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钨战”打响!中国6家企业逆袭日韩垄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1:44 1

摘要:你手里的手机、家里的新能源汽车、办公用的电脑,核心芯片都离不开一种叫“六氟化钨”的关键材料。2025年11月,韩国巨头突然宣布断供并将其价格暴涨70%-90%,试图卡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没想到却倒逼出一场国产替代的逆袭大戏。

韩国涨价90%想卡脖子?中国6家企业硬刚,半导体"钨战"改写全球格局

你手里的手机、家里的新能源汽车、办公用的电脑,核心芯片都离不开一种叫“六氟化钨”的关键材料。2025年11月,韩国巨头突然宣布断供并将其价格暴涨70%-90%,试图卡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没想到却倒逼出一场国产替代的逆袭大戏。

可能有人疑惑,这小小的六氟化钨到底有多重要?简单说,它就是芯片制造的“血管”,在7nm以下先进芯片和500层以上3D NAND闪存生产中,必须用它形成钨金属层,直接决定芯片的信号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没有它,再先进的晶圆厂也得停工,就像汽车没了汽油寸步难行。

长期以来,全球高纯度六氟化钨市场被日韩垄断,即便中国拥有全球80%以上的钨矿资源,也一直“有矿无话语权”。韩国这次敢“掀桌子”,一是看准2025年中国钨矿开采配额减少6.45%,矿石品位从0.42%降至0.28%,开采成本飙升30%;二是中国已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需求占比达40%,且晶圆厂正处扩产高峰期,3D NAND每增加一层,六氟化钨用量就增长10%。但他们算错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突围决心。

关键时刻,6家中国企业挺身而出,用不同路径实现破局。中船特气堪称“领头羊”,打造了从钨矿到成品的全产业链,2230吨年产能占全球70%,成本比进口低20%,6N级高纯度产品还通过了台积电、三星的严格验证,2025年单靠这款产品就拿下1.19亿元订单。

中钨高新以21.4%的国内市占率稳坐第二,通过锁定上游资源,在原材料涨价潮中依然能稳定供应。昊华科技虽产能700吨,但搭配50亿元投资的光刻混配气项目,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客户无法拒绝。雅克科技通过收购成都科美特,直接切入台积电供应链,省去了3-5年的认证周期,快速抢占份额。

南大光电作为“后起之秀”,2021年才入局,短短两年就实现500吨稳定产能,提纯工艺比肩国际巨头。厦门钨业则靠1.2万吨钨精矿储备打底,800吨生产线通过长江存储验证,2026年新矿投产后自给率将超80%,构筑起“永不缺货”的壁垒。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9年国内六氟化钨自给率仅12%,2024年升至46.2%,2025年突破50%已成定局。这场逆袭背后,是企业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攻坚,也是国家战略矿产政策的保驾护航。从“被动挨宰”到“主动破局”,中国企业不仅守住了产业链安全,更夺回了关键材料的话语权。

这场“钨战”的胜利,只是国产替代的一个缩影。当越来越多的“卡脖子”领域被逐个突破,我们的电子产品成本将更稳定,产业链韧性将更强。未来,还会有哪些国产企业在关键领域实现逆袭?中国半导体产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新格局?

注:以上数据及分析均基于公司公告、行业研报等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砍柴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