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戴着 “特朗普说的都是对的” 棒球帽、被视为 “特朗普在国会传声筒” 的格林,如今遭到特朗普的公开痛骂,被贴上 “疯婆子”“转向极左” 的标签,甚至被撤回 2026 年中期选举的支持背书。
美国保守派核心阵营 “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分裂危机。这场风暴的主角,是前总统特朗普与昔日铁杆盟友玛乔丽・泰勒・格林。
曾戴着 “特朗普说的都是对的” 棒球帽、被视为 “特朗普在国会传声筒” 的格林,如今遭到特朗普的公开痛骂,被贴上 “疯婆子”“转向极左” 的标签,甚至被撤回 2026 年中期选举的支持背书。
矛盾的根源,是格林近期对特朗普核心政策的频繁批评,从巴以问题到移民政策,昔日无条件支持的 “迷妹” 逐渐站到对立面。这场决裂不仅关乎两人的政治前途,更撕开了 MAGA 阵营的内部裂痕,让 2026 年中期选举的共和党选情蒙上阴影。
谁也没想到,如今被特朗普痛斥的格林,曾是他最忠诚的 “迷妹”,两人的亲密关系一度成为 MAGA 阵营的标志性符号。
2020 年,格林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彼时的她毫无全国性知名度,却凭借对特朗普的无条件支持迅速崭露头角。即便特朗普卸任后,她依然坚定扛起 MAGA 运动的大旗,成为阵营中最具影响力的旗手之一。
在国会山的公开场合,格林曾头戴印有 “特朗普说的都是对的” 字样的红色棒球帽亮相,用最直接的方式彰显对特朗普的拥护。这种高调的忠诚让她获得了特朗普的高度认可,被其赞为 “共和党的明日之星”“真正的赢家”。
凭借这份强绑定,格林在政治舞台上一路顺风顺水,如今已开启第三个众议员任期。在此期间,她始终扮演着 “特朗普传声筒” 的角色,积极向极右翼支持者传播特朗普的主张,即便发表过一系列争议言论、被贴上 “极右翼阴谋论者” 的标签,也依然在保守派选民中积累了稳固的基本盘。
对格林而言,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是她政治崛起的核心资本;而对特朗普来说,格林也曾是他在国会山最可靠的盟友,是推动其政策主张的重要力量。
昔日的亲密盟友走向决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源于格林近期态度的明显转变,以及两人在核心政策上的尖锐分歧。
作为曾经的无条件支持者,格林开始频繁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键政策。在巴以问题上,她明确反对特朗普力挺以色列的立场
与特朗普的外交主张背道而驰;在移民政策上,她对特朗普接纳外国劳工的提议表达强烈不满,认为这损害了美国本土劳工的利益。
除了这两大核心议题,格林还曾批评特朗普政府应对国内物价高企不力,甚至在特朗普今年 6 月下令空袭伊朗核设施时
也表达了 MAGA 阵营的不满。这些批评精准击中了特朗普的政治痛点,也彻底点燃了双方的矛盾。
面对记者追问两人关系,特朗普的回应充满失望与不满,直言 “我不知道玛乔丽怎么了,她好像完全误入歧途了”。11 月 14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将这份不满彻底公开化。
文中他怒斥格林 “我做了这么多事,但疯婆子玛乔丽只会抱怨、抱怨、再抱怨”,甚至给她扣上 “转向极左” 的帽子
直言其行为让保守派失望。更狠的是,特朗普明确释放 “换马” 信号,声称 “如果有合适的保守派候选人站出来与格林竞争,我会全力支持他”。
格林则毫不示弱地反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特朗普 “攻击我,并对我撒谎”,暗示特朗普的怒火源于她推动公开爱泼斯坦案档案的举动。
她直言特朗普是想 “杀鸡儆猴,在投票前吓唬其他共和党人”。
特朗普的公开反戈,对正为 2026 年连任铺路的格林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在共和党初选舞台上,特朗普的背书往往能直接决定候选人的成败,他的明确反对几乎等于断了格林的连任后路。
格林曾有意在 2026 年角逐参议员席位,但特朗普此前展示的民调显示,没有他的背书,格林几乎没有胜算,而特朗普早已明确表示不会支持她的这一诉求。如今撤回众议员连任的支持,更是让格林的政治前途雪上加霜。
这场决裂不仅让格林陷入尴尬境地,更直接引发了 MAGA 阵营的内讧。目前,保守派核心群体已出现明显分歧:一部分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站在其一边,痛批格林 “忘恩负义”,认为她背叛了曾经的政治立场;另一部分人则担忧,特朗普的强硬做法会加剧保守派内部的分裂,不利于 2026 年中期选举的选情。
要知道,特朗普两次当选总统,MAGA 阵营的选民基本盘发挥了关键作用,而 2026 年中期选举对共和党能否掌控国会至关重要。此前民主党在纽约市长选举及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州长选举中均取得胜利,共和党本就面临不小的压力,如今内部再爆分裂,无疑让选情更加严峻。
更值得关注的是,格林并非第一个招致特朗普怒火的国会议员,但两人的闹掰被视为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决裂。这场冲突让外界清晰看到,MAGA 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的矛盾正在不断积累。
政治分析师指出,特朗普与格林的矛盾,本质上是 MAGA 运动内部 “个人忠诚” 与 “政策分歧” 的激烈冲突。
特朗普始终将 “绝对忠诚” 作为衡量盟友的核心标准,在他的政治逻辑中,盟友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主张,任何形式的批评和质疑都是对忠诚的背叛。而格林的一系列行为,恰恰触碰了这一底线,从政策分歧到推动公开爱泼斯坦案档案,都让特朗普感受到了 “背叛” 的意味。
从格林的角度来看,她的转变或许是出于自身的政治考量。随着政治资历的加深,她可能希望摆脱 “特朗普附庸” 的标签,建立自己的政治品牌,而对核心政策的批评的是塑造独立形象的重要方式。此外,爱泼斯坦案档案公开等议题本身具有较高的民意支持度,推动这些议题也能帮助她争取更多选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2026 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很可能会通过类似方式 “清理门户”,确保身边都是 “绝对听话” 的盟友。这种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的行事风格,虽然能暂时巩固特朗普在阵营内的绝对权威,但长期来看,必然会加剧内部的离心力。
眼下,特朗普是否会迅速物色到合适的候选人替代格林,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MAGA 阵营的内讧或许才刚刚开始。这场 “师徒反目” 的闹剧,不仅会影响格林的政治前途,更将深刻改变美国保守派的团结格局,为美国政坛的未来走向增添更多变数。
从高调拥护到公开反目,特朗普与格林的决裂,犹如一颗投入美国保守派阵营的炸弹,炸开了 MAGA 运动内部隐藏已久的矛盾。这场冲突看似是个人恩怨,实则是 “绝对忠诚” 与 “政策分歧”、“个人依附” 与 “独立诉求” 的深层博弈。
特朗普的强硬反击,是为了维护自己在阵营内的绝对权威,确保中期选举前的内部团结;而格林的逆势而为,或许是想摆脱附庸身份,谋求更长远的政治发展。但无论双方的初衷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加剧了保守派的分裂,让共和党在 2026 年中期选举中面临更大的压力。
后续,格林能否在没有特朗普背书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席位,特朗普能否成功 “换马” 并凝聚阵营力量,都将成为美国政坛的焦点。而这场内讧也再次证明,美国的党派政治中,个人忠诚往往凌驾于政策共识之上,这种畸形的政治生态,也让美国政治的极化与分裂愈发难以逆转。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