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九月廿九,再过2天寒衣节,3件事最不能做,不忘告诉家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4:01 1

摘要:今儿个已是农历九月廿九,再过两天就是寒衣节了。这个时节,田里的稻子收得差不多了,柑橘还正在采摘。老妈说家里的南方蜜桔正在采摘,今年果子多,有丰收之意,老妈电话里透着一股丰收的喜悦,我也跟着开心。

今儿个已是农历九月廿九,再过两天就是寒衣节了。这个时节,田里的稻子收得差不多了,柑橘还正在采摘。老妈说家里的南方蜜桔正在采摘,今年果子多,有丰收之意,老妈电话里透着一股丰收的喜悦,我也跟着开心。

今日九月廿九,山间的风也带了丝丝寒意。老人们常说:“九月尾,十月头,规矩多,要记牢。”

今日九月廿九,再过2天寒衣节,3件事最不能做,不忘告诉家人!

“十月朔,烧寒衣。”老祖宗传下来的寒衣节,是农历十月初一。可总有人心急,看着天凉了,就在九月廿九提前烧了。老辈人见了总要摇头:“节气未到,心意先到,反扰了阴阳秩序。”

清明节可以提前去上坟,因为要赶着去农耕,提前上完坟就要去做农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时间非常宝贵。

老人家说,寒衣节不能提前,可以晚一点去烧寒衣,怕烧早了祖先用不着,因为天气还不是特别寒冷。

这里头有个老故事。相传秦朝时,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去修长城。她千里送寒衣,到达时丈夫已死。她哭倒长城,在十月初一这天烧衣祭夫,感动天地。自此,百姓都在这天祭祖送衣。若提前烧了,就像信没写成就寄出,心意虽诚,却难送达。

这规矩背后,是咱中国人对“时”的敬重。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农时、节令,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节奏。好比播种要趁春,收割要待秋,祭祀也要守时。提前烧寒衣,就像在谷雨前插秧,看似勤快,实则违背了自然律动。

俗语说:“不到火候不揭锅。”寒衣未到时节就烧,老人家在那边收不到,反倒让他们挂心。就像咱惦记着在外的孩子,若他冷不丁提前回家,咱不是惊喜,倒是手忙脚乱。

农民伯伯最懂这个理——稻子熟了才能割,果子红了才能摘。对待先人也是如此,那份孝心要等到恰当的时候表达,才能圆满。把这份心意留到十月初一,就像把最好的粮食留到过年,那份郑重,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日落西山早归家,九月廿九莫拖拉。”这是老辈人常念叨的话。

今日九月廿九,傍晚五点半天就黑了。这个时候,早晚温差大,容易着凉生病。而且天黑得早,路上视线不好,不管是走山路还是田埂,都容易出意外。

在农村,这个时候庄稼收了,田野空了,那些夜行的动物开始活跃。早些回家,关好门户,一家人围桌吃饭,暖暖和和,这才是安稳日子。

咱农民辛苦了大半年,秋收刚过,正是该休养生息的时候。趁着天还亮着把活儿干完,太阳下山就回家。妻子做好了热饭,孩子写完了作业,这种平凡的幸福,才是最珍贵的。在外奔波的人也要记得:家里那盏灯,亮得越来越早了。

“九月廿九不独行,独行山中有蹊跷。”这是山里人代代相传的告诫。

因为这时节天气多变,山雾浓重,容易迷路。而且动物们为过冬储备食物,活动频繁,独行者易遇危险。

一个人去爬山太危险了。山,看着美,实则暗藏风险。一是气候不稳,可能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就起雾下雨;二是山路湿滑,落叶覆盖下可能有坑洼;三是这个时候山上人少,万一失足,求救无门。

俗语说得好:“独木不成林,独行难成事。”咱们农民最知道团结的力量,收庄稼要互助,修水利要合力,上山更是如此。老辈人说:“三人行,山也平。”有个伴儿,不仅能互相照应,还能说说话解闷。

若是非要上山拾柴或采药,一定要约上邻里。路上有个照应,家里人也放心。记住啊,山是咱们的朋友,但朋友也要以礼相待,不可轻慢。结伴而行,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在这个九月将尽、十月将至的日子里,守住这三条:寒衣待到初一烧,太阳落山早回家,上山一定结个伴。

咱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个平平安安。俗话说:“平安二字值千金。”家和了,人安了,这日子自然就顺了。待到十月初一,咱们一起郑重地祭祖;每天日落前,咱都平安归家;每次上山,都结伴而行。

来源:林火火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