好
洒在地板上
像铺了层银纱
我想起很多年前
妻子说过
等老了
要和孩子们住一起
现在
这个愿望实现了
虽然她不在
但爱在
家就在
这大概就是
为什么十年前
那个秋天的下午
我会在校门口停下脚步
因为有些缘分
是命中注定
有些爱
会代代相传
就像小远说的
这是传承
而我很庆幸
成为这传承中的
一环
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
也找到了
晚年的归宿
第二天清晨
我在鸟鸣中醒来
听见厨房有声响
闻见豆浆的香味
晓雯在轻声哼歌
小远在准备早餐
我坐在床边
看着朝阳升起
觉得人生
才刚刚开始
来源:大气雪碧Mb1Fb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