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悼亡词写尽了阴阳相隔的痛楚。十年光阴并未冲淡苏轼对亡妻的思念,反而让这份情感愈发深沉。在梦回故里的时刻,那个在小轩窗前梳妆的身影依然清晰,梦中相见却“相顾无言”的细节,更是将千言万语凝成无声的泪行。十年的沧桑,不仅改变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首悼亡词写尽了阴阳相隔的痛楚。十年光阴并未冲淡苏轼对亡妻的思念,反而让这份情感愈发深沉。在梦回故里的时刻,那个在小轩窗前梳妆的身影依然清晰,梦中相见却“相顾无言”的细节,更是将千言万语凝成无声的泪行。十年的沧桑,不仅改变了容颜,更深化了这份跨越生死的眷恋。
十年夜雨:知己天涯的漫长守望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风一杯酒”的短暂欢愉,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漫长孤寂形成强烈对比。十年的江湖夜雨,独对孤灯,那份深沉的友情在岁月的酝酿中愈发醇厚。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漫长时光中的坚守与思念。十年的分离,让曾经的把酒言欢化作深沉的思念,在雨夜中熠熠生辉。
十年离乱:乱世重逢的悲喜交加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战乱年代的十年分别,让至亲相见不相识。“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的相认过程,既充满戏剧性,又饱含时代悲剧。刚刚重温旧情,却又要面临“秋山又几重”的别离,这种转瞬即逝的欢聚,更显乱世中人情之珍贵。
十年一梦:浮生若梦的深刻觉醒
遣 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人用“一觉”来形容十年光阴,将往昔的放浪形骸尽数归于一场大梦。梦醒时分,留下的不只是“薄幸名”的自嘲,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十年的沉醉与一朝觉醒,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辩证法。
十年漂泊:夜雨孤枕的万千愁绪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秋夜雨声敲打着游子的心扉,“枕上十年事”道尽漂泊的艰辛,“江南二老忧”诉说思亲的煎熬。十年的往事与对父母的牵挂,在雨夜中交织成无法排解的愁绪。每一个雨滴,都像是在计数着离家的日子。
十年磨剑:厚积薄发的坚定信念
剑 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十年的精心打磨,只为最终的锋芒毕露。这首诗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入世精神——在寂寞中积蓄力量,在时机到来时挺身而出。那柄“霜刃”不仅是利器,更是经年累月修炼的智慧与才华。
十年征戍:春闺梦里的无尽等待
古 意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少妇的十年等待,与征人的十年戍边,在诗句中形成时空的呼应。秋夜的砧声、双栖的海燕,无不反衬出她的孤寂。十年的时光,在期盼与失望的交替中缓缓流逝,唯有明月见证着这份执着的守候。
十年流水:故人重逢的岁月感慨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诗人用最轻盈的意象承载最沉重的时光。重逢的欢笑依旧,但斑白的两鬓却诉说着十年的沧桑。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正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十年踪迹:月下独行的永恒追忆
清·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纳兰的词总在细腻处见深情。“背灯和月就花阴”的意境,将十年的思念融入每一个细节。那片回廊、那抹月色、那个花阴,都成为永恒的记忆坐标,标记着永不褪色的情感。
十年旧梦:除夕之夜的时光叹惋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吴文英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
草根吟蟋蟀,天外见冥鸿。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
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时,诗人却在外漂泊多年。“旧梦无寻”的怅惘,“不在家”的遗憾,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愈发刺痛。十年的时光,让曾经的梦想变得模糊,唯有思乡之情历久弥新。
来源:吴牛喘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